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桂林>文化•板路>文化人物>正文

抗战老兵日渐凋零 桂林作家刘玉历时5年苦心追寻

来源:桂林晚报2015年7月27日 09:32【评论0条】字号:T|T

  桂林晚报讯(记者 肖品林)最近这5年,桂林作家刘玉一直在坚持做一件事。5年间,刘玉跋山涉水,走街串巷,只为寻访那些遗落在民间的抗战老兵,用笔头和镜头记录他们亲历的抗战往事。如今,这一个个悲壮的故事汇集成一本叫《抗战老兵口述历史》的书,即将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5年寻访30多位老兵

  说起自己的寻访抗战老兵之路,刘玉说是缘分使然。2010年10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玉加入了桂林关怀抗战老兵志愿者群,经常跟着志愿者上山下乡,寻找和拜访抗战老兵。

  每次探访,老兵们回忆起抗战经历,有的神情淡定,有的慷慨激昂,有些人甚至泪流满面,嚎啕大哭“那样的会面总是触动人心,每次回来都在想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抗战老兵口述历史》封面《抗战老兵口述历史》封面

  于是,将老兵的抗战故事记录下来的想法在刘玉心头萌发。之后每次去,他就带上相机、DV和录音笔、笔记本。5年下来,他几乎走遍了桂林各县区的大小村寨,甚至还赴南宁、崇左等地追寻桂林老兵的足迹。

  “日本鬼打完衡阳,企图一路经过桂林、南宁直接进到越南,想打通撤退的交通线。1944年6月、7月的时候,桂林城防吃紧,我们部队奉命马上调到桂林,先是驻防榕湖路榕湖小学一带,两个月以后转到桂林七星岩一带。在那一带用2个月构筑工事。11月初,根据上级的通报,日本鬼兵力大约是五六个师团八九万人,分由灵川、高尚田、海洋坪三路向桂林进逼。”

  这是全州老兵黄海潮口述的桂林保卫战,他是七星岩八百壮士中最后的幸存者。5年的坚持寻访,刘玉已采访到30多位抗战老兵。除了黄海潮,还有在缅甸为远征军最高指挥官史迪威将军开过车的武彪、从怒江边死人堆中逃出的余国清、参加武汉保卫战的战地政工队15岁女兵许良能等。这些从老兵们口中说出的细节,部分还原了桂林保卫战、桂柳会战、昆仑关战役、台儿庄战役、老河口大撤退以及远征军赴印缅作战等抗日战争史实。

《抗战老兵口述历史》作者刘玉《抗战老兵口述历史》作者刘玉

  记忆碎片还原的历史

  然而,寻访之路却比事先设想的要艰难。抗日战争结束后,幸存下来的老兵大多回乡扎根,很多人散落在深山远村,不为人知。刘玉根据志愿者以及朋友们提供的线索,一个一个地找,“每找到一个都要高兴好几天”。

  全州县石塘镇青山村委青山口村住着一位叫蒋义清的抗战老兵。刘玉去采访他那天正遇到村里修路,汽车开到半路进不去了。刘玉一行四人只好提着采访器材和慰问品,徒步进村。好不容易找到蒋义清家,老人双眼几近失明,耳朵也不灵光,而且老人那一口全州土话让交流变得异常吃力,最终在老人侄子的“翻译”下才完成了采访。

  全州老兵蒋昌淮曾经参加过昆仑关战役,今年93岁。为了采访蒋昌淮,刘玉前后三次去他家,“蒋老的听力不行,记忆也不太好,每次都只能回忆起一些片段。我每次去他家,要坐在他身边跟他聊上好一阵,希望能在他那些凌乱的记忆碎片里找到更多有用的信息。”

  老兵们年事已高,记忆模糊,他们提供的信息往往是零碎甚至错误的,刘玉需要反复核实,查阅资料,用查到的线索重新问老人,再核实。如此一来,往往要三番五次上门探访老兵。在刘玉的采访经历中,最艰难的一次,他去了老兵家里6次。除了做笔记,刘玉采访时还要拍摄视频、录音,回家后反复听,“有时一段录音反复听一个晚上,得到的有效信息可能就一丁点。”

