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讯 村民集资搞旅游遍地开花,但往往由于资金匮乏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问题半途搁浅。如何让村民真正吃上“旅游饭”,与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相结合,时下已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桂林山水甲天下,借助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打造出了一个个经典的景区和旅游路线,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不少桂林人也享受到了旅游给他们带来的红利。同时,随着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异军突起,在政府的支持下,一些乡村景点也开始井喷,农家乐、乡村游成为桂林旅游的又一大亮点。事实上,吃上“旅游饭”不但是景区周边群众的想法,也成了一些非景区群众的愿望。在不少乡村,村民通过自己集资搞旅游来实现吃“旅游饭”的愿望,但因为后续资金的匮乏,经营管理能力的不足等原因,村民自发搞旅游的路子往往显得漫长而艰辛。那么村民搞旅游到底该怎么搞,他们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吗?近日,记者对一些乡村进行了采访。
- 夏城村风光。
- 今年以来,借助生态乡村建设的春风,夏城村村民又开始了村里的建设,他们希望通过建设,让村民再次吃上旅游饭。
- 行走在夏城村的林间小道是一种享受。
- 夏城村里的一些老房子也是以后搞旅游的亮点。
几百村民一场短暂乡村旅游的尝试
平乐县张家镇老鸦村委夏城自然村位于张家与同安两镇交界的群山深处,距县城30公里,距国道323线1.5公里,全村400多人,全部为陶姓人家。
近日,记者来到夏城村,在村口可以看到一条河流从村中流过,整个村子掩映在青山绿水中,道路两旁种植了不少的花卉。走进村里,大片的水田绿意盎然,好一派田园风光。
村民说,据“夏城陶氏族谱”记载,夏城陶姓人家系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后裔。唐朝后期,先祖陶英官拜征南大将军,奉朝廷之命从中原进驻昭州,从此定居平乐,世代繁衍生息。村民秉承前人遗风,淡泊名利,勤耕作,守本分,在这偏居一隅的小山村生息繁衍,自得其乐。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村民们心思也活泛了,想着吃上旅游饭,并想将村子打造成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2003年,通过村民集资的办法,村里搞起了旅游,乘竹筏、吃农家饭,让游客感受“桃源文化”。
据村委副主任陶金友介绍,2003年,村里召开大会,经村民同意,采取按一元一股的方式入股,最开始集资4万多元,后来增加到9万多元。而这些钱都投入到了村里建设中,比如道路硬化,清理河道、增加竹排,建农家饭店等等。依托本村美丽的自然景观、幽静的生活环境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开发了秀溪桃花峡、秀女峰、渊明洞、远人村、天马山原始森林、夏城古村、秀女瞻拜亭、野菜示范园等特色项目。
一切准备就绪后,2003年5月1日该村开始接待游客,每个周末几乎都有上百人来游玩,一个月收入近万元。当年在城里上班的普通职工月工资也不过千元,对村民来说,这已经是很大一笔收入了。
村里发展旅游后,也解决了不少人就业问题,一些村民当起了服务员、保洁员、竹筏工、厨师等,旅游让村民尝到了甜头。但好景不长,很快村民之间就出了问题。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就业方面。不少村民认为旅游是村里的集体产业,而在就业方面只能容纳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人则无法就业,自然就少了一笔收入;同时在分红问题上也产生了分歧,一部分村民认为搞旅游无非是为了赚钱,应该尽快分红,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赚了钱应该先搞基础设施。两个问题交集在一起,让村里的旅游难以为继,一些没上岗的村民甚至经常制造一些麻烦,比如刮花游客的车子,破坏基础设施等等,让原本有了起色的旅游业很快受到了影响。到了2003年12月,大家终于支撑不下去了,宣布停业。
停业后,为了不浪费原来的基础设施,村里采取给外面老板承包一次性收取承包金的方式,不过两年后,由于老板经营不善,村里后续基础设施跟不上等原因又停业了。一场乡村旅游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民集资搞旅游遍地开花
在平乐,村民集资搞旅游的不止夏城村一个。去年4月,平乐县阳安乡平口村村民决定利用村里原生态山水搞旅游,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村里140多户筹集了30多万元,将上村里“圣山”的几公里山路修好了,现在已经在修建农家乐的设施了。
记者看到,水库边的一座房子基本已经建好,过段时间就可以营业。村民们说,之所以要搞旅游,因为村里在桂林第二大水库——— 平口水库旁边,生态环境好,水质更不用说。村里上百年的板栗树有上千棵,村民自家的房子周围种满了黄皮果等水果,到时村里的农家乐搞好了,夏天可以来旅游,避暑吃饭,还可以钓鱼摘水果。面对未来,村民们信心十足。
事实上,记者在长期的采访中发现,近年来村民集资搞旅游的情况在各县乡村都有出现。
比如,临桂县南边山乡巴砖村和窑门村的村民在去年也自掏腰包搞起了旅游。而搞旅游的方式就是通过村民集资入股,每股500元,如果哪家不愿意入股的则可以由其他人多入股。
去年2月他们就集资了20多万元,修路、通河道、种枫树等。为了保证持续良性发展,村里还成立了董事会、理事会负责发展村里的旅游,采购、人员安排等每项事宜都有专人负责。
