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柳州的老照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柳江河面上,各种大小船只如同过江之鲫,往来梭织,一派繁荣的景象。而水路运输的兴盛,背后必然有着繁荣的工商业作为依托。余生也晚,未能躬逢其盛,可是从幼时所见的一些传统小手工业,仍然可以依稀领略当年“桂中商埠”之街市繁华,人烟阜盛。
上世纪70年代,柳州的许多街道,都有由居委会组织的“绞麻纲”队伍。通常是由无业的家庭妇女组成。“纲”在古语中是维系渔网的粗绳。绞麻纲也就是用麻丝编制绳索。过去,塑料尚属于奢侈之物,轻工业也不发达,许多器具用物都还带有浓重的原始痕迹。柳州的水路运输发达,往来船只众多,对麻绳的需求量很大,船只不论停泊靠岸,捆扎货物,抑或拖拉牵引,都少不了不惧河水浸泡、坚固耐用的麻绳,故于上世纪初,柳州的沙街一带就有专门编制麻绳供应船家的商户。到了六七十年代,柳州的商船虽然少了许多,但仍然有这方面的需求,于是,由街委会组织的绞麻纲队伍,也就应运而生。
绞麻纲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不仅需要力气,粗糙且坚韧的麻纤维还会把手割得鲜血淋漓。负责绞麻纲的妇女手上,无不是长满了老茧,粗糙得就像一张砂纸。而编制麻绳,须先用铁篦子把麻片梳理成麻丝。铁篦子形如梳子,上有尖利的密齿,把浸湿了的麻片穿到利齿上,用力一扯,麻片就被梳成了一把细细的麻丝。绞麻纲的工具也是特制的,被固定在一条长板凳上面,一头是摇柄,带动几个铁齿轮,铁齿轮又带动三根铁钩。编制麻绳的时候,先将一把细麻丝挂在一根铁钩上面,由一人摇动,另一人不停添加麻丝,被绞紧的麻丝越拧越长,直到合适为止。将拧好的三根麻丝分别挂在三根铁钩上面,由一人不停摇动,另一人用一只三孔的木槌作为梳理器,三股麻丝就被拧在了一起,最后打个结,就成为了一根坚固耐用的麻绳。
上世纪80年代初,河北片的曙光西路,曙光东路、小南路、沙街、以及河南片的“牛屎巷”,绞麻纲都很常见。
舂竹浆也是业已消失了的传统手工业。过去柳江河面上的船只,以木船居多,木船的缝隙,多是用竹浆作为粘合剂。1970年代中期,柳州的沙街、曙光中路一带,还有几户从事此业的人家。其工序为,先用利刃将楠竹的竹青部分刮下来,再把一丝丝的竹青添加上猪红等应用之物,一道擂舂成浆状的黏糊,以供船家补漏之用。如果有船只不慎发生了磕碰,或者年久失修,抑或居民家中的木桶、木盆出现了渗水现象,只须用竹浆抿在渗漏处,及至干燥,就可以完好如初,绝无渗漏之弊。
不过,船只和木桶木盆出现问题的几率并不高,竹浆的销售量毕竟有限,这项传统手工业能够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70年代,其实是靠附带产业的支撑。早在清末民初的时候,曙光中路就是著名的香签街。楠竹刮去竹青之后,剩下的部分难堪大用,通常是被削制成细长的香签,供人制作敬神礼佛的香烛。70年代中后期,曙光西路、西来寺附近的一些人家,又开始在家里制作香烛,每遇晴天,庭前院后都会晒满了刚制作出来的香,与制作香签的曙光中路一度形成了产业配套的格局。
数十年前的柳州,供电还不是很正常,市区经常停电,所以在当时,曙光中路一带还有制灯的小作坊,也是从上世纪初延续下来的小手工业。油灯除了灯罩是玻璃,其余的部分都是用白铁皮手工捶制,然后用锡焊成。除了普通的煤油灯,还有可以拿着四处走的马灯,玻璃灯罩外有铁丝圈的保护,可免碰撞。最为洋气的是电石灯,亦即用乙炔作为燃料的灯。这种灯的灯罩,是用切割成条的一块块玻璃拼凑而成,点燃之后,不同角度的玻璃可以将光线传导得很远,亮如白昼。故也被称为“水月电灯”。
在此之前的数十年,柳州照明用的煤油都是由水路从广东运来,这些制灯的作坊,选择开在靠近柳江河边的曙光中路,取得销售上的便利,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