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讯(记者 景碧锋 文/摄)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目标”,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新农村建设也不可能提出具体的模式。即便是在桂林,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在各个县区也截然不同。
- 枇杷树包围下的坳背村。
- “不拆旧屋建新村”,是根据龙胜的地理环境做出的选择。
- 金车村除了时不时有游客来,平常静悄悄的,村里人都出外务工去了。
- 坳背村的产业没有发展起来,旅游也没有得到开发。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平野村委,一个叫做坳背的自然村开创的“不拆旧屋建新村,内强素质创文明”的“坳背模式”在桂林乃至广西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受到了中央文明委的表彰。也就是从坳背村的改造和建设开始,掀开了龙胜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先后涌现出像龙胜镇金车村、伟江乡土地冲等新农村的典范。龙胜跟其他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上最大的不同处在于:“不拆旧房建新村”。那么这个模式到底是怎么开创的呢?对龙胜整个县域的新农村建设产生了怎样影响?以后的发展遇到了什么困难和问题?近日,记者走访了坳背村和金车村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村。
不拆旧屋建新村的坳背村
当车子拐过一道急弯,一块写着“坳背寨”的石头和一个并不雄壮的壮族门楼把我们带进了坳背自然村。放眼望去,村庄坐落在绿树丛中,一道清流环绕壮寨,几十间吊脚木楼高低错落于阳坡之上。村子有1.93平方公里,70户人家290人,壮族人口占70%,依山傍水,平野河缓缓绕村而过,村子中间一大片的枇杷树和桃树。秋日的阳光下,干净整洁的路面上没见到几个人,偶尔只能听见远处传来几声狗叫。
谈起坳背村走过的道路,如今任平野村支书的梁振勇深有感触。1998年,自治区某单位的一个工作组联系这个村屯。村子依山傍水,地势平坦,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经济条件比较好。像这样条件的村屯在龙胜并不多见。工作组为了帮助村里,开始联合县里向各方面争取项目资金对村子进行改造。
从最初改善基础设施和美化自然环境入手,通过开展改水、改厕、改厨、改路、改电等“五改”,美化、硬化、亮化、绿化等“四化”和建沼气池、建文化室、建篮球场等“三建”工作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村的道路全部用水泥硬化,统一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并建有消防池、文化楼、篮球场。环境的改变推动群众文化生活的改善,村里成立了文艺队、篮球队和老年协会,活跃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基础设施上来了,村民素质也提高了,但村民对自己的房屋只是该修缮的进行了修缮,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面貌。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后,农村到处都掀起了建新房的热潮,坳背村人为何没有进行拆旧建新?
“首先是经济问题。”梁振勇说。记者查阅到2005年坳背村人均收入3000元。梁振勇说,这个统计数字主要是农民农田的收入,这个收入除了应付日常生活,要想建房还是很难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龙胜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地少山多”,是苗瑶侗壮汉5个民族的聚居地,人们大多数住在山坳里。如果是夜晚行走在龙胜山里的公路上,往往能看到山坳里一点一点的灯光在闪烁,其实那是一户户人家。即便是行走在龙胜县城,也是到处在爬坡,这是龙胜和很多地方的显著不同。此外,民族的融合使龙胜形成了独特的吊脚木楼形式的桂北古民居。记者在坳背村采访的时候,梁振勇家正在起木楼,一层已经改为砖和水泥混合结构,二层以上是吊脚楼式的木楼。
“龙胜是山区,依山而建的木楼通风凉快,是成百上千年来人们探索出的一种适合当地人居住的建筑方式。即便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几乎很少有村子整体式在一块平地上,大多都是高高低低地矗立在山坡上。另外,由于龙胜本地的土质粘性不好,建房用的红砖本地不能生产,所以龙胜建房的砖只能从桂林运回去,一块砖运到龙胜县城价格几乎翻了一番,如果再运到各个乡里,那价格就更高了。所以农民的住房主要还是以木楼为主。”和记者一起到坳背村采访的舒副乡长说。
