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后勇,立行立改,全面整治,创新建筑工地规范化管理模式……今年7月,那楼镇在清洁乡村工作中被问责。那楼镇党委、政府痛定思痛,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重新调整思路,狠下心来埋头苦干。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乡镇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可谓是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战。借此契机,那楼镇还在全镇掀起了强化镇圩管理工作的新热潮。由于工作成绩显著,南宁市将那楼镇作为典型,计划于今年11月5日,组织全市102个乡镇到那楼镇参观学习他们的经验做法。
转变观念 攻克大难点
“镇里被问责后,大家都深刻反思、夜不能寐。每个人都拿出十足的劲头,决心一定要下大力气抓好整治工作。”那楼镇党委书记苏元列说,在此之后,大家重新调整思路,并开始了“立即行动”。通过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充实清洁乡村工作力量,由“乡村办”主任一人主抓,调整为由镇人大主席主管、镇纪委书记分管,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人员专门抓,层层落实,从而保证全面掌握情况,问题及时解决,工作切实落实到位。
“我们重新把街区管理放到首位。每天派一组人马下去整治,风雨无阻。对多次劝导无效的流动摊贩,不再讲究乡里乡亲的‘人情世故’,而是依据统一整治标准,给予坚决取缔。”那楼镇副镇长黄奕权说。
值得称赞的是,随着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曾阻挡那楼镇新街建设足足20年的两间房子,这次经过那楼镇广大领导干部的攻坚工作,终于圆满解决问题。
“这两户人家的房子正好处在新街40米大道的咽喉要道处,每逢圩日和过节都必堵。为强化街圩管理,这几个月来,我们通过每日上门做工作,拉家常,解释路通后的意义和政策,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同时,动员周边群众积极参与土地置换等,最终打掉了断头路,使工作得以圆满解决。”据苏元列介绍,目前,这两户楼房已于今年10月29日拆除。
“只要路能通畅,我们都愿意为他们捐资买房,低价置换宅基地。现在我们的路畅通了,大家可高兴了。”村民王大哥说。
完善设施 环境大变样
那楼镇此前被问责,主要是因农贸市场及周边存在“脏、乱、差”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那楼镇开始了“各个击破”。通过协调南宁威宁投资集团所属的市场开发服务中心,投入90万元对新街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更换市场顶棚,改造完善市场周边路面排水设施;按功能对市场进行分区;对摊位进行拆除重建,对市场天面及立柱粉刷亮化;由镇里相应投入6.8万元,增购50个中型垃圾桶及6个垃圾收集车箱;坚持疏堵结合,在周边设立临时摆卖摊点408个。本着能划尽划原则,在镇圩范围内增设汽车停车位591个,三轮车、摩托车停车位257 个;投资400万元对那楼小街小巷进行改造;投资100多万元,开工建设青草山垃圾中转站等,进一步强化镇圩管理。下一步,那楼镇拟计划投入11万元,对农贸市场旁边的空地进行硬化改造;投入27万元维修改造旧猪花市场。
“借此机会,对于乡镇农贸市场的管理,我们也开始按照城市的标准来打造,并逐渐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使边远山区的群众也能感受到好的氛围,提升生活品质。”那楼农贸市场管理工作服务部副主任(兼)那楼站长何进强表示,那楼农贸市场已经由原来的100个摊位扩建至219个。除此之外,市场开发服务中心还通过制度上墙、开展奖惩考核评分,把“每月一评”延伸至乡镇;增配3位保洁员和3名市场协管员,做好全天候保洁和全方位督促检查工作;与商户签订责任状,要求摊主在出摊前和收摊后,要做好卫生保洁工作和安全防火等工作,切实维护好市场秩序。
