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资讯 >广西城事>正文

广西出台规定 2020年普通话在全区范围基本普及

A-A+2013年10月14日09:07南国早报评论

  南国早报讯(记者 孙妮)10月12日,自治区教育厅向社会公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实施意见》(下简称《意见》),《意见》展示了未来几年我区语言文字工作发展的蓝图:到2020年,普通话在全区范围内基本普及;听力和视力残疾的朋友可以通过社会服务机构的帮助感受到语言之美。

  培训  让村校老师口音更加正

  “南色”(蓝色)、“be云”(白云)、“一笔唱——”(预备唱)……不少从乡村走出去的孩子后来尴尬地发现,一些字的读音原本应该是另一个样子,但是十多年来,他们一直那样念,原因是,老师平时就那样说。一名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有一次到我区某县听课时,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一句没听懂,便向该校的老师打听讲课老师说的是什么方言,对方答:“普通话。”

  自治区教育厅语工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广西地处我国西南,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彝、京、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有繁多的地方方言,推广普通话难度比其他省份要大。虽然经过培训和测试,我区教师整体的普通话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在一些偏远山区和乡村学校,目前老师的普通话水平还不尽如人意。

  这一现象在2020年将得到根本改观。《意见》提出,每年举办至少一期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培训班,培训少数民族聚居地和全区乡、镇、村小学骨干教师。

  3~6岁是人学习语言的敏感期,《意见》还关注到普通话教育的“基石”——幼儿教育阶段的师资水平,要求从2013年起,每年举办3~4期全区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和有关骨干教师培训班,使他们成为基层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带头人和语言文字规范化教学骨干。

  措施 保护好地方方言的“大熊猫”

  如今,能够说一口正宗地方方言的人,越来越成为“大熊猫”。《意见》提出,我区的语言文字发展要“两条腿”走路,一是普及普通话,二是保护地方方言。据介绍,中国语言资料有声数据库建设在全国5个省(自治区)设立了濒危语言的调查点,我区是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调查点。该数据库是用现代技术手段,来记录保存少数民族濒危语言。

  《意见》还提出,要多种形式地开展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建设广西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和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有声数据库网上共享及专家查询系统。应用三维动漫的方式,建立在线展示平台,结合本地的地理、民俗文化,综合展示广西各地的语言,以生动活泼的小故事和动漫的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广西语言文化的兴趣,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

  关怀 让残障朋友也能领略语言之美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首次将手语和盲文的规范推广纳入了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重点工作,广西版的《意见》也关注到了残障朋友的语言交流需要。提出要“加强全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培育和发展国家通用手语、盲文社会服务机构,为听力、视力残疾人提供国家通用手语、盲文翻译和语音阅读、提示等服务。”

  从事特殊教育的王静老师对这一内容的感受非常深刻。王静说,多年之前,刚刚入校的一名聋哑孩子请求她担任一次特殊的翻译——帮学生母亲找工作。原来,这名学生的母亲是聋哑人,不识字,有人给她找了份工作,对方虽有初步意向,却不会手语,和学生的母亲无法交流。

  “社会上懂手语的人确实不多。”自治区残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区残联正通过多种方式来发展盲聋哑人员与社会的“无障碍交流”,比如培训手语志愿者,在一些场所为聋哑朋友提供贴身服务;提高广西残疾人就业指导中心的服务水平,在就业单位和残疾人朋友之间搭建就业桥梁;在区、市以及有条件的县建设有声图书阅览室,让盲人朋友也能领略语言文字之美。

保存|打印|关闭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首页|新浪广西|广西城事|身边事|美食|时尚|旅游|读图|专题|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