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4月7日电题:地方法定节假日能否开辟节假日调整新思路?
新华社记者 向志强
广西首个地方性节假日“壮族三月三”受到公众、政府、旅行社、专家等各方热捧。受访人士表示,在全国性节假日安排屡受质疑的背景下,能否给地方更多自主权设立地方性节假日,为节假日安排提供一种折中的调整新思路?当然,长远来看仍需重点研究出台休假制度落实的政策措施。
“壮族三月三”成地方法定节假日激发公众热情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少数民族习惯节日。今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作出决定:从今年开始,“壮族三月三”广西全体公民放假两天。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成为法定节假日,今年“三月三”广西各地的节庆活动更为丰富,群众出游的热情也异常高涨。
“非常支持三月三放假的决定。”在南宁工作的重庆人解勇说,往年这个时候可能在上班,今年他特地和几个朋友一起赶到武鸣,“感受一下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氛围”。
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农冠品表示,传统民族节日历经数百年上千年,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在此基础上设立地方性假日体现了政府对于民族文化习俗的重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被称为“中国壮乡”的武鸣是壮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每年都要举办盛大的“三月三”歌圩文化旅游节。今年的活动更为丰富,气势磅礴的千人竹竿舞、千人武术、千人广场舞,具有壮族特色的抛绣球、抢花炮等各类文化、体育、旅游活动多达22项,。
几乎广西所有地市都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而公众的出游热情也被激发出来。记者在武鸣县看到,除大量本地游客之外,一些旅行社还组织了山西、湖南等地的游客前来游玩。4月1日,“三月三”来临之际,南宁铁路局、安吉客运站的客流明显多于往年。
或解节假日安排困局
一些受访人士表示,除了受到公众拥护、有利传统文化传承外,地方性节假日的设立,还可能为破解全国节假日安排困局提供一种新路径。
从“拥堵”的黄金周到“折腾”的小长假,近年来,关于节假日调整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
一些专家认为,考虑到法律限制和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因素,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大调整确实难度较大,而设立地方性法定节假日或许能提供一定的调节空间。
如,近年来无论是一些地方政府还是公众,对于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呼声一直存在,虽然黄金周的确存在弊端,但其带来的对旅游的拉动效应等也无法忽视,而地方性节假日的设定或许能解决这一矛盾。
事实上,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之外,其他一些省区也曾出现要求设立地方性节假日的呼声。2009年,就有广东政协委员提出,作为国民旅游计划示范省,广东省应该争取自主设置地方性假期。
广西西大旅游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永德认为,如果各省区市都设立自己的地方性节假日,既可以满足百姓对于休长假和地方政府对于拉动旅游经济的期盼,又可以避免全国性长假带来的拥堵等老问题。
科学设置和制度落实是关键
受访人士表示,地方性节假日需要在遵循民族习俗和合理法律程序的基础上科学设置。而从长远看,要真正保障国民休闲权利,充分发挥节假日的综合效应,还要注重带薪休假等相关制度的落实。
杨永德表示,传承多种多样的传统民族文化是地方性节假日设置的重要出发点,因此一定要因地制宜、遵循各地各民族的传统民族习俗。其次,要履行相关法律程序以防止滥用,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上报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一些专家表示,即使是地方性法定节假日得到大范围推广,更长远和关键的保障仍在于带薪等休假制度的落实。杨永德透露,由他作为主要起草人的广西国民旅游休闲细则已经完成,其中专门有多项措施保障落实带薪休假政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必然会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而通过更多的节假日感受文化、旅游休闲就是重要途径之一。”杨永德说,如何创造更好的条件保障公民旅游休闲权利,将成为考验政府能否有效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一项重要民生指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