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讯(记者 莫义君 蒋银花 何秀 邓晓衡/文 苏华/图)据2010年的数据统计,南宁市区快速环道以内共有66个城中村和3个园艺场。近日,南国早报记者连续走访多个城中村,发现随着“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城中村的环境已大有改观。但硬件配套不足、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等因素,依旧困扰着城中村垃圾的处理,城中村仍是垃圾清理工作中的“硬骨头”。
现象一:部分居民乱扔垃圾
城中村是流动人口密集区域,一些居民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乱丢乱吐、乱扔乱倒垃圾的现象比较严重。这给环卫保洁人员带来了不少的困扰。
“有时我在楼下扫,‘啪’的一声,楼上一袋垃圾就下来了。”兴宁区的环卫工人孔祥芬说,她曾上楼追查过“肇事者”,发现是租户,批评他们不该乱扔垃圾,反被顶嘴“我不扔你们怎么有事做”。
在江南区环卫站,每个环卫工人的责任区有3125平方米,步行清扫来回一趟需要40分钟。而该城区15个标段责任区都有城中村。
租户乱扔垃圾,受到惩罚的却有可能是该路段的环卫工人。“我们的压力很大。”一名环卫工人称,有一次他们前脚刚扫干净,后脚马上有人扔了一袋垃圾,被数字城管拍到,定为“暴露垃圾”。环卫站因此被扣分和“重罚”——一条路罚2000元,平摊到几名环卫工人头上,每人被罚好几百元,“觉得很冤”。
不能杜绝乱扔垃圾,只能更勤快地扫,扩大清扫范围。一位环卫工人说,她不管是村里还是市政道路上,只要看得见的垃圾她都清走,并往城中村延伸10米清扫。另外,每天上学和放学时间,她的同事要到城中村一带小学“站岗”,捡走学生扔的纸屑、食品袋等。
【借鉴】推行“户主负责制”
在南宁市淡村,该村村委以淡村北一里为试点,采取多种措施调动村民参与清洁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效果:全部街巷进行水泥硬化,垃圾清扫容易多了;细化“门前三包”,将每户户主的名字公示在每家的“门前三包”牌子上,明确“屋前一米为责任区”,并根据户主清理垃圾的“速度”和保洁效果,评比“三星美丽户”、“二星美丽户”,评上者可免一个月的垃圾清理费作为奖励;增设垃圾桶,800多户设400个垃圾桶,至少两栋一个桶,且摆放在村民习惯丢垃圾的地方,垃圾桶三个为一组摆放。该村还将全部巷子的墙壁刷成淡黄色,固定地方设立“小广告张贴墙”,聘请的保洁公司时时巡逻清扫垃圾。村容变美了,村民和租户就“不好意思”乱扔垃圾了。
现象二:配套环卫设施薄弱
在兴宁区大鸡村,一段长约3公里的主干道,只有4个水泥垃圾池。村里小巷内,难觅垃圾桶的身影。这种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现象,在其他城中村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在有的村里,村委要求两栋楼至少配备一个垃圾桶,但是仍有房东不愿意在门前放置垃圾桶。原来,城中村租户多,一栋楼少则十余户,多则上百户。倘若门前放置垃圾桶,垃圾必定很多,也会很臭。为此,不少房东就会要求租户把垃圾拿到主干道或临街去扔。有环卫工人明显感觉到,与城中村相连的街道,成袋生活垃圾特别多,而且不定时、不定点出现,很让人头疼。
在友爱村、万秀村、秀灵村等城中村走访,路面都很清洁,没有乱扔垃圾的现象。但一走近那些用砖头和混凝土砌成的垃圾池,就会看到里面各种生活垃圾异常刺目。甚至,有些垃圾还从池口处“延伸”到街道上。
随同记者“巡村”的西乡塘区环卫站负责城中村环境卫生工作的林先生说,这些垃圾池是各个村早些年建的,所起的作用是可以肯定的,但垃圾经常外露,有碍观瞻,“尤其在下雨天,有的垃圾未及时清运,经雨水浸泡后,就会随处外溢、污水横流,造成二次污染”。
【借鉴】“垃圾屋”不让垃圾外露
10月23日上午11时,在西乡塘区位子渌社区大榕树旁,一名年轻姑娘将一袋垃圾扔进设在此处的一个大垃圾箱里。垃圾箱是社区设置的,高约1.6米,宽约1.3米,长则有1.7米。垃圾箱有一个口子,专门让人往里面扔垃圾,但它还有一个可以倒扣的门,清运垃圾非常方便。
