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广西状元赵观文
广西第一位状元是临桂县的赵观文,他在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考中了状元。
赵观文的状元来之不易。因为在考试和录取中,主考官徇私舞弊,将一名学问平庸但后台关系很硬的考生列为第一名,而成绩最好的赵观文仅名列第八。考生们愤而上告,事情惊动了唐昭宗,唐昭宗连夜撤换了主考官,任命了新的主考官,对考生进行复试,赵观文名列第一,高中状元。
赵观文中状元的时候,唐王朝经黄巢起义军的沉重打击,已经元气大伤,衰败日显。朝政被宦官把持,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赵观文人品正直,不肯与宦官集团同流合污,不久便辞官南归,回到芦笛岩附近飞鸾峰下的老家闲居,后来迁居到城中的进贤坊,不知终年。
以诗闻名的状元裴说
唐末状元裴说先祖是山西闻喜县人,他的曾祖父裴曙在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到临桂县当县令,后来便定居桂林。
当时,桂林因远在岭南,没有遭受频繁的战祸,社会秩序相对平稳。因而裴说的少年时期是平静的,也给了他发奋读书的机会。唐哀宗天佑三年(906年),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举行科考,裴说和弟弟裴谐以才学出众被桂州选送赴京参加科考。裴说高中状元,裴谐名列第三为探花。裴说在京城任礼部员外郎,裴谐则回岭南当县令。
裴说高中状元之后,在京城做官还不到一年,唐王朝便灭亡了,裴说不肯屈事篡夺唐朝帝位的朱全忠,便趁宰相张文蔚率领百官去大梁迎请朱全忠的时候,弃了官,带着家小离开洛阳,向南方逃难,从而开始了他离乱流亡贫病交加的苦难生活,最后病死在一家客栈中,时年不到30岁。
裴说是唐末著名诗人,《全唐诗》收其诗作51首传世。元代大诗人辛文房在其所著《唐才子传》一书中,对裴说的评价是:“裴说,工诗,得盛名”。
首位残疾人状元王世则
宋状元王世则是永福县人,他因为脚有残疾,成为我国科举史上的首位残疾人状元,人称“拐脚状元”。以残疾之身获状元头衔的人历史上只有3位。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王世则参加殿试,成绩名列第一。但朝中大臣认为王世则是个腿脚不便的残疾人,选为状元有损国家形象,因此宋太宗对是否钦点王世则为状元一时犹豫不决。这时宰相赵普劝宋太宗不可以以貌取人,尽失天下士人之心。宋太宗最后采纳了赵普的建议,不但钦点王世则为状元,还破例为王世则等新科状元、进士举办了一次琼林宴,开启科举历史上皇帝宴请新科状元的先例。
王世则当上状元做了京官的第二年,宋太宗因故又对这些新科进士进行重新考试,王世则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又一次夺得第一名。宋太宗非常高兴,给王世则加官进爵,授予“文明殿学士”,升王世则为三品朝官,命其主持科考,选拔人才。
王世则为人正直,敢作敢为,因建议宋太宗早立太子之事,触怒太宗,宋太宗下令将王世则“贬谪象州,永不复用”。王世则被贬象州,再调蒙州、永州。直到宋太宗去世,宋真宗即位,才得以平反回朝任职,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46岁的王世则在疾病与抑郁中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死于汴京。
桂林唯一武状元李珙
桂林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武状元李珙是永福县人,他在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赴京城考试,因武艺出众,文章也优秀,被钦点为丁亥科武魁状元,授官武功大夫。
宋徽宗年间,金兵大举南犯,围攻宋朝京都。宋徽宗束手无策,匆忙将帝位让与儿子。宋钦宗即位,急令各地火速发兵来救,不料救兵未至,金兵已攻破汴京,将徽、钦二帝掳去。此时李珙驻军广南西路融州府,接到皇帝的勤王诏书,正欲领兵北上,但广南西路督府元帅程大器见金兵来势凶猛,不愿出兵北上。李珙只得招募死士三千,于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率三千孤军北上勤王,与南下数万金兵激战于衡州(今湖南衡阳市)。
李珙孤军被金兵团团围困于一座高山,金兵主帅派人招降李珙,李珙撕下战袍一角,血书绝命诗一首交金兵使者带回,那诗写着:
草间虽可活,丈夫誓不为。
今为忠义死,做鬼亦杀贼。
在杀伤大量金兵后,李珙与全军三千余人全部战死,无一生还。李珙终年48岁。
文学大家龙启瑞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三月,27岁的临桂县举子龙启瑞在北京礼部会试中名列头甲,随后又在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中名列榜首,被钦点为状元。任翰林院修撰。
咸丰元年(1851年)六月,广西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军击破清军重围,直逼广西省会桂林城,桂林告急。这时候龙启瑞正在家为父亲守灵。驻守桂林的广西巡抚邹鸣鹤登门请龙启瑞出山,协助守城。龙启瑞文武双全,建言献策,果然保住了桂林城,迫使太平军撤围桂林,北上全州。
咸丰七年(1857年)龙启瑞升任通政司副使,官居三品,同年十一月被任为江西学政,他在赴任途中,人还未到江西,又被升任为江西布政使。三年之中,龙启瑞连升三级,被委任为封疆大员。太平军围攻南昌城时,龙启瑞在南昌城坚守,终日劳累过度,终于忧患成疾。咸丰八年(1859年)九月,龙启瑞病逝于南昌任上,年仅45岁。
龙启瑞博学多才,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岭西五家”之一。龙启瑞为后人所敬仰的,还是因为他在晚清文坛上的显著地位,他一生著述了几十部极有价值的治学专著和文学诗词专著,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赴日访问的状元张建勋
张建勋字季端,号愉谷,临桂县人。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41岁的张建勋进京参加科考,会试中选之后,他接着在殿试中以一篇《名以食为天》的策论,一举夺魁,高中状元。
张建勋这一篇《民以食为天》的殿试策论是一篇精言宏论,在参加殿试者中,不同凡响。当时光绪皇帝刚亲政,很想励精图治,从根本上改变国弱民穷,国运日衰的现状,他见了张建勋这篇策论,不由龙心大悦,遂将张建勋钦点为状元。时至今日,“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仍然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播,而状元张建勋的名字,却极少有人知道了。
张建勋中状元后,被委任为翰林院编修,5年后被委派到云南做乡试主考官,他在云南5年,倡文重教,身体力行,深得云南人民的信赖,官绅、士人、百姓皆感戴其德。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张建勋被清政府派往日本访问,考查学务。张建勋是位著名的书法家,他在日本考察访问期间,与日本友人互研书法,互赠书画作品,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1918年5月,张建勋在天津辞世。他著有《愉谷诗稿》传世。
一身傲骨的状元刘福姚
刘福姚,字伯崇,生于临桂县东乡刘家里。光绪十八年(1892年),刘福姚应进士科考,一举夺魁,被光绪皇帝钦点为状元。
刘福姚高中状元的这场科举考试中,临桂人出现了“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的盛况,一时传为美谈。
刘福姚一生为人耿直清正,不肯阿谀奉承。他只尊重忠心为国为民的人,不屑与朝中那些蝇营狗苟钻营弄权的王公大臣为伍。他常对同僚和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为官可以无禄,不可无骨!”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他同晚清著名词人王鹏运、朱祖谋时常聚在一起,创作了大量带有伸张民族正义、反抗侵略的词作,集成一部《庚子秋词》,这些词作,被后来的学者誉为“反侵略文学”。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也就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前夕,刘福姚在愤懑郁结中死去,他大约活了4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