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讯(记者周如雨 文/图)武鸣县仙湖镇有座六拱石桥——纱帽桥,已有上百年历史。2012年7月,有关部门鉴定为5级危桥。然而,当地争取国家相关资金欲拆除重建时,遭到当地群众反对,他们认为,这座桥极具历史价值,应作为文物保护起来。
9月5日,仙湖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纱帽桥是否要拆除重建,需等上级交通部门及文物部门论证后才能决定。
百多年前 众人集资建桥
当地村民介绍,纱帽桥建于1887年,全长97米,位于里府公路线上。村民们说,清代光绪年间,当地人詹永提曾在江西做官。詹永提返乡居住时,看到仙湖河两岸村民生活往来、商贸交流,只能依靠简易的木板桥,不能运载过重物品不说,一旦遭遇洪水,又要重新搭建新桥。为此,他向乡亲父老提议,集资筹建一座坚固耐用的石拱桥。
詹永提的号召很快得到当地人的大力支持,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建桥时,他们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周边群众举槌打桩,连续打一百次者有奖,打得深者也有奖。6年后,这座石拱桥终于拔地而起。
纱帽桥的建造水平在广西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据了解,该桥的松木密集打桩基础技术,曾作为代表被《广西通志》科技篇路桥章节详细介绍。
久经风雨 被鉴定为危桥
9月5日,记者在仙湖镇纱帽桥看到,桥两头分别筑起两块石墩,用于限制通过车辆的大小。石墩间的空间,立着限高架,一旁的通告牌写着:“桥梁险情加重,禁止车货总重2吨以上及车货总高超过2.1米的机动车辆通行”。落款为武鸣县交通运输局。
据了解,近年来,这座桥渐渐不堪重负,当地准备在原址建造一座全新的桥梁。但这一想法遭到居民反对。
潘贵福今年60余岁,他家距离纱帽桥不过百步。他还有另一身份——詹永提的第六代子孙。他说,纱帽桥为仙湖镇与周边乡镇的交往,及县内外交通运输做出过巨大贡献,“它记录着先辈们团结奋斗、吃苦耐劳的历史,对于今天来说,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是一座不可移动的文物”。
附近不少居民称,这座桥承载着一代代当地人的记忆,希望有关部门在建造新桥的同时,保留旧桥。
是否拆除 尚需专门论证
9月5日,仙湖镇党委书记韦立军说,目前,是否要拆除重建纱帽桥还不明确,具体要等上级交通部门及文物部门论证后才能决定。
韦立军说,纱帽桥是仙湖镇连接府城镇的唯一桥梁,多年来超负荷运行,桥墩出现下陷迹象。2012年7月,该桥被交通部门相关专家定性为5级危桥。他说,仙湖镇的经济支柱为甘蔗、木薯等农作物,该桥被作出载重限制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韦立军称,为重新打通这一交通节点,今年年初,他们争取了国家专项资金,用于旧桥改造。但在公布改造旧桥的信息后,部分对旧桥有感情的群众随即反对。随后,区文物部门亦将该桥定为古桥,建议相关部门做出论证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据其介绍,目前,他们正在该桥旁边修建一条便桥,暂时用于通行部分重型车辆。“十分期待上级部门能及早定调,寻求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