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从创作层面来说,桂林应该是李商隐的创作“福地”。虽然只在桂林居留一年多时间,但李商隐在桂林创作的诗作却甚多,被认为是其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
其中,《桂林》(也有资料说《桂林纪事》)一诗中也提到“逍遥楼”。
桂林
(唐)李商隐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
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
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李商隐这首诗中关于“高楼”的说法不一,诸多文献认为“高楼”是指“逍遥楼”。但曾编注《历代桂林山水风情诗词400首》的樊平先生认为,“高楼”应是借指远在桂林西北方的长安帝都,那是作者所崇敬所眷念所来自的地方。
学术需要质疑和争鸣。
李商隐这首诗中的“高楼”究竟是否指“逍遥楼”,还有待学界考据和论证。
综合现存文献,桂林学界的普遍观点:桂林逍遥楼的盛名流传,得益于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逍遥楼”碑。
颜真卿,陕西西安人。
始建逍遥楼的李靖,陕西三原人。
一代名楼逍遥楼,与唐代的陕西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唐代的桂林,发生许多颇有意思的事情。
韩愈没到过桂林,却写下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千古佳句。
颜真卿也没到过桂林,但他的书法作品“逍遥楼”在桂林却流传甚广。
颜真卿的人品和书法均受后人推崇。关于他在政治上的作为,在这里暂且不谈,说说他的书法吧!
颜真卿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对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苏轼也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
《桂林石刻》(曾艳娟 著 漓江出版社)在《普陀山 唐·颜真卿题“逍遥楼”三字》一文中记载:桂林石刻颜真卿书的“逍遥楼”三个大字,笔画雄强刚劲,端庄雄伟,气势开张,是颜真卿存世书法中最大的作品,书写于唐大历五年(770)。碑高2.15米,宽1米,真书,字径0.6米,落款“大历五年正月一日颜真卿书”。颜真卿从未到过桂林。当时,蒲州(今天山西永济)多处摹勒颜真卿书写的“逍遥楼”三个大字,此碑应是唐代时,由南下官员带到桂林的摹刻之作。自从颜真卿“逍遥楼”三个大字刻到逍遥楼后,逍遥楼更是名震岭南,声名远播。
蒲州,可能有人陌生。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的就是蒲州的“鹳雀楼”。据说唐明皇李隆基也曾专门写过《登蒲州逍遥楼》。
对桂林的“逍遥楼”最初的题匾,究竟是不是颜真卿的书法真品,桂林史学界也存在争议。
樊平先生在《从诗文视角辨析古桂林之“逍遥楼”与“湘南楼”》考据:宋之问来桂前,“逍遥楼”已名实俱存。那时,颜真卿才是个三四岁的孩子。颜真卿为“逍遥楼”碑书当是唐大历五年(770),其时宋之问已辞世58年。可见,说因移置“颜碑”,故名“逍遥楼”,应属妄断。
樊平先生从时间的角度质疑,有其道理。
合理的推测或许是,逍遥楼始建时并没有颜真卿的书法碑刻,只是后来修缮时才把他的“逍遥楼”书法刻于其上。至于他的“逍遥楼”书法作品究竟何时移置于桂林的逍遥楼,尚有待进一步考据。
至于有人认为七星公园普陀山下的“逍遥楼”碑文,不像是颜真卿目前流传甚广的作品,从而质疑“逍遥楼”碑文根本不是颜真卿的作品,对此观点,不妨从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的不同阶段,进行理性分析更为合理。
研究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大约有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在五十岁以前。这一过程初步确立“颜体”面目。在这一时期,虽然各碑面目或有差异,但总体是“颜体”的初步形成阶段。
第二境界,从五十岁至六十五岁。这一过程中“颜体”形神兼具,已渐成熟。其间作品有《请御书逍遥楼诗碑额表》(758)、“逍遥楼”三字(770)、《麻姑山仙坛记》(771)等。
第三境界,在六十五岁以后的十多年中。从成熟中加以神奇变化,一日有一日之进境,一碑有一碑之异彩。
由此判断,仅仅认为颜真卿的“逍遥楼”书法与其他作品不同,便认为不是他的作品,或许有失偏颇和武断。
关于“逍遥楼”的历史疑问,除了楼名题匾是否真是颜真卿的书法真品外,它与湘南楼的关系也一直存在争议。
说起湘南楼,必须提及宋朝的三个人。
修楼的程节、程邻父子,撰写《湘南楼记》的李彦弼。
先说程节、程邻父子。
《桂林历史人物録》(张益桂 张阳江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记载:程节(1033—1104),字信叔,号竹溪,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一作浮梁县(今江西景德镇)人,宋嘉祐六年(1061)进士。绍圣元年(1098)由朝散大夫权广西转运副使,晋直秘阁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权知桂州;元符三年知桂州……程节在桂期间,遍游桂林山水,对桂林风景名胜多有修葺,建八桂堂、骖鸾亭、环翠阁,修龙隐寺、龙隐桥,重修逍遥楼……
简单看程节在桂林的经历,他应该算是口碑不错的官员。至少在桂林期间,他实实在在做了许多事,其中之一便是“重修逍遥楼”。
再看他的儿子程邻。
程邻,字钦之,程节的儿子,宋大观二年(1108)知融州,诏往黔南路抚谕;四年代父节知桂州。政和五年,程邻缮修逍遥楼,更名为湘南楼,并于揭帝塘上建八桂堂,李彦弼为撰《湘南楼记》《八桂堂记》,记述修建情况,程邻为之篆额,刻碑于楼堂。
另据史料记载,兴安的“严关”二字也是程邻的书法。
“政和五年,程邻缮修逍遥楼,更名为湘南楼。”事情在此已很清楚,唐代的逍遥楼到宋朝时先是由程节重修,尔后由程邻修缮并更名为“湘南楼”。
至于李彦弼,只是写《湘南楼记》的一介文人。李彦弼先后与程节、程邻父子共事多年,估计“逍遥楼”更名“湘南楼”应该有李彦弼的推波助澜。
李彦弼何许人?
史料记载,李彦弼,字端臣,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在桂林长达15年,先后与程节、程邻父子共事,对桂林城建、文化,多有贡献。“彦弼富文才,自称李白后裔。”张鸣凤评其文章“特尚新奇”。
不过,对“逍遥楼”是“湘南楼”的前身之说,桂林学界也有不同看法。
樊平先生在《从诗文视角辨析古桂林之“逍遥楼”与“湘南楼”》辨析:宋李彦弼在他的名篇《湘南楼记》中说,因“阅岁滋久,城东之门,柱欹缀颓,栋桷腐挠,卑陬褊迫”,安抚使程节决定将其改建。“兴于建中靖国之秋(1101),成于崇宁初元之夏(1102)”。落成之日,程节说,“兹亦胜概之绝伦者矣。昔之赋客诗人,咸指桂林为湘水之南,尝试以‘湘南’命焉。”随即命僚属李彦弼:“子其为我摛藻而碑之,惠兹楼为不朽,可乎?”这就是当时“城东之门”改建并命名为“湘南楼”的简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