说起为什么要搞旅游,村民说,这是因为村里有500年的历史,他们从族谱上知道,祖辈明末就搬迁到今天的这个地方,并在山上建起房子住了下来。在他的指点下,记者看到山顶还存留着几堵石头砌成的围墙和几处石墙,石墙由大块的石头堆成,最大石块重达数千斤。同时,山上还有石头砌成的古水池和石拱门,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村民们认为,村里的山水不错,又有古韵,加上村里有各类菜园,如果搞旅游应该不错,所以才集资了几十万元,但到底以后效果怎么样,村民心里都没底。对村民来说,这是个长期的过程。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农村都有这样的情况,村民集资搞旅游都是因为本村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或者有得天独厚的风貌。比如阳朔葡萄镇的翠屏村,因为是诸葛亮的后裔,今年以来他们也在积极筹划搞旅游,同样也是采取民间集资的方式来运作。
记者留意到,这些民间集资搞旅游的乡村,基本都是有一定的文化历史底蕴或独特的风貌,老房子、好山水、名人效应成为村民们搞旅游的资本。但对于如何长久经营,村民们基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村民“自掏腰包”搞旅游路子怎么走?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虽然村民集资搞旅游热情高涨,迫切渴望享受旅游业给他们带来的红利,但另一方面往往由于缺乏后续资金和经营管理经验等种种问题触礁搁浅,让大家的心血白白浪费。
夏城村村民经历了10多前的失败后,一直在谋划如何东山再起。今年重振旅游的机会终于来了,村里借助生态乡村建设,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将道路硬化、绿化,并把村里河道进行了清理。有了规划,村里变得更漂亮了,同时有了政府政策和各后盾单位的支持,资金也有着落了。
村民陶彩良说,通过乡村建设,村里的面貌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旅游梦又在村民心中升起。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经营管理模式,10多年前的“试验”告诉他们“大锅饭”的模式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村民都入了股,都有话语权,所以在经营理念方面矛盾较大,难以统一。如今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好了,他们村肯定还要发展旅游,不过模式不再是村民集体参与,而是通过对外承包或村民承包的方式来运作。
“前人种树,后人才好乘凉。”村民们表示,目前村里几乎有一半的人外出务工,对于村民来说,如果将旅游搞上去了,以后村民就可以回家做事,不再外出奔波。所以要长远规划,不能像以前一样只顾着眼前的红利。同时随着乡村建设的开展,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建设中来。村民团结一心,这样才有利于村里事业的发展。
确实,有了政府的政策和规划,对于村民搞旅游来说事半功倍,就连旅游产业如日中天的阳朔也不例外。
遇龙河沿岸的阳朔镇矮山门村,村子离县城只有5公里,有40多户,长期以来村民多靠撑竹筏拉游客等维持生活,日子虽然还过得去,但总体来说收入并不算高,村民并没有真正吃上旅游饭。村民刘灿弟说,他在县城搞了10多年的旅游,在遇龙河边也开了农家乐,多年的经验告诉他,真正在景区农家吃饭的游客并不算多,即使是吃饭,吃完饭后就走了,很少留下来住宿,留在村里的客人少之又少。可以说,游客来遇龙河玩基本上属于一次性消费。如何真正吃上旅游饭成了村民心病。
而生态乡村建设给他们带来了机会。自开展建设以来,村里每天都发生着改变。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村里开办了活动场所,建起了乒乓球和篮球场地,同时搞好了污水处理。同时,政府还提供树苗、花卉,对村里的绿化和美化进行了规划。在政府的支持和重视下,去年村里就开始统一规划搞旅馆,并于去年5月成立了合作社,专门规划和管理村里的旅馆。他花了上百万元建了一个旅馆,一共有16个房间,去年开始正式营业。和他一样开旅馆营业的还有10多户村民。
现在村里的10多家旅馆基本形成了规模,还基本统一了价格,不存在恶性竞争。旺季时几乎家家爆满,从去年6月到10月,他家就赚了五六万。大家终于真正吃上了旅游饭。
对此,一位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乡镇干部告诉记者,村民集资搞旅游,一方面说明村民眼界开阔了,不再局限于种田养殖;另一方面说明村民经济条件也相对好了,以前吃饭都没钱,哪来的钱集资。这其中反映了村民渴望通过搞旅游,让生活更上一层楼的心愿。而从政府方面来说,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与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相结合,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推动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农民可以通过租金、薪金、股金、保障金四重收入,获得较大的利益。
他建议,村民应该多留意每年的政府政策,尽量争取相关的资金支持,比如现在正在进行生态乡村建设,一些合适的村就可以利用生态乡村建设,通过政府投入和村民集资的方式对本村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建设,争取用好自己手里的每一分钱,将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有特色。有了特色才能在搞旅游模式上采取招商的方式,吸引有能力的企业和老板来投资,或者村民根据自己的特点,用协会的方法发展农家旅馆等。同时,一条乡村旅游路线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规划和发展。村民在搞旅游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长远的规划,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引进一些先进企业和优秀人才进行管理和经营,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让乡村旅游的路子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