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生活报讯(记者 陈佳嘉 文/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普遍“闻麻色变”。当时人们将麻风病人集中在深山建村进行治疗和休养。
如今,麻风村里的休养员日渐减少;对此,从2012年开始,广西卫生部门逐步对留居人员较少的市、县麻风病村的居留人员统一集中到自治区亭凉医院等条件较好的麻风病院进行生活。23日,记者走近亭凉医院,了解休养员们目前的生活状况。
调查发现
病人生活质量不高
如今麻风病已不再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广西每年新增的麻风病人也只有50人。2012年,自治区卫生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区麻风村工作情况调研的通知》。当年的3月至5月期间,广西对全区麻风院(村)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了解了全区麻风院(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截至2012年5月底,全区共有27所麻风院(村)休养员501名,平均年龄72岁,其中107名因畸残丧失自理能力,家属171人。他们所居住的27个麻风病院(村)大多是在交通不便的深山老林、孤岛等。
近年来,自治区卫生厅先后改扩建了北海、桂林、龙州和北流等地的5个麻风病院(村),建设项目于2012年已经完成,生活配套基本到位,原计划收容、集中小麻风村休养员,统一医疗服务和生活照顾,让他们医疗康复、生活居住得到改善和提高。
虽然如此,但仍有一些麻风村的休养员生存环境较为恶劣。
新居安家
休养员生活无忧
根据上述调研结果,自治区卫生厅制定了《关于整合收容部分麻风病院(村)居留人员方案》,本着科学规划、合理分布、人员自愿的原则,对崇左市、天等县、西林县、德保县、都安县、东兰县、宜州市、贵港市、桂平市9个市、县麻风病(村)的居留人员共28人,统一集中到自治区亭凉医院进行收治。
自治区亭凉医院位于扶绥、宁明、上思3县交会处的十万大山深处。23日,该院院长卢玉文向记者介绍,现在在医院里生活的120多名休养员中,只有8人是现症病人,即使是这8名现症病人在用药后也不需要隔离,与其他休养员一起正常生活。
今年3月份,宁明县麻风村的莫村长带着村里剩下的9名休养员来到了亭凉医院。“我们宁明的麻风村,最多的时候有19个人,现在只剩下9个人了。”与莫村长同是宁明麻风村的王敏雄告诉记者,长期住在深山,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现在好了,在这里有了食堂,吃饭就不是问题了!
在亭凉医院,休养员每月能领到500元生活补贴。在征得休养员同意的情况下,医院建起了食堂。除了食堂,医院里还设置了商店和洗衣房。
“我们这里,24小时供应热水,水电都是免费的,休养员们基本达到诊疗康复全免费。”据工作人员介绍,虽然不能说这里的条件非常好,但至少能让休养员们安享晚年。
亭凉医院表示,希望6月底前对愿意到院集中的麻风病现症病人和麻风病休养员完成安置工作并进行统一管理,安排好他们的衣食住行、医疗、康复和护理等。
统一安置
全区休养员 集中5个院(村)
23日10时许,亭凉医院3名医务人员来到了休养区例行查房。
医务人员在对刚从德保县麻风村转过来的黄阿婆体检后,还询问黄阿婆是否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此前黄阿婆居住在德保县麻风村,她是唯一的休养员。
在工作人员的翻译下,黄阿婆告诉记者,她原先住在麻风村里的房子已经漏水了,一到下雨时,她就换上破烂的衣服,将家里的锅、碗、盆都拿出来接水。前两年就有人到村子里动员她离开麻风村,但是她要收自己种下的玉米和黄豆,就拒绝了。“我还怕南宁地大冬天冷,我找不到柴火烤火”。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次是黄阿婆的女儿以“要打针”名义,把她接了出来。来到医院,阿婆看到了这里的生活条件后,便愿意留下来。
据介绍,像黄阿婆这样的麻风村休养员,目前已有13人转院或有意愿到亭凉医院生活疗养,也有部分休养员回乡投亲或在当地购房居住,回归社会。近两年来,自治区亭凉医院已集中收治宁明、全州、德保等地的麻风休养员及病人26人。
接下来,广西卫生部门还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5个新建改建院村的作用,将全区各个小麻风院村休养员全部集中到改扩建的5个院(村),新发的病人也尽量集中在这5所院(村)里治疗。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