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城市频道 >城市关注 >正文

陆川县党员干部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掠影

A-A+2014年4月30日17:39来源:广西日报

大桥镇政府干部深入田头调解群众矛盾纠纷。 朱远军/摄大桥镇政府干部深入田头调解群众矛盾纠纷。 朱远军/摄

  本报记者 唐群峰 本报通讯员 韦青林

  “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最边远山穷难的地方去,沉下心来,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今年陆川县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全县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在该县主要领导身体力行的引领下,陆川上千名党员干部纷纷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今年以来,该县党员干部共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200多件。

  刘仁光

  “群众的燃眉之急,

  就是党员干部马上要解决的事。”

  3月15日,星期六。陆川县粮食局干部刘仁光像往常一样,驱车朝他的家乡——乌石镇陆选村疾驰而去。窗外春雨濛濛,湿润的山村如油画般美丽。

  陆选村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共3300多人,其中近半数分散居住在大山深处。通向山外的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陡峭崎岖,草木遮蔽。为了上学,山里的孩子们早上五六点钟就要爬起床,沿着这条山道徒步近两个小时才能走到村小学。

  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刘仁光、刘贤彬等在外的本籍干部回乡更勤了。走一走山里孩子的艰难求学路,进村入户跟家乡父老乡亲谈谈改变贫穷面貌的迫切愿望,他们的心就立即与乡亲们的心跳在一起。“一定想办法硬化村屯道路,让村里脱贫致富。”

  个人带头捐款、跑部门要项目、请经济能人伸援手、发动乡亲们集资……他们使出浑身解数,群策群力,共筹得资金40多万元,首先硬化了处于深山中的落岭村民小组至村小学1.9公里的村屯道路。乡亲们称赞:“这几个干部是真正回来办实事的,不浮夸!”

  接下来,乡亲们又有了新期盼:落岭到独田这段路能不能也硬化?多少年来,乡亲们在这条陡峭的山路上艰难行走。如今,梦想触手可及,乡亲们热血沸腾:有的卖牛,有的卖猪,有的卖木材,很快筹得资金13万元,他们还自发投工投劳,修好路基、边坡。

  乡亲们热切期待的目光让刘仁光等回乡干部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们辗转奔波,最终争取到项目资金19万元。道路竣工那天,乡亲们欢天喜地,杀猪宰羊,请干部们回来,一起欢乐开怀!

  回想着往事,不知不觉前面就是村庄了,刘仁光的思绪回到当前需要帮村里做的事:两条共1.2公里的村屯道路要尽快硬化,村委会文化宣传长廊收尾工作要加快,还要看看村里哪些困难户要结对帮扶。“群众的燃眉之急,就是党员干部马上要解决的事。”他认真地说。

  黄祖东

  “群众的呼吁,

  就是党员干部研究的课题!”

  九洲江发源于陆川,是陆川县及广东廉江市、化州市的母亲河。曾经的九洲江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风景秀丽。如今,两岸的大小养殖场向河中排出的滚滚污水严重威胁着河流的生态,也威胁着沿岸居民的用水安全。

  “保护母亲河!”陆川广大群众发出响亮的呐喊。全县动员!在党员干部的引领下,一场全民治污的战斗开始打响。整治养殖污染企业、设禁养区和限养区、清理河道、建设水源林、推广生态种养模式……治污蓝图制定出来,行动也稳步展开。

  黄祖东是陆川县工业投资有限公司的一名骨干,管理一家养殖公司。对于养殖行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他有着清醒的认识。为解决群众热切呼吁的养殖场污染问题,他不断探索、研究、实践,最终总结形成了一整套节能减排养殖技术——高架网床养猪技术:猪在上层饲养,排泄物通过全漏缝地板落到底层,底层是水泥硬化斜坡集粪平面,人工可以轻松清理干猪粪;而猪尿则通过暗管排放流入固液分离处理池。经脱水后的猪粪渣直接打包外运,作为有机肥施于农田;污水进入沼气池发酵后直接喷灌林木。

  现在这种养猪模式正推广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对减少养殖排放起到重要作用。对于为什么要潜心研究新型养猪方法,黄祖东说:“群众的呼吁,就是党员干部研究的课题!”

  据悉,目前采用高架网床合作养猪示范场已达20多个,辐射陆川县一半以上乡镇。黄祖东告诉记者,现在他要尽可能多地吸纳九洲江沿岸被搬迁养殖户加入其模式,以最大限度解决养殖场的污染问题。

  龚伟

  “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是党员干部的首要任务。”

  一阵春雨过后,陆川县马坡镇雄鹰村的千亩辣椒示范基地更加翠绿逼人,一望无垠的辣椒长势喜人,嫩绿的叶子像绿色的地毯。一些村民正在地里忙碌,喜悦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这是陆川绿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包土地种植的辣椒基地。仅仅从收入来说,该项目的存在改变了雄鹰村的收入结构。由于辣椒基地全年用工量大,因此村民除了每亩能获得650元的土地租金,还获得大量的务工机会。据估算,整个雄鹰村的富余劳动力,平均每人每年能从辣椒基地增收1到2万元,远远超过出租土地前单纯种植水稻的收入。

  这样的好项目怎么落到村里的?村民说,都是回乡的党员干部带来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雄鹰村回乡干部龚伟获悉,本地老板龚波有意发展一个大型辣椒种植基地,正在四处考察地址。龚伟大喜过望,知道这将是一个能对雄鹰村带来重大改变的项目。于是他连夜召集其他回乡干部,分头深入村民家中走访调查,得知大部分村民都有这个意愿后,他迫不及待地找到龚波。

  “有能力就多为家乡做点事,现在你有这么好的项目,就先考虑家乡的父老乡亲吧,让乡亲们多一些收入!”龚伟说得诚恳又动情。龚波也怦然心动。然而,他的合伙人却认为,雄鹰村较偏远,对租地也颇为忧虑。龚伟急了,诚邀他们到村里考察,并拍着胸脯向他们保证:“租地方面由我们搞掂,你们放心!”

  言必行,行必果。项目运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小波折,但龚伟一直跟踪帮助解决,最终公司顺利和村民们签下租地合同。目前,该基地种植面积已达1000亩,成为广西最大的辣椒种植基地,产品销往广东、湖南、四川、福建等地。在收获季节,单单采摘辣椒这一项,每天做工的村民有几百人,每人每月轻轻松松就可以多挣1500多元,还能兼顾农活和照顾家庭。

  “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是党员干部的首要任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帮助群众增加收入。”龚伟说,“碰到这样的好机会,自然不能放过。”



保存|打印|关闭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