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柳州11月18日电(朱柳融)“这块琴键要再切割掉2毫米。”兰小静拿起一块标有简谱的石头对丈夫说。在中国的奇石之都广西柳州市,壮族农民夫妇韦明章和兰小静,将当地特有的天然青钢磨石捡回家,做成会唱歌的石琴。
韦明章和兰小静是柳州市柳江县三都镇长塘村农民,上世纪八十年代,夫妇俩和村里其他壮族农民一样,以在石头上雕刻石版画售卖为生,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们开始接触石琴。
“那天是5月5日,我们在石头市场看到会发出声音的石琴,声音清脆还可以敲打出民间乐曲。因为我特别喜欢音乐,所以对石琴很有兴趣。”兰小静边回忆边说。有着天生乐感的夫妇俩虽然没有学习过音律,却凭着自己的兴趣自行摸索着制作石琴。
在中国,古人一直有用石头制作乐器传统,石琴也一直是古代宫廷磬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历史上的石头乐器制作技艺已经失传,民间也鲜有相关传承。
并不通晓音律的兰小静夫妇,在制作石琴时,只能以自己最拿手的歌曲的音准进行调音,在尝试摸索着制作出第一部石琴时,兴奋得一晚睡不着觉。随后,兰小静夫妇在民间到处拜师学艺,使石琴的制作工艺由粗糙到精细,音色也越来越清新和精准。
“一台精美的石琴要经过石材开采、选料、切割、抛光、校音、雕刻、做旧等近20道工序,刚开始,我们夫妇两个人要十多天才能做出一台石琴。”兰小静称,随着技艺越来越纯熟,自己的3个子女都加入到制作石琴的行列,夫妇俩还请了5个工人。
2010年11月,兰小静夫妇俩历时两年制作重达330多公斤的“天下第一石琴”,该石琴长3.5米,宽1.2米,由21个石音键组成,每一块石头琴键上都雕龙刻凤,古色古香,能独立演奏民间乐曲,并申请世界纪录。夫妇俩还根据电子琴和钢琴的结构,又开发出了钢琴式样的石琴,以及双排石琴等多种石琴乐器。
随着名气的增长,柳江石琴逐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来自各地的订单开始多了起来。“现在我们做石琴的速度,根本赶不上客户订单的速度。”兰小静说,柳江石琴目前已经漂洋过海,客户中包括东盟国家、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而兰小静的作坊12个人每天可以制作100台石琴,每年要卖出近4000台石琴,收入达10万元人民币。
在柳江县,如兰小静夫妇俩这样做石琴的作坊最多时曾达100多家,当地壮族农民在让石头会唱歌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收入增加,生活得到改善。而在柳江县,独具特色的石琴还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也丰富了当地壮族居民的生活。
2008年底,柳江县成立石琴演奏队,乐手们以石头琴的美妙音符为主角、本地民间音乐为辅,编排出许多适合传唱的曲目。2009年4月,石琴被列入柳江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在该县,每逢节庆,都少不了石琴的演奏的身影;而在柳江许多村落,会唱歌的石琴正成为当地壮族文化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