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分离期,多种方法可助妈妈增加产奶量
医学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委陈运彬教授,澳大利亚爱德华国王纪念医院产儿科Karen Simmer教授
对早产儿来说,母乳不仅仅是营养品,更能起到治疗作用,可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减少宝宝出现败血症等并发症和成年后患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记者从日前举行的“推动早产儿母乳喂养实施”的中澳分享会上获悉,在我国,由于医学界和公众长期未认识到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的重要性,导致新生儿监护室(NICU)中收治的早产儿有八成喝不到“亲妈奶”。专家呼吁,早产儿母亲积极参与对早产儿的治疗中,在母婴分离期尽量送母乳给宝宝喝,而利用一些“追奶”技巧,也有助于增加产奶量。
现状
怕感染 基层医院拒绝母亲送母乳
初乳对新生儿增强免疫力、维持肠道功能良性运转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许多早产的低体重儿还没等到妈妈分泌初乳,就被送入NICU抢救。广东有些基层医院为免增加感染风险,拒绝母亲送初乳给孩子,首选给孩子喂早产儿专用奶粉。
“许多基层医生在早产儿治疗上的观念已经落伍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抢救上。”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委陈运彬指出,这些基层医院对早产儿喂养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错误地认为“喂母乳会加重早产儿肠胃功能的负担。”
实际上,国际新生儿学界已认识到,母乳喂养可预防和改善坏死性肠炎、败血症、脑膜炎等早产儿常见并发症,从而令早产儿死亡风险降低五至七倍。
危害
喝不到母乳 早产儿更易患糖尿病
过去,人们常认为,先天不足、体重过低的早产儿为了实现“追赶生长”,应服用热量高的早产儿奶粉,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能量需要。然而,人们忽视了一点——早产儿奶粉的热量虽高,但肠道吸收效果不如母乳,母乳所含热量不如奶粉,但胜在好吸收、营养均衡。
研究发现,早产儿获得的能量并非越多越好,体重也不是长得越快越好。早期高能量摄入,体重快速增长,可能导致早产儿在步入青春期后,容易出现糖尿病等代谢问题。
“对早产儿来说,母乳最棒,经过巴氏消毒的捐赠母乳次优,最后的选择才是早产儿配方奶。”澳大利亚爱德华国王纪念医院产儿科 Karen Simmer 教授表示,母乳对于疾病患儿或早产儿来说是最好的食物,母乳喂养的早产儿抗感染能力更好,可降低败血症、脑膜炎等的危险程度,且对于远期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非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在成长后期容易患肥胖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此外,进行母乳喂养的妈妈,与孩子的关系更亲密,责任感更强,对母子间的关系建立也更有益。
问题
亲情压力 令妈妈早早“回奶”
陈运彬说,一些率先开展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医院也在为缺母乳而发愁。“相当常见的情况是,我们告诉患儿妈妈可以送母乳到监护室来,她却一脸愕然地回答‘我没奶了’。”
由于母婴分离,没有宝宝吮吸的刺激,加上缺乏有效的哺乳指导,有些妈妈开奶难、产量低,而心忧孩子、焦虑自责等心理压力,也会影响母乳的正常分泌,导致以后想喂奶时也没奶了。另一方面,孩子在抢救中,生死未卜,“别受涨奶之苦”、“早点备孕,再生一个健康孩子”的亲情压力,令一些妈妈早早喝下回奶茶。陈运彬指出,有些妈妈不懂得正确收集、储存和运输母乳,也导致送入NICU的母乳质量不佳。
“母亲必须积极参与到对早产儿的救治中。特别是要尽可能多地与宝宝肌肤接触,这对促进早产儿母乳喂养非常重要。”Simmer 教授说,西澳的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对家长24小时开放,医生更鼓励家长尽可能多地与宝宝肌肤接触,这样对母婴均有益。相应地,澳大利亚社会对早产儿妈妈的支持也是全方位的,如,从怀孕开始,澳大利亚妈妈就会接受母乳喂养的教育,社区有澳大利亚母乳协会为妈妈们提供母乳喂养知识和支持。这些做法使得想要实施母乳喂养的妈妈不会孤立无援。
话你知
早产儿妈妈可以这样做
1.产后头三天无奶、奶水稀少是正常现象,别为此气馁,甚至早早放弃母乳喂养。没有宝宝的帮助,首选能模仿宝宝吸吮模式的负压泵奶器,或者用手工挤奶的方式进行开奶。产后一个月内,母乳产量会慢慢增加。
2.“袋鼠式育儿”(即母婴皮肤接触)有助于提高产奶量。如果宝宝不在身边,可通过观看宝宝照片、视频等方式增加母婴情感联系。哺乳母亲应饮食均衡,休息充足,心情保持愉悦。挤奶前,需对吸奶器清洁消毒,充分清洗双手,清洁乳房。请先喝一大杯温水,情绪放松。挤奶时,可边看宝宝照片,边听愉快的音乐。
3.晚10时到凌晨2时,是泌乳素分泌高峰,可在不影响休息的前提下进行“追奶”,即通过增加挤奶次数来提高产奶量。
4.用经过消毒的储奶器储藏多余的母乳,广东地区春夏季节可使用冰包等冷藏方式,将储存的新鲜母乳送至医院。(任珊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