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春夏,日军大本营准备在中国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与苏军、美军作战,决定缩短中国战场的防线,将在华南的部分兵力调到华中、华北。从4月下旬起,侵桂日军开始调动。中国军队决定趁机追击日军,以配合盟军作战。5月初,在桂西北的汤恩伯第三方面军负责反攻桂、柳,沿黔桂路向东推进,6月29日攻克柳州。
日军撤出华南地区
日军大本营根据上述形势的重大演变判断:由于冲绳岛作战已经展开,华南地区对保卫日本本土作战的重要程度已大大减弱,苏联对日的态度,实际上已明显把日本视为“准敌国”,因而,作好对苏作战的准备已迫在眉睫。根据这一判断,日本大本营决定撤出华南地区的兵力,用以加强华北和华中。
日军撤退的一路自迁江、来宾或宜山或武宣经柳州、鹿寨、永福撤退。5月中、下旬计有第三师团部、步兵第六十八联队、野炮兵第三联队、辎重兵第三联队以及第十三师团部、山炮兵第十九联队、工兵第十三联队、辎重兵第十三联队沿此线撤退;6月中、下旬计有第十一军司令部、第三师团下辖的第六联队部及第一、第二大队、独立混成第二十二旅团沿此线撤退。而由汤恩伯指挥的第三方面军,于5月上旬先后分四路出击,第一六九师白天鹅向河池黎明关、宜山、大塘、柳州攻击前进,预十一师在攻克天河后,沿宜柳公路北侧山地前进,策应正面作战;九十一师则自南丹沿黔桂铁路向柳州攻击前进(此路克柳后,第二十九军之一三三师加入,分三路进迫桂林);第二十六军和第九十四军主力则沿桂穗公路翻越越城岭山脉,向义宁和全县新安间攻击前进;第十三军自贵阳经独山、河池、柳州、藤县向梧州进击。
异乎寻常的一次游行。(资料图片)
柳州之战实录
《柳州20世纪大事记》对柳州的光复情况作了如下简述:
6月29日,柳州光复。先是,第二十九军在第四十六军协力下向柳州日军发动攻击,于28日以两个师分沿柳江两岸向柳州突进。29日,第二十九军之第一六九师一部突入柳州南城及机场,此时潜伏市区部队亦乘机发动,与日军进行激烈巷战,至是日零时,日军沿柳桂公路撤退,我军遂克复柳州南城。同时,第二十九军之预备第十一师等部队,亦先后突入柳州北城,战至是日23时,北城亦完全为我军克复。
在柳州附近地区发生的较大战斗有百子坳之战、大武山之战,以及沙塘、沙埔、洛满等地的战斗。中国军队在完成了对柳州包围的态势后,开始对市区发起总攻。柳州城区各点也发生了一些战斗。主要是飞机场攻击战、南站攻击战和河北市区攻击战。
6月23日,国军一七五师五二五团前卫部队和柳江县自卫队,向退守飞机场的日军第六联队第二大队发起攻击,战至25日,攻占机场一部,日军独立混成第二十二旅团步兵第六十六大队一部百余人由羊角山向机场增援,被国军击退。27日,国军完全攻占飞机场,日军沿桂柳公路逐步退往三门江。此战共毙日军约百人。
6月21日夜,国军一六九师尖兵连和柳江县自卫队一部从思贤乡突入柳州南站,与守敌独立混成第二十二旅团步兵第六十大队一部发生混战,战至第二天傍晚,共毙伤敌40余。23日,一六九师后续部队加入攻击。25日,南站一带即为国军全部占领。守敌退往马鞍山和大队主力会合。
由洛满攻击前进的国军九十一师二七二团,于6月25日克柳江西岸基隆后,当夜即渡过柳江。26日,开始向市区展开攻击,当晚收复黄村、北站。27日,河北市区守敌第六联队第一大队开始交替掩护退往河南,然后撤向窑埠、独凳山。6月29日,会攻柳州的各路国军于是日晚同时攻入河南、河北市区,零星巷战进行到子夜12时。至此,柳州完全光复。
汤恩伯在发给美国空军人员的电报中说:“1945年6月29日,中国陆军二十九军,于13时攻入柳州市区及机场……日军正自桂林及荔浦县撤退,中国部队正追击中。” 追击日军的汤恩伯部是由百朋乡自卫队引路进入城区的。后来,汤恩伯进柳州时住在朱午迟的家里。
记者格兰姆·贝克的发现
格兰姆·贝克是一位特殊的记者。他是美国新闻处的官员,向国内外报道了不少有关战事的消息。同时,他还是一位画家,创作了大量反映中国抗战生活的漫画和素描,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历史画面。1945年,就在战争结束之际,他再次来到了柳州,他在日记中写道:“连绵的雨季开始了。河水泛滥,冲毁了临时性的新建桥梁,所有柳州外边的公路都被阻隔。雨季一直延续到八月中旬,对日的战事已宣告结束。对我来说,这里恰是一个适当的地点,让我见到战争的结束。”
