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桂林>桂林新闻>社会万象>正文

他们期待桂林“798艺术区”

来源:桂林晚报2015年4月27日 15:39【评论0条】字号:T|T

  桂林晚报讯(记者 杨力叶 文/摄)“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流传了千百年,也成了桂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广告语,但山水毕竟还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东西,使山水气质得以不断传播和弘扬的还是离不开文化,所以有文化的里子的地方就特别有气质。提起桂林文化,大家都会想到传统山水绘画、书法艺术、地方戏剧等拥有众多受众基础的艺术类别,在这众多类别当中,当代艺术显得尤其小众,然而不要小看了桂林的当代艺术水平,多年来桂林艺术家们以其扎实而深厚的艺术功底,默默耕耘而让桂林当代艺术在国内艺术圈内都占有一席之地,正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放眼国内,他们的艺术造诣都是排得上号的。

席华席华

  日前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在北京798艺术区准备的开馆大展——— “民间的力量”初评300件作品名单揭晓,我市三位艺术家席华、秦剑、杨潇均有作品入选,虽然桂林当代艺术“走出去”已经是屡见不鲜,但是在国内当代艺术风行的时下,桂林这些当代艺术家已在迫切地希望能在本土拥有自己的艺术创意空间,以吸引外地艺术家们“走进来”。

  或可打造桂林的“798艺术区”?

  从环城西一路右拐进入遇龙路,不过两千米就来到了桂林绢纺厂的厂区,这是一个已经显得破落的工厂,许多厂房已经租给了私人企业作为加工厂房或者仓库,厂大门整天有汽车进出,显现着让人感觉别扭的生气。席华的工作室是一座20多米高的红色的砖塔,突兀地立在厂里头,犹如一座孤岛,置身在四周生意场的氛围当中,要不是主人介绍,谁都不会料到这是一位艺术家的工作室,用当代艺术的眼光来看,这是不是也正好是一个装置艺术品呢?

  推开斑驳的房门,满眼都是席华多年累积的创作素材和作品:各种各样的工业零件、木头、金属制品、橡胶塑料制品、生锈的粗铁链和各种完工未完工的作品等等,令人目不暇接,这些东西在席华的二度创作与组合之下,看上去既熟悉又陌生,用时下流行的话说是“不明觉厉”。沿着墙角的扶梯上行来到二层,则是另一番景象,这里除了各种已完成的当代艺术作品之外,还有许多油画和水墨画,当然主题都是离不开席华多年来坚持的工业与现代文明的冲撞与思考、城市与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交集。

席华的艺术工作室全景。席华的艺术工作室全景。

  “我的有些创作材料是独一无二的。”席华说。正如他入选的作品《城市·呼吸系列》一样,所使用的材料竟然是氧气瓶,这些东西在医院经常能看到,在工厂里也经常使用,可说是一个普通的材料,但是他把许多氧气瓶经过加热后压扁,好像一个个被挤完了牙膏的牙膏管——— 组合成了这样一个作品。这组作品表现了与工业化、环保、生存的环境与呼吸的空气都有关的内涵,席华这样解释他的创作缘由:“这个作品跟我们的环保有关,被挤扁的氧气瓶有两种解读,一种是无法呼吸,一种是榨取、掠夺,人类为了发展,对地球榨取过多,甚至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而这些后果都是由于工业化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影响过多所导致的。”类似题材的作品在席华的创作当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在参观席华的工作室的过程中给人带来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与沉重,对此席华只是笑笑说:“赞美的题材别人已经做了许多,我的创作内容还是偏向于思考与审慎地观看。”

  从2007年由美术史论家刘新策划,在北京798艺术区成功举办个人作品展,到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批评家、策展人殷双喜提名,从而参加“和而不同·中国当代雕塑提名展”、北京798艺术节“金属之声”学术邀请展,再到连续两届自由投稿入选参加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席华的当代艺术创作可以说是硕果累累。然而,采访他时,他却更愿意谈及一个城市的文化艺术发展,特别是当代艺术的推广和营造。

