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11月22日电(记者 吴小康 覃星星 张捷)近日,广西南宁市一座“超薄住宅楼”被网民曝光,引发安全隐患担忧。事实上,今年3月南宁市已经曾拆除了一座宽度不到两米的超薄楼房。为何“楼薄薄”一再现身?打击违法建筑有哪些困难?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楼薄薄”知名度高
记者21日实地调查,在南宁市望州路上找到了这座“超薄住宅楼”。该楼体临近马路,共有四层,一楼是两家大排档和一家汽车修理店。楼房一端偏窄,另一侧则显得正常。记者进行了测量,最窄端两步就走到头,最宽处约有10步距离。在四楼墙面上,出现了多处裂缝。
一位路过的覃姓市民说,这座楼看起来“弱不禁风”,每次路过这里都不由自主加快骑车速度,“生怕它一不小心塌下来。”
在二楼做木材加工生意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来这里租房子有一年多的时间,每年支付2000多元租金,他表示在这工作并不担心安全问题。
记者拨通了“招租信息”上留的电话。得知记者的身份后,对方称这座房子已建有四五年,自己只是代替别人收租,并不知道房子是否通过审批手续。
南宁市西乡塘区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22日向记者介绍,今年10月24日曾针对这座“楼薄薄”下发过拆除通告,目前已将其列入拆除计划,“今天下午会组织有关部门现场查看。”
城中村成“楼薄薄”栖身之所
记者采访发现,包括“楼薄薄”在内的不少违章建筑,大多栖身于城中村等外来人口集中区。这些地方违法建筑多,建造具有一定隐蔽性。
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意味着出租屋需求的增长。然而在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社区居民要想获得更多收入就要有更多房间,于是“冒险加建”成了众多居民铤而走险的选择。
“楼薄薄”揭开了当前城市中存在众多违法建筑的一角。根据南宁市相关规定,民房最高只能建到四五层,但记者日前在西乡塘区万秀村、秀厢村看到,大部分房屋都超过了这个高度,达到七八层,甚至能见到十多层的楼房。有村民表示,他们也想办合法手续,但现在楼高、加盖均受到严格控制,即使允许,手续也繁杂。
南宁市规划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中村违建房屋大多表现为违法加盖或重建,“大多具有土地使用证,但是加盖或者重建没有经过规划建设部门的批准。”一些审批手续是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对不符合规划、存在质量隐患等情形的项目申报必须从严控制。
违法建筑难治之忧
专家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未来仍会有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但由于土地资源紧缺,旺盛的需求难免催生“楼薄薄”。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罗国安说,这对政府的规划和管理能力,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督职能是否到位带来巨大考验。
罗国安说,城中村由于房租便宜、地理位置靠近市中心,是农民工租房的首选。为获得较多收益,一些房主过度利用土地和空间,大多存在房屋质量、消防等安全隐患,一旦倒塌还会殃及无辜,后患无穷。
南宁市建委相关负责人称,城市建筑管理在市一级分级很细,涉及规划、国土、房产、建设等部门。城中村自建房一般需要层层审批,至少需要有规划许可,最后一步才是建设许可。
南宁市城管局城管支队督察大队副大队长王敬强认为,由于违法建设呈现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城管等监管部门存在发现难、监管难、查处难的问题,加之缺乏部门联动和相关机制不健全、落实不到位,造成审批等信息共享不畅,导致一些违法建设不同程度存在。
南宁市建委副主任尹承生表示,目前在打击违法建设责任划分上,多部门都可监管,但未形成监管合力。因此亟须理顺城区(开发区)与市直各相关部门之间的责权关系。城管执法、国土、规划等部门要主动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各种违法建设行为。对违法主体的惩罚实行“部门联动、责任共担”,使违规建设者不敢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