  有时采访也不顺利,比如到了老人家,老人却卧病在床,没办法接受采访。有时刚好碰到老人心情不好,不愿多讲话。而刘玉随时都在做一个倾听者。有次去养老院接一位叫周松桥的老兵参加黄埔军校校庆活动,老人在车上突然谈起了抗战故事,尽管都是听过多次的“老故事”,刘玉还是赶紧掏出手机录音。现在,打开刘玉的手机,里面存满了老兵谈话的录音“这已成为习惯,只要老兵一开口讲话,我就会凑近去听,习惯性地把老兵的话录下来,生怕错过重要线索。”刘玉说。

  唯有跟时间赛跑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说过:“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

  与探访之路上遇到的困难相比,让刘玉感到无助的,正是老兵们的日渐凋零。

刘玉在采访抗战老兵蒋义清刘玉在采访抗战老兵蒋义清

  有次去全州采访抗战老兵蒋义清,因为家里突然有急事,完成上午的采访后,刘玉只得赶回家。离开时,行动不便的蒋老站在门口目送。“他站在屋檐下远远望着我们,看着他那不再挺拔的身影,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就这么走了,他已经98岁,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听他讲故事。”刘玉说。于是刘玉转身又返回村里,坐下来听蒋义清继续讲故事。只是,或许是因为年纪大了,再次打开记忆的闸门,老人的思维混乱了,记忆模糊,一句话也不能讲了。“他上午精神还很好呢,跟我讲了很多细节。”刘玉唏嘘道。

  更加残酷的是,有些老兵见了一次或许就是永别。短短几年间,刘玉接触过的桂林老兵中,已有18位相继离世。其中有几位是在他采访后一个月内离世,更多的老兵则是刚刚被找到,还没来得及采访就走了。“每次去采访老兵,我都尽可能多问一个问题,因为每一次看望也许都是最后一次。”刘玉说。

  刘玉的电脑里有一个文档,他却不敢轻易打开,那是一份死亡名单。刘玉说:“还有更多散落民间不为我们所知的老兵,他们在渐次凋零。老兵寂寥的背影,将连同他们的故事一起被埋入黄土。这让我不安,我害怕寻访的脚步赶不上老兵凋零的速度,我唯有跟时间赛跑。”

  “这已经是我的责任”

  熟悉刘玉的人,都知道他还有两重身份:画家和商人。但是最近几年,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寻访老兵上,甚至连早年苦心经营起来的忘忧谷山庄也无暇顾及。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开始做这件事可能只是出于兴趣,而在我接触了那么多老兵之后,我觉得这已经是我的责任,我必须把它做好。

  在刘玉看来,每一个老兵都是一部活历史。他在《抗战老兵口述历史》后记中说,“我在广西一带寻访健在的老兵,记录下他们的峥嵘岁月和当下的生活,是希望那段过往,不至于随着老兵的老去而被湮没,也想借这些记忆的碎片,见证一段尘封的历史。借此,向那些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挺身而出的勇者致敬。愿这些回忆,能促使我们反思从前与现在。”

  桂林作家沈伟东说,翻开这本书,让读者走近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这些生命个体与我们的国家命运、民族命运息息相关。每一位老兵的生命经历,也记录着国家历史波澜起伏的命运密码。

  令人欣慰的是,去年以来,刘玉采写的抗战老兵口述历史,已陆续在上海《生活》杂志、《广西画报》、《南方文学》、《烟台日报》、《桂林日报》等报刊发表,引发了更多读者关注抗战老兵。同时,刘玉还希望有一天能将拍摄的老兵口述视频,剪辑成纪录片。

  如今,《抗战老兵口述历史》一书即将出版,刘玉并没有停下寻访的脚步,反而,他的步伐更快了。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