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城市频道 >城市关注 >正文

乡土忧思——春节回乡农村社会情况调查

A-A+2015年3月25日09:47来源:新浪广西

  我的家乡在贵州省德江县长堡镇灯塔村。自从上世纪初当兵离开家乡20多年来,家乡在心中的印象越来越淡化了,而那份牵挂与怀念却越来越强烈。

  今年春节,我回到魂牵梦萦的乌江河畔——德江县灯塔村。这里,是我生命的起点;澎湃着激情与梦想的乌江,是我心中的图腾。

  站在村子旁边的大寺山嵿,环顾莽莽群山,一条蜿蜒曲折的柏油马路,把家乡这个宁静的小山村与外界连通起来,世外桃源般的宁静被打破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现代生活方式的涌入:村里有近60户人家,200多口人,竟然有了16辆小汽车!家家几乎都修建了钢筋水泥结构的平房或楼房,一下告别了过去木质结构瓦房;户户通上了自来水,村子中间那口老井被填埋了,不再有人去挑水,老井作为村子新闻中心的作用也消失殆尽;再看看各家的年货,琳琅满目,凡是城市里有的几乎都有;村子里手机使用率非常高,从18岁到70岁之间,几乎人手1部,就连我83岁的老母亲也会用手机了,还有约20户人家拉了宽带;更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城里人时兴的“QQ”“微博”“微信”,在我们那个小山村里,也成为一种时尚!

  春节期间,我自个儿设计了调查表格逐家逐户进行了走访。不巧的是,当天,因村里一位同姓叔叔办新房酒,实际上采集到的有效样本仅有19户,约占全村总户数的30%。从走访情况看,农村生活的变化是显著的,与上述我的直观感受相吻合。但我也感觉到了变化之中的隐忧。

  一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当前,贵州德江乃至中国,在重点解决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而广大农村的环境保护,却有意无意地被忽视,致使农村环境恶化的趋势不断加剧。加之农村群众的环境意识较差,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非常严重。在老家村子里,“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通过调查走访,在我老家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垃圾收集没有配套或者说根本没有,生活垃圾基本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都是在村子、房屋周围以及农田、小溪边无序堆积。

  二是农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德江县长堡镇灯塔村有山有水,梯田层叠,属于典型的山区村落。如果从农业经济的角度看,此类地况属于“三荒地(荒山、荒沟、荒丘)”,比较适合栽种果树、花卉、苗木等非粮经济作物,以及发展农家乐、观光农业等。近几年来,村民在实践中逐渐调整产业结构,其中发展对路的是核桃、柑橘和空心李,约占到全村耕地面积的10-15﹪,其他,例如适宜当地气候等条件的花卉、苗木繁育产业等几乎为零,农家乐、观光农业等也没有发展起来。目前,除了果业略有亮色外,其他搞传统种植的家庭仅仅维持着口粮经济,更多的青年村民选择了外出务工,村域农业经济缺乏活力。

  三是农民素质较低的问题。调查走访发现,有文化的村民普遍选择了外出务工,约占全村劳动力的40%;留守农村和务农的大部分为中老年人,这些人里边文盲、半文盲的约占全村劳动力的45%,具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全村劳动力的15%。也就是说,真正支撑乡村农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仅有15%左右。而这部分村民在综合素质方面普遍有“三缺”:一缺技术指导,全年几乎没有技术人员进村传授有关农业和农村技术,农民种田、管理果园,全凭在农资店里听到的三言两语,领会运用上也是一知半解;二缺法律知识,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不知道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更多沿袭了族规等传统办法,近年来部分村民学会了上访,但我发现他们对主张的权益是否合理,以及如何合法上访等根本不清楚;三缺道德风尚,以前农村那种“古道热肠”荡然无存,“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村风也成为了传说,我问一些村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那些内容?他们竟一脸茫然。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不敢说这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但历史和现实都需要反思,反思是为了更好的进步。

  我们的愿景呢?是让农民生活的有品位,让农业大发展,让农村山清水秀,这样才能留住异乡游子永远的乡愁。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 尚永江)


保存|打印|关闭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