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1月9日电(记者 王秋凤)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获悉,2013年广西农药市场流通的农药中有四分之一不合格。工商部门提醒广大农民提防假农资,尤其需重点防范标称为外国产地的“假洋货”农资商品。
2013年5月至12月,广西各级工商机关共开展了两个阶段的流通领域肥料、农药商品质量监测,共抽查肥料、农药样品941个批次。从监测结果来看,广西肥料商品质量较好,合格率达83.4%,为近十年来最高。
相比之下,农药市场产品质量并不理想。2013年广西农药商品抽查合格率为75.8%,其中种植甘蔗用杀虫颗粒剂合格率仅为37.5%。
监测中还发现,近年来广西农资市场上销售的包装袋上标称为“芬兰”“俄罗斯”“丹麦”等国外产地的复混、复合肥料商品,其价格便宜,总养分较低,大多是仿冒或伪造外国产地的劣质化肥产品。对此,工商部门提示,对标称为外国产地的农资商品要作重点防范。
工商部门还提醒,为避免买到假农资,购买时不可贪图便宜,要到合法、正规的农资经营门店购买,购买前要认真查验产品的包装标识,查看包装是否规范,标签是否完整,有无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厂名厂址、商标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及使用说明等,并保留好购买凭证和其他证据。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直接向工商、农业、公安等部门举报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