对于这个垃圾箱,多数村民把它称作垃圾屋,因为它可以遮风挡雨,不外露垃圾,保护环境。社区相关负责人说,全社区共有20多个这样的垃圾箱,每个制作成本数千元,“成本是高了点,但可以方便清洗箱子的内外,且垃圾扔在里面,是不外露的。箱子可以遮风挡雨,就算垃圾未及时清理,也不会那么快发酵发臭”。
现象三:有人乱扔病死家畜
10月24日,兴宁区鸡村九大队一村民前往垃圾池丢垃圾时,远远地便闻到了一股臭味。走近一看,发现有人将一头死猪扔在垃圾池里了。而在几天前,该处也出现了一头病死猪。
李女士是负责鸡村环境卫生的环卫工人之一。她介绍说,鸡村的几个垃圾池,出现病死猪并不稀奇,“这几年都这样,隔三差五地有,多的时候,一个垃圾池有四五头”。
该村村委主任邓先生说,病死猪大多是村里的养殖户丢弃的,这些养殖户不是本村人,是租户。而由于出租房子的房东是本村的村民,村委并不好干涉。加上又没有执法权,只能做劝导工作。
清理乱丢弃的家禽家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来怕感染,二来有的病死猪已腐烂,清理起来比较恶心。此外,找人掩埋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没腐烂的话,掩埋一头花费200元,一旦腐烂长蛆,就要四五百元了”。
据了解,目前南宁靠近快环边上的一些城中村,养殖户还有不少。他们所养的家畜数量少则数十头,多则数百头。乱扔病死家畜的行为,也不时发生。
【借鉴】制定《环境卫生公约》
为杜绝病死家禽家畜乱扔问题,兴宁区虎邱村制定了《环境卫生公约》,明确约定:各家各户不得将自有房屋或场地出租作畜禽养殖场,原有的养殖场要按政府的要求搬迁,自家圈养的家畜家禽做到人畜分离,不得随意放养;死畜死禽不得乱丢乱扔,要远离村庄深埋或到指定地点处理,对违反者,村委将责令当事人清运处理并按规定从重处罚。
现象四:环卫工不愿管城中村
城中村卫生状况差,与人力投入不足也有关系。
青秀区环卫站收费队相关负责人滕女士说,清运城中村垃圾的工人常年在招聘,却怎么也招不到人。一听是负责城中村,转身就走人,即便给出的工资比小区保洁环卫工高出好几百元,仍然没人愿意接手。
事实上,目前城中村劳动强度较之城区的环卫工人还要大,令一般年轻人“望而止步”。负责长堽村等片区的王女士也称,同样面积的范围,清运城中村垃圾的人数是清运小区垃圾的三倍,且城中村工作量大,负责城中村内清运工作的环卫工人均是来自郊县的农村人。
据环卫工人反映,目前城中村的清运工作都是倒贴钱的苦差事。每年的清运成本不低,但是收回来的垃圾处理费却只占支出成本的30%,还有70%的成本靠政府补贴。据介绍,目前城中村的收费标准是,一个门牌号按照3户来收取垃圾费,每户标准为8元,即每个门牌号收取24元垃圾费。但记者调查发现,城中村每个门牌号下的租户绝大多数超过3户,有的甚至高达100多户。而房东每月收取住户的垃圾费也在5元至8元不等。除去交给环卫站的24元费用外,房东还能赚取一笔可观的钱。
在青秀区的城中村中,全部采取保洁和清运分离的模式,村里保洁由社区负责,环卫工人只负责清运,这也恰恰是矛盾所在。工作衔接和管理不够顺畅,社区可管到住户,但环卫工却没权利去管,村民有乱扔垃圾的行为也不好说,“最好是清运也由社区负责,他们实行‘一条龙’服务,保洁、清运一起做,村委自己人管自己人,能更好发动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借鉴】村委与清洁公司合作
记者了解到,南宁市有部分城中村是通过聘请清洁公司的方式来保洁的。“一开始是为了迎接检查而保洁,后来村民看到效果好,希望长期保持下去。”淡村书记雷文宙说,2010年该村开始与保洁公司合作,一年的费用是18万元,今年是20万元,明年要涨到30万元了,因为他们打算把大件垃圾、旧家具和建筑垃圾的清运处理也交给保洁公司处理。这部分花费不少,主要由村委、生产组的收益和村民自费三部分分担。每年每户村民要分担的费用大概在400元左右。目前他们正在统计全村各户的建筑面积,计划下月出台新的卫生费收费办法——不再按房屋出租率收取,而是按照建筑面积分摊卫生费,0.1~0.15元/月/平方米,按照一个租户租房30平方米算,平均每月要交8元,这样从长远角度对村民的卫生意识触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