在工作队的协助下,坳背村尽管没有建新房,但是村里村舍整洁,道路干净,村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各项相关工作持续推进,2001年,坳背村被评为自治区文明村。
“坳背模式”的形成和影响
坳背村的一系列做法引起了龙胜各族自治县相关领导的注意。“坳背村这种做法后来被总结和提炼为‘坳背模式’,其核心内容被总结为‘不拆旧屋建新村,内强素质创文明’。”现为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周恩平说。
周恩平在此前曾任该县文明办副主任,一直负责该县农村建设方面的工作。他回忆,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2005年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后,如何推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行新农村建设成了当时工作的重点。
当时,龙胜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坳背模式”,还有一种“保江模式”。在龙胜瓢里镇界泉村委保江村,由于当地人种植柑橘、杉树、油茶,经济不断发展,1998年7月,龙胜第一个小康文明村屯建设工程在这里破土动工。保江村推了一块平地,建起了跟外面一样的整齐划一、布局合理的一栋栋小洋楼,被称为“保江模式”。
龙胜聘请专家、组织人员进行考察和调研,根据当地特殊的地理和经济状况,认为龙胜的新农村建设应该以改善村里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主,对于农村农民的房屋以修缮和改造为主,政府主要以引导和经济补贴来鼓励其进行新农村建设,因此,当地政府觉得“不拆旧屋建新村”的“坳背模式”更适合龙胜的具体情况,决定加以推广。这是龙胜的新农村建设跟大多数农村新村建设的不同之处。
从那个时候开始,龙胜开始组织县乡各级干部到坳背村去参观考察,农民自发也去坳背学习。县里的倡导带动、群众的积极参与,即便是十多年后的今天,不论走到龙胜哪个地方,提起坳背来人们都会如数家珍。
梁振勇是坳背村人,当时任平野村委副主任。他记得来参观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一天至少有好几拨。不仅是本县的人,外面来坳背参观的人也很多。考虑到应该为来参观的人提供就餐住宿的环境,同时进行旅游开发,2003年,坳背村成立了农家乐旅游发展公司,推出农家乐旅游,以旅游资源入股的方式,集体参与坳背农家乐旅游经营管理。公司成立运作以来,不但村民收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
由于持续不断的发展,加上县里的倡导,坳背村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坳背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受到了中央文明委的表彰。
到2006年,全村年接待中外游客达到了两万多人次,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000元。
“金车模式”:“坳背模式”基础上的发展
在学习“坳背模式”的村落中,有一个叫做金车屯的小村落后来脱颖而出,成为继“坳背模式”之后的又一个新的模式。金车屯曾是龙胜镇5个贫困村之一,距离县城18里。全屯有250户,1084人,有耕地面积1487亩,人均水田0.66亩,经济林面积1200多亩,同样面临着人多地少,地处山区发展难的问题。
2001年,金车屯在扶贫包村单位——— 市旅游局的帮助下,学习坳背村,对村落进行了一系列改造。这次改造后,金车屯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市旅游局的帮扶即将到期的时候,村支书黄流成和一些村干部意识到,村里的村容村貌尽管得到改善,但村子的经济发展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缺乏增长点。于是市旅游局的驻村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情况,通过调研分析,认为金车屯处在321国道和平乡龙脊景区和江底乡温泉景区旅游线路的岔道口,村里也有一些小梯田、瀑布,加上种植一些水果发展旅游,可以作为温泉和梯田两个旅游景点中游客中转的休憩点。于是,市旅游局开始联系相关旅行社,金车村搞起了餐饮和住宿,开发了农家乐旅游,渐渐形成了较成规模的接待。
在给记者的一份关于该县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中,以金车村为代表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被称作“文明创建+农家乐旅游”,是龙胜总结出来的新农村建设的第二种模式。与坳背村相比,金车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农家乐旅游上。
“坳背模式”变迁启示: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
走过了当年辉煌岁月的坳背村,如今发展如何呢?
