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破解“择校热”再出新举措。继5月27日自治区教育厅公布“小升初”就近入学实施方案,禁止初中通过考试挑选生源,示范性高中要扩招地段生(详见本报昨日A6版)后,《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方案》提出,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实施“1+x”学区制管理试点,用强校带动弱校发展,让整个学区均能享受到强校的教育资源
政策:强校捆绑弱校 统一招生教学
“1+x”试点,即把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科学划分为若干个学区,以1所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学校,捆绑若干所相对薄弱学校。学区内的学校管理一体化,并实现统一招生,对老师进行统一教学管理,对师生进行统一的教学评价。学区内各校的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实现优势共享,差异互补。
自治区教育厅基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门划分学区时,不仅要考虑“强弱搭配”,更要做好摸底调查,了解辖区内的人口分布,尤其要考虑一些还没有学校的新建住宅小区的入学需求。今年5月到7月,各地要制定本地的试点实施方案;今年8月到2016年8月两年间,在各地初步实施试点。2016年底,好的经验将在广西总结推广。
家长:有能力还是会择 择不成就坐享红利
如果学区里实行“强校+弱校”,家长是否还会择校?南宁一位曾经为孩子择校的家长陈先生说,如果有条件,他仍然会“择”,因为“旗舰店和加盟店还是会有区别”,但如果择校不成功,孩子不得不在普通的辖区小学就读,他也非常赞同这一政策的实施,它毕竟能给辖区的学校带来优质的资源。
中小学实行学区制、示范性高中要扩招地段生,在埌东居住的江女士看来,这些政策很可能会让一部分家长更重视学区房。“1+x”想法很好,但弱校成长的效果短期内未必显现,对于有经济能力的家长来说,与其坐等弱校进步,不如花重金切入强校的招生地段。
南宁市民张先生的孩子在天桃小学就读,他说,作为好学校的学生家长,他很担心以强带弱的形式会稀释好学校的优质资源,或是让好老师要花费精力帮扶弱校,花在自己孩子身上的精力就少了,“即便在好学校,最棒的老师也是稀缺资源”。
“强弱搭配”要迈哪些坎
疑问:学校各自“留一手”怎么办
南宁已经做过类似的探索。2012年至2014年,为实现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均衡,南宁市区建立6个城乡初中共同体,涉及25所直属学校、77所城区初中学校。一是每3~5所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结对形成“小联盟”;二是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与各城区、开发区农村初中学校的“大联盟”。南宁当时希望以这种“抱团”模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一所参与试点的中学校长透露,“联盟”资源共享,对学校来说确实会有一定帮助,但各学校之间,其实也是竞争的关系,学校核心的内容还是不会提供给其他学校。平时,“联盟”内的学校也只是互相邀请来看一看,平时统一出一套题,一起练一练。但由于没形成固定机制,开头热一阵之后,联系越来越少,联考也没有再实行。
担忧:“强校怕被拖垮,弱校怕吃不消”
有教育专家认为,“1+x”试点要克服一系列挑战。比如,联考的难度怎么定。太简单,优质中学的学生觉得考不出水平;太难了,薄弱学校的学生吃不消。统一考试有可能使学校不能按自己生源的特点来命题。而且,老师的教学水平有高低,弱校老师到强校任课,如果教得不好,学生很可能不买账;而强校老师也未必能找到适合弱校学生的教学方式。有可能会出现好老师都往强校挤,最后还是造成资源不均衡。
南宁市一所优质初中的校长还提到一个问题,优质中学带三四所相对薄弱的中学,沟通磨合的地方肯定很多,优质中学需要花很多精力来引领,同时也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如果操作不好,优质生源很可能会流向优质民办中学,公办“名校”很可能被拖垮。
经验:强校自办分校 中学指导小学
柳州市的一些城区,已经开始探索让强校在同一个城区教育薄弱的地区直接开分校,而不是对弱校进行“旧校改造”,这一模式,就不必面临“改造”过程的种种阻力。
南宁市西乡塘区一所小学负责人介绍,去年该城区曾组织他们去上海学习,发现上海也是实行学区制,一所中学挂钩两三所小学。这样的好处在于,中学与小学的衔接会更紧密。中学会指导小学,讲明希望毕业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还需要什么努力;而小学也会经常去了解中学的课程设置。同一个学区内的中小学会经常开展研讨。
南宁市教育局局长潘永钟认为,不论哪种尝试和探索,都应该以坚持就近入学为原则,而要让家长和学生心甘情愿就近入学,必须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
(记者 孙妮 蒋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