南国早报讯(记者 陈维 程浩楠)2013年12月份发布的31天空气日报中,南宁市的污染天数达到25天,其中重度9天,中度8天,轻度8天;进入今年1月份之后,南宁空气污染也较严重。这些与泥头车撒漏产生扬尘密切相关。南宁市的泥头车超载撒漏为何这么严重?这个行业背后存在怎样的恶性竞争?对泥头车的治理,又有何良策?本报记者进行了追踪。
据了解,目前南宁市的工地土方运输,基本是承包制,老板承包下来后,为了谋取高利,大多都会要求司机超载,一旦超载泥头车的密封门则形同虚设,撒漏在所难免。撒漏的泥土在道路上累积,不断经车辆碾压,细小的泥土颗粒漂浮空中,导致南宁不少地方“雾深深霾蒙蒙”一片。这也是南宁市近期空气恶化的元凶之一。
数据 市区在建工地达上千个
“今年1月以来,五象大道已成了一条‘泥路’,现在连路面都看不见了,空气质量实在差,周边的房子、树木都被黄泥覆着,惨不忍睹。”1月7日,市民唐先生对糟糕的环境忍无可忍,多方投诉。
如今,五象新区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的关键时期,五象大道两边的工地成群结队,成为南宁较为集中的“工地营”。与之相对应的无疑就是泥土撒漏造成的扬尘,对这一带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1月8日晚10时许,记者首先来到五象大道,只见这条路上有不少泥头车在奔跑。泥头车都进行了加盖,但由于超载,加盖并不严密,一些泥土撒落地面。随后,记者又驱车来到平乐大道,这里的泥头车更多,一辆接着一辆呼啸而过,路上的灰尘被卷起,漫天飞舞,记者坐在车里感觉像是迎着雾气前行。
而五象新区近期最为有名的环境事件无疑就是南宁二十六中五象校区学生“戴口罩阻挡灰尘”一事。学生们的无奈举动,表达了对灰尘弥漫的不满(详见本报2013年12月6日A20版报道)。
据相关部门统计,眼下南宁市中心城区在建的建筑工地达上千个,一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在1000万吨以上。工地土方要运到建筑垃圾消纳场去,但目前南宁正规的消纳场只有两个,其他一些所谓的消纳场并不正规。
曾经营南宁市最大的建筑垃圾消纳场的林先生说,目前,南宁市不正规的消纳场有上百个。为了赚取更多利润,不正规消纳场的清洗配置自然难以达到相关要求,而泥头车进出这类消纳场,所粘带的泥土又被带到城市道路上。
后果 撒漏成顽疾“久治难愈”
泥头车一疯狂,道路就遭殃。1月6日晚至7日凌晨,在云景路,数百米路面全部被污染,变成“泥路”。南宁市城市管理局城管支队出动两组执法人员,对昆仑大道和凤岭片区的违章泥头车进行突击整治,共拦截检查9辆泥头车。云景路路段的两辆违章泥头车被暂扣、锁停处理,沿线一违章工地被责令停工整改。
1月7日晚10时多,南国早报记者再次来到凤岭片区。因佛子岭路一带在修路,很多泥头车从凤凰岭路及云景路工地开往消纳场时,就绕行月湾路、丹凤路。由此,如果路上洒过水,多路段是泥路甚至泥浆路;若是路面干燥的话,则是扬尘不止,路边绿化植被被厚厚的灰层覆盖。
当晚,在记者见到的数十辆泥头车中,因为车辆所装载的泥土均高出了车身挡板,致使泥头车的密闭盖板无一成了加高挡板,几乎每辆泥头车都有撒漏。
追踪 正规车数量不及“杂牌军”
泥头车为何如此疯狂?
据南宁市一家运输企业的负责人透露,目前南宁相对正规的泥头车有3000多辆,还有另外两三千辆属“野鸡车”。“‘野鸡车’基本都是外地车,一般也不挂靠任何公司”。
多年来一直从事土方承包工作的李先生称,现实状况往往导致想走正规经营道路的企业出现担忧,因目前土方清理工程充斥着大量“野鸡车”和“野马”施工队,如果不对其进行彻底清理整治,正规企业因为成本高,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从而导致本可以避免的恶性循环。
据介绍,由于“杂牌军”处于难以监管甚至不受监管的状态,它们就肆意妄为,超速超载、泥车上路、撒漏乱倒等,致使城市“雾深深霾蒙蒙”。另外,工地集中也是一个特点。在南宁市凤岭一带,三四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五六十个工地在施工。而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五象新区更是集中了大量的工地。如此密集的施工地带,对周边的环境难免造成较大影响,而泥头车带泥上路甚至撒漏,就让环境问题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