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降蕴彰 焦相朝 公务员“涨工资”一说终得权威部门证实,同时落定的还有津贴补贴控制方案。未来,占比高达70%、各地标准不一的津贴补贴,将部分纳入公务员基本工资管理。
1月19日,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国务院已经下发了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费的三个方案。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告诉经济观察报,核算下来,在抵消掉工资中的养老缴费后,在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还是有所增加。人社部称,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在300元左右。
这意味着,全国在职的717万公务员、3153万事业单位人员,以及1500万离退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都将因此受益。
具体来看,本次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普涨,重点是向基层倾斜。像公务员中最低级别的办事员,基本工资标准是由630元提至1320元;事业单位中最低级别的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分别由610元、630元、3150元,提升至1280元、1320元、6940元。中小学教师、医院护士的基本工资标准提高10%。此外,不同级别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费也都有提高。
另外,在较大幅度提高基本工资、养老待遇的同时,公务员工资中的津贴补贴、隐性福利,以及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中的绩效考核部分,都将进行严格削减、规范。
人社部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今年中组部、人社部等方面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各地机关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的违规破格提拔、超职数配备干部、“吃空饷”等问题,进行专项整顿。
工资占比提高
在上述三个方案中,调整公务员工资方案最受关注。
目前公务员工资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等其他部分,其中占比高达70%的津贴补贴部分,基本都是处于不透明的状态。本次由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调整公务员工资方案,重点就是严格规范、削减津贴补贴,把公务员工资收入中,过高的津贴补贴降下来,大幅提高基本工资占比。
在规范、削减津贴补贴方面,方案除了明确要将部分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严格遵照2013年颁布的《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外,还规定省部级正职的津贴补贴每月减少650元,相应地,办事员每月减少220元。
具体到调整基本工资之后,公务员工资普涨的幅度有多大,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1月23日的对外说法是,公务员人均每月工资大约增加300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抵消掉工资中的养老缴费后计算出的数字。
上述人社部专家表示,由于受职务限制,现在基层公务员、尤其是科级以下公务员享受的津贴补贴很有限,也没有获取隐性福利、灰色收入的机会。可以看出,此次公务员工资调整与中央正在推进的公务员分类、“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试点等改革的基调完全一致。
方案还提出,要建立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具体的说法是,原则上,今后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将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主要依据是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结果,并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和物价变动等因素,来确定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调整幅度。
前述人社部专家补充表示,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除了惠及700多万名公务员,各级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以及一些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机关等在编在职人员,也都将按相应的基本工资标准来执行。
第五次调薪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务员工资制度共经历了四次大的改革,分别是在1956年、1985年、1993年和 2006年,今年是第五次。
津补贴制度是在1985年的工资制度改革中提出来的,其意义在于打破了自1956年以来的工资完全由中央管理的大一统模式。当时公务员的工资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奖励工资。津贴制的提出,使得中央政府在工资、奖金、津贴等原则性规定方面享受权利,而在具体工资管理,包括确定职务工资上,各部门和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自主权。
此后的1993年工资制度,在国家推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背景下出台时,更将这种津贴制发挥到极致,推出了“地区津贴制度”。
地区津贴又分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主要适用于一些特殊地区,实施过程中争议不大。而地区附加津贴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费用支出等因素来定,同时还要考虑公务员工资水平与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的差距,所以一开始就被赋予极重的任务:试图在弥补中央所定工资与地方实际生活水平的差距的同时,弥补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与其他企业工资水平的差距。
但这次改革,恰逢地方政府预算外资金急剧扩张时期,导致地区间和部门间的巨大工资差,也成为2006年改革启动的主因。
2006年的工资改革意味着全面的中央收权。当时财政部的综合司还加挂了一块牌子,“清理规范津贴补贴办公室”,当时推出的很多举措,比如“阳光工资”、“同城同待遇”和“限高、稳中、托低”等,到现在仍有实施。
而此次由人社部出台的薪资调整方案,再次将津补贴问题提至前台。人社部专家介绍称,现在各省之间、甚至是在省内不同县市之间,公务员的津贴补贴名目繁多,补贴标准差异也很大,最高与最低省份之间的津贴补贴有3-4倍的差距,而有的省内公务员津贴补贴标准有30多个,最低和最高相差1.5万元/年。
按照新的调薪政策,削减后的公务员津贴补贴、事业单位人员的部分绩效工资,都将纳入基本工资,有关部门将严格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津贴补贴、考核奖励政策。
经费来自财政
官方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在职、离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总计有5370多万,这还不包括各级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等吃财政饭的部门人员,可以预见,在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基本工资、离退休人员退休费之后,一些地方财政,尤其是中西部县(市)级财政,将会承受较大的压力。
对于这次改革需要的经费来源,相关方面已经有初步的安排。对于提高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离退休费,采取的办法基本相同,主要是按行政隶属关系和现行经费保障渠道来解决,对于部分地方所需经费,中央财政会通过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来给予适当补助;而对于提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标准,则是按照公益分类不同,分别由财政和事业单位负担,有财政负担的经费,中央财政也会通过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对部分地方财政给予补助。
前述人社部专家表示,近两年,中央巡视组在各省(市、区)调查发现,各地机关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严重的超职数配备干部、违规破格提拔、“吃空饷”等问题。官方公开的信息显示,2013年,针对违规破格提拔干部问题,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专项治理,2014年又对超职数配备干部进行了整顿。中组部1月5日公布的信息显示,去年全国共计查出4万余名副处级以上的超职数配备干部,除此之外,还有规模庞大的超职数配备科员级别的公务员等。
按照国务院的安排,今年中组部、人社部等方面将在全国范围内,专项整治“吃空饷”。前述人社部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在2014年,河北、四川、河南、山西等省市,就主动开始清理机关事业单位的“吃空饷”人员。去年1-9月,河北总计清理55793人,四川是28466人,河南是15022人,山西是3292人。
前述人社部专家补充表示,在完成对机关事业单位的超职数配备干部、“吃空饷”等问题的整治之后,预计不少地方的财政负担都会大大减轻,相应地,也会对整个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养老待遇改革,带来积极的推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