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办和国办针对公务接待浪费现象制定新规,其中包含不准提供鱼翅燕窝、住宿以标间为主、不得送土特产、县级以上部分需要公开公务接待信息等一系列细则。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手机进行的一项(18923人参与)调查发现,81.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地的公务接待浪费情况依然存在。88.6%的受访者认为,遏制公务接待腐败的根本是严控政府预算、公开“三公”经费支出等制度化约束。
84.2%受访者不满当前公务接待浪费的查处力度
调查中,81.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地的公务接待浪费情况依然存在,84.2%的人直言不满意公务接待浪费的查处力度。
据任职于甘肃东部某县政府部门的王年芳(化名)介绍,她每年都要迎接省、市各个部门的多次调研督查和检查考核,偶尔也有中央和其他团体的考察。每次接待都陪参观、陪吃喝到底,送走一批又来一批,劳心劳力不说,关键是接待标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食宿、送礼等花费严重超支。“比如,县里的公务接待都在县宾馆。自从规定出台要吃自助餐,县宾馆自助餐的档次都是每位199元、299元及以上不等,这比原来每桌10人的标准餐更贵了。”
孙建峰(化名)在黑龙江大庆市某县乡镇经营一家中等规模的饭店。据他介绍,今年的政府客源急剧减少,饭店已经处在关门边缘。当时他开店是受很多在政府任职的朋友鼓动,“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把我这里作为公务接待的用餐地点。”不过最近即使在农村,相关的接待消费都非常谨慎。“细则出来后,像我这样的饭店靠家常菜、普通客源肯定难以维系,但不排除他们在单位内接待,关起门来更难监督。”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教授施雪华,曾参与本次公务接待细则的最初讨论,他认为当前公务接待的最大问题是招待没有标准,完全按照地方的主观意志和财力来进行。公务接待无节制会导致其支出在公共开支方面占到相当大的比重,这一方面会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会导致在百姓民生和公共服务方面开支的缩减。
他对新规出台抱有积极态度,规定让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接待方和被接待方,都有了一个参考的标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浪费、奢侈风气。但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是否能完全根除陋习,主要看落实情况。
公众认为监察不力是造成公务接待浪费的首要主因
在受访者看来,公务接待浪费仍然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查处力度不够、不实”(35.7%)和“政务财务不够公开”(17.4%)、“被接待的官员权力滥用”(12.2%)。还有人指出是“群众举报通道不通”(11.1%)和“执行过程走样”(7.8%)等方面的问题。
沈阳某国企职工徐崇志(化名)认为,纠察力度不够是浪费存在的主因。中央倡导“反四风”之后很多酒店业、茶酒业,甚至卖贺卡的行业都明显遇冷,说明此前在公务接待时的吃请送礼情况并不少见。“在此基础上,应该再加一把力,把滥用款项的个人或者接待双方都曝光,让浪费之风彻底刹住。”
王年芳认为,上级权力过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公款接待浪费的产生。具体来说,调研督查和检查考核等工作并没有纳入上级政府和部门的财政预算,“他们下来考察,吃、住都得基层政府买单,上级政府根本不考虑基层的负担。县级政府作为基层政府,谁也不敢得罪”。
施雪华认为公务接待浪费有4个根源,第一,我国近几十年来经济不断发展,行政花销开始大手大脚,有一种暴发户的心态;第二,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中,上级权力过大,尤其是行政审批权,这就导致下级的党政机关认为,必须要招待好上级才能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项目、政策等,使得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招待成为一种惯例和陋习;第三,财务预算和支出不透明,无法进行监督。“一些官员就认为多花一些钱在接待上也理所当然”;第四,监督跟不上,纪律不严。戒奢从俭实际上是有纪律规定的,但目前在实际管控中把握得比较宽松。
施雪华表示,这四方面的影响环环相扣。“财务不透明、上级权力过大等都导致下级部门要‘拍马屁’获得支持,老百姓见到了又无从反馈,从某种程度上养成了顽疾。”
政府预算引入监督审计 才能防止关起门来高招待
“我国本来就是人情社会,细则落实太难了。”在徐崇志看来,规定是否停在纸面上,关键看落实。“今年‘八项规定’后的明显效果老百姓有目共睹,公务接待是‘四风’问题的一个集中点,新规如果能够落实,‘三公经费’支出就可能有大幅节省。”
调查显示,88.8%的受访者期待新的公务接待规定能够落实。
湖北武汉市直机关某后勤部门的刘磊(化名),主要工作是采购和质检,他向记者透露,“很多时候采购物品都要超额采购,因为预算额度已经固定了,不用完的话既不好解释余钱,也会影响明年的预算额度。剩下的一些物品单位大多作为员工的福利分下去。”他觉得单纯从政令上强制落实还不够,关键要从源头——“钱”上掐紧。政府预算引入监督审计,才能防止突击花钱和关起门来高招待。“不然还是上面一来人,我们的工作标准就提高了几个等级,饭菜质量也随之提高了几个等级。”
施雪华认为,细则的落实要靠党和政府严格执行,采取具体措施使得财务透明化、公开化,实现上下级之间相互监督,更重要的是社会舆论监督。最近处理的一些腐败案件,都是通过舆论的力量,这说明老百姓的监督是强有力的,对政策的落实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现阶段的反腐还是一种运动形式,但是运动是不可持续的,要把运动日常化、规则化,制定的规则就要更合理,不能过于死板。”
调查显示,88.6%的受访者认为,遏制公务接待腐败的根本是严控政府预算、公开“三公”经费支出等制度化约束。
受访者提出,要保证公务接待新规落实,必须做到“鼓励公众参与监督”(38.3%);严惩违反规定的个人和单位(27.0%);政府预算公开透明、实施审计(11.5%);纪检系统及时暗访、纠察(9.8%)等。
【背景提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以公务接待厉行节约为主线,紧紧抓住创新管理和深化改革这两个“治本”之策,力求根治公务接待顽疾,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规定》就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出规定。将公务接待的方方面面列入负面清单,吃住行游都有了不可逾越的“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