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生活报讯(记者 莫璇 文/图)“11个少数民族文种古籍同时同地亮相,其中还有一些是独一无二的珍品!”即使这个展览上的展品你一个都看不懂,光听到上述介绍,也会对该展览肃然起敬吧——这就是传说中的“不明觉厉”吧。12月17日,由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广西图书馆联合举办,中国民族图书馆协办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展在广西图书馆开展,在历时4天的展览中,你就能看到从北京千里迢迢运来的“不明觉厉”的少数民族古籍珍品。这批藏品全部来自在业内有“民族典籍之宫”美誉的中国民族图书馆,你可以近距离接触这些文化遗产,感受民族文化底蕴,了解祖先创造的精神财富。
开幕式后,中国民族图书馆先巴副馆长详细介绍了展品,给“不明觉厉”的人们专业指点,让大家开始明白这些文物为什么厉害。先巴副馆长介绍说,此次展出的古籍珍品实物有23部,还有40多部以图文形式展出。这些藏品涵盖藏文、蒙古文、察合台文、满文、彝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布依文、朝鲜文等11个文种,有国内外罕见的写本、刻本、金石拓片、舆图,还有稀世罕见的贝叶经等各种装帧形式,这样的展览在国内是很难得的。“像这次展出的西双版纳贝叶经抄刻本,就是非常珍贵的藏品。还有热卧慕史编著的彝文古籍抄本,是独一无二的珍品。”先巴副馆长说,在中国民族图书馆内还有更多珍贵藏品,最古老的可上溯至元代,这些宝贝都不敢轻易拿出来巡展。
在诸多展品中,古壮字古籍让一些本地观众非常感兴趣。这些古籍乍看上去都是汉字,细读又读不懂。对此,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韦如柱为大家进行了科普。他介绍说,壮族文字最早在汉代萌芽,在唐代开始使用,是通过汉字六书造字方法创造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古壮字,是用汉字的形式记壮语的音和意,其中一些字也是汉语没有的,简单说,就是看得懂一大半的字,可是读不出来,也看不懂具体意思。
韦副主任还告诉记者,目前这样的古壮字仍在民间留存,只是会用它的人已经很少,基本上只有在抄经文、创作或研究民歌歌本、创作民间文学作品以及记录一些人名地名的时候才会用到。但是广西很重视古壮字文化遗产的传承,像这样的古籍已经有影印本和出版物,还编撰了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