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生活报讯(记者 关海芳)近日,南宁市某小学的一名学生掉进污水井里被夺去了生命。这一惨痛的事件深深刺伤着大众的心,也让南宁市民曾先生觉得有必要写点东西。于是,一篇以《孩子怎样远离生命危险》为题的日志在曾先生的笔下写成。曾先生也是一名男孩的父亲,他将这篇文章发到了很多群里,同时投稿本报《家长学校》栏目,算是给广大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希望能引起大家对生命教育的思考。曾先生是一位怎样的家长?他为何会有信中的心得?他自称对儿子的培养非常满意,那他平时又是如何做的?28日,本报记者见到了这位家长。
强悍 他家孩子 3岁就去登雪山了
曾先生是一位电气工程师,孩子出生前,他就参加了不少心理学方面的讲座,也看了很多书,这些铺垫和思考,让他对当好父亲这个角色有了更明确的想法,就是孩子一定要自己带!孩子出生后,因为在外企的工作太忙碌,而当财务经理的妻子是事业型女性,也很忙碌。于是他索性辞职在家带孩子,这个奶爸一当就是3年多。
在曾先生写的公开信中,他很推崇让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那么他又是如何做的呢?曾先生本人是一位户外运动爱好者,儿子七八个月时,刚学会爬行,他就把儿子放到南宁人民公园人民纪念碑下,让儿子爬了100多级台阶,一直爬到顶。孩子2岁多时,就去天雹水库露营。
现在曾先生的儿子5岁8个月大,他已带儿子去过大明山、十万大山等地露营。今年国庆节期间,他还带着儿子去登了海拔约1760米的大明山的主峰——龙头峰。当时,仅差100米就登顶了。那可是差不多600层楼的高度。最远的一次,是儿子3岁时,趁着孩子妈妈去四川开会,这个奶爸就带儿子去登四川的西岭雪山,那是一座海拔3000多米的雪山,儿子一边爬山一边吃雪,一会又堆个雪人,最后爬到一大半时竟睡着了。
3岁就让孩子去登雪山,这很容易让人把他和国内的“鹰爸”等“强硬派”联系起来。但曾先生却表示,他不算“鹰爸”型的家长,刚开始可能儿子爬高了会哭,但后来他也转变了老催促的方式,现在父子俩都是以很轻松的心态来运动,他也不强硬。曾先生认为,户外运动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野外,孩子可以玩到很多在城市里玩不到的东西,比如挖洞、玩水,甚至玩火。
胆大 不怕孩子受小伤
“你说要允许孩子受点小伤,鼓励孩子去冒险,比如你说允许孩子玩火,这个界限是不是有点难把握?”当记者抛出这一问题时,曾先生谈了他的个人观点:要想让孩子不做什么,就要让他(她)做个够,这样孩子才不会对禁忌的东西特别敏感。其实人都是有天生的自我防卫意识的,比如在户外活动时玩火,肯定是有大人监护的,地方也很空旷。他会跟孩子先说好,不能用有火的树枝伤到自己和别人,不能把树林烧着……定好规矩,其他的事孩子都可以做。
在冒险这事上,其实曾先生还让孩子做过一些外人看起来挺危险的事,比如让孩子在户外玩升降、攀岩,其实这些都是做好了很稳妥的保护措施的。
曾先生坦言儿子小时受伤较多,一次爬茶几摔下去,满嘴是血;还有和别的小孩子打架,也被抓伤过。但现在孩子快6岁了,就极少发生受伤的情况了。他认为,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小时候有时应被“放羊”式养育,否则小时候被管得太严实,长大了不靠谱。
民主 孩子的事 孩子自己做主
在儿子的事情上,曾先生表示几乎所有的事都由孩子自己做主,包括吃不吃饭,如果到点了孩子说不想吃,这时他会和儿子约定好,如果此时不吃,过后不会再给热饭,儿子饿时就得吃冷饭。如果儿子愿意,可以不吃。
曾先生回忆,儿子小时候,喜欢两只脚穿不一样的袜子和鞋子出门,他也允许。在他看来,孩子在童年有权利调皮,不用太担心。当然,对一些事情,他也会和儿子谈条件,如果儿子做到了,会给予奖励,不过最后的决定权,在孩子自己手上。
曾先生认为,从小尊重孩子的决定,反而让儿子非常信任父母,父母说什么,儿子就会去做,不需要大人大喊大叫孩子才听。在这方面,曾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观点:要想将父母的想法传递给孩子,要很客气,要理解孩子,如果他接受了你的观点,你要感激他。因为一个生命对另一生命的影响,并不是说你是他爸就有资格把他拿捏成什么样。
犀利 父母怎样 孩子就怎样
曾先生在孩子4岁时恢复了工作,但他仍很注意对儿子的陪伴。提起儿子的现状,曾先生毫不掩饰地表示非常满意:“儿子很勇敢,对危险又有恰如其分的敬畏;很专注,又不执著。抵抗力强,很少生病,从小到大只有一次发高烧时打过一次针。”曾先生介绍道,比如儿子看书时就特别专注,他也不反对儿子玩电脑游戏,但只要大人一招呼,儿子就会离开电脑,不会太执著。
曾先生认为,教育孩子其实是家长自我教育的过程。家长总希望孩子能变成他们希望的那样,但孩子只会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所以家长得想想,你希望孩子不要老看电视玩电脑,那家长一回来是不是就看电视玩电脑呢?曾先生举了个例子,他的一位同样爱好户外运动的朋友去北京参加了国际马拉松比赛,全程跑完40多公里,虽然没拿任何名次,但在这位朋友儿子的心里,绝对给孩子树立了一个男子汉的阳刚形象。
邀你参与
在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中,曾先生表示,写下这篇文章是有感而发,而在平时,他也发现很多孩子对危险的意识不足,因此希望能借此文和更多家长进行探讨。那么,对曾先生的观点及教育方式,你怎么看?对生命教育的问题,你又有何看法?或者你也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方式?都可拨打本报《家长学校》栏目记者热线13297710623和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