  蜚声中外的北京798艺术区是建立在一片工厂的厂房的基础之上的,如今已经是国内当代艺术的桥头堡。对此席华认为桂林市周边存在不少老工厂老厂房,这些建筑见证过一段历史,是极为珍贵的工业文化遗存,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梁架、工业感极强的混凝土墩台、大尺度斑驳残破的窗户都让人震撼不已,但这些老建筑经过城市改造如今正在迅速消失,让人感到特别惋惜。如何既能保留城市历史的记忆,又让老工厂焕发出生机?席华表示,如果能够把其中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建筑或者区域保留下来,开辟成工业文化遗产公园或者形成一个艺术创意园区,桂林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与相对低廉的生活消费水平必将吸引国内外艺术家和艺术工作室入驻,那将是可以与北京798艺术区相媲美的一个地点,必将吸引中外游客纷至沓来。这个一举多得的举措,或许可以为桂林历史文化名城又添上一笔丰富的文化遗存。

  当代艺术是他们追求心灵自由的最佳途径

  与席华用各种材料创作的作品不同,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秦剑的参展作品《消解与重生》则是一幅水墨国画,上面铺满了仿佛象形文字的符号,有些符号又墨迹斑斑,像是一个个散开的花朵。据秦剑介绍,他在创作这幅作品时使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模仿拓片的形式,打造出一个个象形的符号,然后又用水来冲淡这些符号,使之变得模糊,因为通过水的浸染,文字就会散开形成一些墨迹。在他看来,这些创作表现了一种抽象的形式,代表文字的形象被消解,既是古文字向绘画转化,化解古文字与当代人的隔膜感,同时绘画的形式又能把晦涩难懂的古代文字转变为容易理解的图像,也就有了重生的意味,使得参观者在欣赏这个作品的时候,获得更多的解读。

  秦剑的艺术创作之路可谓多样化,他使用过水墨的形式、黑白木刻的形式以及油画的形式,最后还是回归于水墨形式。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秦剑从陕北来到桂林工作,他断断续续地用水墨创作了许多作品,包括描绘桂林山水的作品。但这些山水不再是实景的表现,而是融入了秦剑自己对桂林山水的认知,在这些单纯的黑白作品中,秦剑用焦墨山水的方式来描绘漓江、山峰,与大多数表现桂林山水清秀的绘画不一样,秦剑的创作中更多的是凝重的思考。

  在著名策展人段少锋看来,席华和秦剑的创作都关乎乡愁,这两位当代艺术实践的艺术家的作品呈现了一个城市情绪的另一面,用不同的视角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环境的态度。同样表现这种态度的,还有杨潇的电影作品《动物园》。杨潇是1989年出生的桂林人,2013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导演专业,现在是自由创作者。这部在桂林取景拍摄的影片《动物园》完成于2013年,是他对家乡复杂情感的表达。杨潇的《动物园》参加过巴黎shadows影展、东盟艺术国际双年展、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第十届北京独立影像展等国内外展览,2014年还获得了第二届华盛顿华语电影节的剧情长片银奖、法国图尔亚洲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等奖项,对于一位年轻导演来说,这些奖项肯定了他的艺术才华。

  每年,席华或秦剑等人都会到北京、上海与那里的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家们交流,尽可能地参加一些高质量的展览,在相互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之后,回到桂林继续艺术创作。其实在他们的内心之中,也有着一种渴望,如果桂林能够有像北京、上海那样开辟出艺术园区,安放艺术者的创意之梦,可以为桂林这座城市的文化发展带来不少的活力,然而如今这样的梦想也还仅仅停留在桂林艺术家们的谈论当中,能否实现还有待以后的规划。

  尽管这样,在段少锋看来,像席华、秦剑等人孜孜以求地做着当代艺术实践是令他感动的事情,这些桂林的艺术家似乎像是隐居于桂林这个世外桃源,仅仅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东西,正像席华的工作室一样,像是一座城堡,同时也是自己的精神家园,“作品形式尝试的多样化是我接触桂林当代艺术家群体的普遍特点,他们做着各种艺术实验,无论是形式还是材料,这两方面都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当代艺术创作不仅是他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更是追求心灵自由的最佳途径。

  当代艺术在桂林不算主流,但正因为有这些艺术家在这里坚守,默默孵化自己的各种奇思妙想,也让人们在桂林除了观赏到秀美的山水之外,也看到了在这里闪耀着当代艺术之光的点点星火。正如独立策展人 、《在艺术arting》创始人李蕊所说的,当下的城市虽然是他们肉身的栖息地,而他们的灵魂却始终栖息在别处。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