对于这次桂柳的收复,格兰姆·贝克《一个美国人看旧中国》文中评析说:“当我到达柳州时,新军围攻的这座城市战事已在几星期前完毕,而且围攻桂林的战事也在我来柳州的途中结束了。我发觉不管外边报道这次战役多么了不起,事实本身使我感到失望。几万国民党部队使用美国的新武器围攻这两座城市时,使用了不计其数的弹药,而日军主力却早已安然撤退,两座城市只各留少数人坚守据点。尽管数量大大超过日军留守部队的国民党军围攻柳州和桂林达数星期之久。然而,依然留下了通道,使这些小股日军得以安然撤退。”
8月的柳州,似乎格外引起外界的注意。这时,中美军队突然联合举行了一次庆祝大游行。官兵列队,在中、美国旗的导引之下穿过废墟,走过一段段残墙断壁,队列中行进着的有高头大马和美式吉普,坐在上面的中美官员神态昂然,是一幅胜利者的形象。显然,这是一次经过精心准备的游行。
然而,围观在成为废墟般街道旁的柳州的民众,似乎有点儿茫然。格兰姆·贝克解读了这一场景的奥妙:“广岛投下了原子弹之后,公共关系部驻柳州美军司令部的官员决定耍弄一场圆滑的花招,抢在日本投降前赶快举行一次祝捷大游行,拍下一些照片寄回美国。作为中国真是在庆祝胜利的写照,这将成为关键性的资料,表明重庆和昆明公共关系部官员的目光放得很远,成绩很大。他们把这个意见告诉了美军驻柳的将军,将军又转告了他的国民党同僚。于是在一天下午,几百名新军既有美国人又有中国人踏着胜利进行曲,穿越城镇的废墟。”
在中国的日子里,格兰姆·贝克用大量的漫画对国统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形象的讽刺: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百姓支援前线,官员太太作威作福;前方战士浴血奋战,后方官员骄奢淫逸。他的政治评述,也无不透露出他鲜明的民主思想,以及作为新闻记者的犀利笔触。
狂欢的这一晚
1945年8月10日晚上8时,日本广播宣布日本政府接受中、美、英7月26日《波茨坦宣言》无条件投降,正式照会已经通过瑞士及瑞典政府转致中、美、英、苏四国。重庆中央电台的男播音员首播这一消息时,感情激越,任由激情的驱使:“各位听众,现在播送重大新闻,日本无条件投降了。”播音结束之时,他激动地说:“诸君,请听陪都欢愉之声!”这时,收音机里传出了响亮的爆竹声、锣鼓声、呼喊声,响成一片。此时,住在柳州乐群社的中国第九十四军军需分配官鲁·格里斯特听到消息之后,他和所有人在狂欢中过了这一晚。次日,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昨晚,当人们得知日本投降了,整个城市都沸腾了。来福枪响了,照明弹腾空而起。你所能听到的一切就是,‘战争结束了,战争结束了!’”同住在一座楼的格兰姆·贝克也记载了那个时刻:“1945年8月,我被指定食宿的美军营房正设在一所郊区旅舍的花园内,现在是一所损坏了的庞然大物,也正是我在1940年8月从香港经内地去重庆曾经耽过的地方。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达到在柳州的美国人的那个晚上,大家热情洋溢地把无数子弹射向远处山峰的天空。”当然,知道战争结束的是接近消息来源的盟军人员,而普通的士兵,更多的贫民似乎还仍然在懵然之中。因为,格兰姆·贝克发现,“迟至八月末,日本正式投降已两个星期,我发现柳州的省属部队的士兵,还不知道日本是否确已战败。”
8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的消息传出。16日,柳州日报出版了《日本投降》号外,立即被市民抢购一空。31日这天,柳州各界联合举行“慰劳汤恩伯司令官暨盟军、国军将士大会”。9月3日,柳州各界联合举行“庆祝抗日胜利大会”。各报出特刊,茶楼酒肆一律8折优待军人、盟友。这个月,方昭媛、王盈秋(庆丰年)组建的振业桂剧团也在映山戏院开演,庆祝抗战胜利。
柳州光复,抗战胜利,历史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刘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