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生活网讯(记者 景碧锋 通讯员 蒋锦华)“马岭沙子岭慰安所”是目前全广西唯一一个可以确认的慰安所旧址,荔浦县将予以修复和保护,将其建成警示后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力争在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对外开放。
- 陈治林和当时村里的很多青年都是日军暴行的目击者。图为陈治林。
- 陈克柱家的炮楼,旁边的房子已经被推倒建起了水泥楼房。
- 陈克柱家的全景。当年日军在荔浦的主要据点,也是马岭沙子岭慰安所暴行的主要实施地。
- 陈克柱家的碉堡修筑得很坚固,到现在仍然保存很好。
荔浦马岭镇德安村沙子岭村一栋约占地两亩,被当地人称为“五空头”的房子是70年前侵华日军遗留的“慰安所”。经凤凰卫视、搜狐新闻、新浪博客等多家媒体报道,这幢旧房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经荔浦文化体育局从史料查阅和现场走访调查发现,马岭沙子岭“慰安所”是目前广西唯一一个可以确认的慰安所旧址,荔浦县正在组织工作组对“慰安所”进行全面详尽的调查记录,并拟在旧址上建立警示后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力争在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对外开放。
史料和村民双重见证日军在马岭的暴行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马岭镇德安村沙子岭屯修建了慰安所,该所遗址位于321国道旁约200米,当时是当地富户陈克柱的家,陈克柱和家人外出逃避日军,房子让日军占用作了据点。记者在现场看到,房子是砖泥结构,外表为泥黄色。被当地人称为“五空头”的房子,分“上五空和下五空共十余间房”占地约两亩,当年主房的东南和西北各有一个炮楼,约三层,炮楼上布满瞭望孔和射击孔。
炮楼之间建有房子围墙,做围墙用的房子后来做了牛栏,现在已废弃,“下五空”中有四空房目前也已被拆除改建为占地约100平方米的两层水泥房,两个炮楼基本保存完好,整个大院基础设施清晰可辨,目前整个大院(包括炮楼、房间)已在“土改”中分别划拨给村内6户人家使用。
据《荔浦文史》第八辑《马岭的慰安所》一文记载,一九四四年冬日军侵入荔浦后,在公路沿线乡村都派有驻军,负责组织运送物资和维护通讯,驻扎在马岭镇的日军负责从桂林运送食盐去柳州,共有两个队,三十多人。其中一个小队驻扎在马岭,另一个小队驻扎在沙子岭(当地老人仍清晰记得日军驻扎部队番号——— “盐田部队”),当地老百姓记得驻守在当地的日本军官叫盐田。
一九四五年春,驻扎在马岭的日军要马岭的维持会长陈秉喜征“花姑娘”数名,供他们玩乐,维持会用威胁利诱的手段,强征来了两名妇女和两个女孩,一个是“豆豉客”的老婆及她年仅14岁的女儿(新洞村),还有一个中年妇女(当地村民称之八嫂,附近大地村委八架屯村人)和一个女娃崽,四个人被关在沙子岭陈克柱的房子里,初步成立了慰安所,供日本鬼子淫乐。而且还规定,日军当官的去慰安所找乐子时,当兵的都不准去,日军战败撤退时此四人均被带走,下落不明。
沙子岭村的村民陈治林生于1928年,他清楚地记得民国三十三年(即1944年)九月初九,日军来到了村里,一直到民国三十四年四月才走的,共呆了七个多月。日军来到村里的时候,村里人都疏散了。陈治林不放心家里的东西,第二天和村里的几个青年人壮着胆子偷偷跑回。日军见了他们,倒了一大碗酒让他们喝,不喝就打,然后就让他们帮忙挑菜,带路,做苦力,一天给一包盐。他们想偷日本人的枪,日本人警告他们,“如果偷,他们就烧毁村里的房子”。
据该村村民、现年89岁的陈治国介绍,他当年曾给日军抓去做挑夫,专门为驻扎在该村的日军据点挑水,吃住都在据点里,虽然不敢专门去看有多少慰安妇,但从活动的人数来看,经常保持有七八名妇女被关在那里供鬼子淫乐,还经常出村子去抓。2007年在媒体的引领下,当年的“慰安妇”韦绍兰及其子到沙子岭“慰安所”(即现在陈克柱家的老院子)进行了现场指认。
荔浦将保护慰安所旧址警示后人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由于涉及个人隐私问题,很多受害者并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经历。加上年代久远,不少受害者已经过世,而迫于当年日军的迫害,旁人根本无法了解事实的真相。荔浦县文物管理所所长胡海涛告诉记者,为了这段耻辱的历史不被时间湮没,县里将组织工作组对沙子岭“慰安所”的史实进行全面详尽的调查。
经调查发现,马岭沙子岭“慰安所”是目前全广西唯一一个可以确认的慰安所旧址,荔浦县将准备予以修复并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参照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已经被认定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荔浦县文物部门的相关人士认为,从留驻和巩固历史记忆的角度看,对分布于中国多地的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的保护,亟待得到更充分的重视,可以进一步发挥其对后人警示的价值。
近期,荔浦县文化体育局将安排专职人员实地走访,完善“慰安所”资料,并由文物修复部门拿出测绘设计及整体修复经费预算,上报区、市文物部门争取资金,及时征收及安置目前的场地使用者,将其列为市、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其进行全面修复,把此处建立成为该县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陈列及展示荔浦的抗日英勇事迹及日本侵略暴行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