10月底,笔者在那楼镇农贸市场看到,通过几个月的努力,那楼农贸市场已经焕然一新。所有摊位均设置为统一的白色瓷砖。市场内,肉类、蔬菜等各行业已划行归市,市民可以很快地就找寻到所想要购买的食物和商品;每个摊位附近均有一个垃圾桶、一把扫把、一块抹布,当摊主发现摊位周边有垃圾时,会第一时间拿起扫帚清理垃圾……
“想不到我们乡镇农贸市场也会改得这么好!环境比以前好多了,看着就让人舒服,来买东西的人也比以前更多了!”已在市场经营多年熟食的王大姐一边忙着招呼顾客一边高兴地说。
“环境变好了后,镇里的治安也改善不少。”村民玉大哥乐呵呵地说道。
完善制度 保长效管理
在那楼镇集镇上,每个经营户都与当地城建站签订了一份《户前“三包”承诺书》,承诺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不乱丢乱放,每隔15分钟及时清扫收集,随时保持经营场所的整洁。
在那楼镇各建筑工地和施工现场,细心的群众还会发现,每个围栏上面,还会悬挂一张红色的《那楼镇市政道路临时占用挖掘许可证》。原来,那楼镇率先在乡镇对街区建筑工地进行硬质围挡,规范建筑工地建筑材料占道堆放、无围挡施工乱象管理。通过鼓励施工业主到镇城建站租赁硬质围挡板,签订《那楼镇建筑挡材料租赁协议书》,要求施工业主到镇城建站申请《那楼镇市政道路临时占用、挖掘许可证》,明确建筑材料占用道路范围、时间,并由镇城建站市容监察队加强对街区施工单位的督查力度,督促其规范施工等举措,实现建筑材料有序堆放。
那楼镇创还进一步完善环卫工人作业和垃圾清运制度。改变环卫工人原有作业时间,确保有环卫工人全天候在岗。针对原午间休息时间无人在岗、无人清理垃圾现象,实行错班轮值;针对街区垃圾箱不足、垃圾散发异味的情况,配置9个密闭垃圾箱,将密闭式垃圾箱置于街口、农贸市场等人口集中的地方,每天早上用垃圾拖运车将垃圾清运到垃圾场处理,做到日产日清。此外,那楼镇实行“小喇叭”工程。投入100多万元与移动公司合作,实施“小喇叭”工程。充分发挥乡村小喇叭作用,把自治区﹑南宁市、城区以及镇党委政府关于清洁乡村活动的有关政策和要求,用通俗易懂的本地方言录制成广播音源,通过定点和不定点,定时和不定时地播放,营造浓厚的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全镇广大群众参与清洁乡村工作的积极性。
目前,那楼镇还通过强化督查指导,每周定期组织分片领导和网格责任单位人员,进行沿街商铺的文明劝导;由镇“乡村办”督办组每月对镇直、驻镇单位卫生责任区域开展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不及时存在的问题拍照取证,下发督办函,限期整改。过后对整改情况进行回访,对不积极落实整改或整改效果不明显的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联合城区交警、城管等部门和镇直、驻镇机关单位、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在圩日及重点节假日,持续对街区进行“五乱”专项整治行动;完善那楼镇镇区居民住宅区管理制度、那楼镇清洁乡村活动村(居民)自治制度、十佳商户考评制度等举措,确保了镇圩管理的长效化和制度化。
短评:
2014年7月,那楼镇在清洁乡村工作中被南宁市问责。那楼镇党委、政府没有消沉,那楼镇的党员、干部乃至人民群众没有消沉。他们痛定思痛,知耻后勇,沉下身子,埋头苦干,他们始终憋着一股劲,发出无声的呐喊。三个月后,乡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可谓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三个月来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的关键在于人,在于人民。
这是一场城区党委、政府坚决打赢的圩镇环境整治攻坚战。100多个昼夜里,100多名领导干部日夜奋战在一线,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所有人,这是一场捍卫尊严的荣誉之战。期间,城区党委、政府因势利导、立足全局,全力支持,为打赢这场攻坚战奠定了强大基础。今天,我们走进那楼镇,面对着整洁、畅通、有序的场面,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他们辛勤的付出,仍然能够感受到城区党委、政府每一次棋局布局的决心,每一个落子的雷霆之声。
(周惊阳 谢川 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