“去年五六月的一场大火把村里的接待楼给烧了。”在坳背村靠近河边的一处空地上,村支书梁振勇对记者说。这里四周已经长满了草,记者看不出曾经有一栋房子。村里的人也不多,也看不到什么旅游者或参观者,“村里当初开发旅游的组织还在,不过几乎已经没有人来旅游了,来了也是开着车在村里转一圈就走了,呆不下多长时间。”梁振勇给记者说这些的时候,让人感觉到好像“坳背村的一个时代结束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自治区的工作队在进驻坳背村的时候,先后种植过柑橘类水果和蔬菜,经济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在镇里的支持下,村里用水泥砖围砌了60亩的冬闲田用于科技示范,引种美国甜豌豆、秋玉米。先后又把100亩坡地改为梯田,种植板栗、脐橙、罗汉果、枇杷等,到2006年初村里的人均收入达到2700元。
“坳背村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产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梁振勇说,由于后来柑橘类果树生了黄龙病,生产受到影响,村里的枇杷等其他水果售价也一直上不去,人多地少,加上村子位于镇上的西南边,交通不便,并不像金车那样交通便利,等大多数地方开始建设新村的时候,经过整治的村子跟坳背差不多,罩在坳背村头上的面纱逐渐被揭开,坳背村就这样慢慢地开始被人们遗忘,自然就没有人来参观了,村里人没有办法又开始出外去打工了。罩在坳背村里的光环渐渐褪去。
那么,在“坳背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金车模式”发展情况又如何呢?记者在金车村走访时也发现,村子确实并没有更优越的旅游资源,只不过是作为和平乡龙脊景区和江底乡温泉景区的一个中转站罢了,所以来的人也很有限。因此,金车村如今搞接待的只有莫辉能一家人了。村里50岁的李淑兰告诉记者:“我参与表演一些节目,给客人敬酒得一些小费。”黄流成坦承,旅游开发确实是给村里和村民增加了一些收入,较以前有所提升。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经济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而高度的农业产业化又是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坳背村和金车村目前都存在着生产发展困难的问题,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就业门路少,收入缺乏保障。坳背村从最初为龙胜新村建设的引领者到如今的乏人问津,值得我们思索。周恩平说,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定准位,找准自己的产业,导致最终被其他村落超越;而金车由于旅游资源有限,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经济的发展,但如何将农家乐做成主导产业,值得进一步探索。
对于龙胜的大多数村子来说,由于山高坡陡,大部分地方根本无法进行机械化耕作。加上贫困县里的财政薄弱,扶持有限。“然而,如何发展生产,培育产业,找准村子的定位,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所以说农民的增收难是‘生产发展’中遇到的重要问题。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如何一步步进行改变,还要走很长的路。”周恩平说。
记者手记
可以说,十多年前,龙胜在发展和推广“坳背模式”的时候,根据当地条件定下的迥异于其他县区新农村发展的路子是恰当而准确的。然而,在发展中遇到“生产发展”的困难值得我们深思。
十几年前,在龙胜的新农村建设中,位于伟江乡曾经最贫困的行政村甘甲村,村民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为生。经过当时桂林地委三任书记的蹲点持续扶贫,找到了种植厚朴药材和高山无公害蔬菜的路子,使该村成为如今龙胜最富裕的村子之一,开辟了龙胜新农村建设的第三种模式:“党组织建设+产业调整”。也就是说,通过不断地扶持,持续地探索,认定了甘甲村并不适合种植水稻,探索出种植药材和水果蔬菜的路子,定准了位。而坳背和金车,如何像甘甲一样找准自己的定位呢?值得我们深思。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宏伟的工程,如何面对现在和将来遇到的问题,根据当地的财力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培育适合当地的产业,推进龙胜本地的新农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党委政府和群众一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