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讯(记者 刘豫)“门前一道清流,夹岸两行垂柳,风景年年依旧,只有那流水,从此一去不回头……韶华飞渡,每当我哼起这首老歌时,便浮想联翩,许多往事,像放录像似的,一幕幕清晰地展现在脑际。”这是南宁八旬老人陈伟基为自己的手稿——《邕城觅踪》写下的开篇语。手稿中,不但装载着陈伟基儿时的欢乐回忆,还将邕城旧景一一尽述。而陈伟基之所以写下这本《邕城觅踪》,正是感慨于近年来南宁日新月异的变化,想要为现在的年轻人保留一些老南宁的影子。近日,南国早报记者来到陈伟基的家中,看到了这本《邕城觅踪》。跟随着老人的回忆,短短一天时间里,记者仿佛穿越时空,把昔日的老南宁游览了一遍。
童年时的老街区
陈伟基虽不是在南宁出生,但他自小就跟随外婆从广州迁至南宁定居。年幼求学时期,陈伟基跟着哥哥姐姐在私塾读《三字经》。13岁那年,陈伟基听说当时的“邕宁县兴宁镇中心国民学校””(解放后改名为南宁市当阳街小学)开始招生,便私自跑去报名。虽然错过了报名考试的机会,但陈伟基却遇上了当时的校长黄铭。黄铭有感于陈伟基的求学心切,破格招他入学。不久后,陈伟基又转入了当时的“邕宁县模范镇表证中心国民学校”(即后来的南宁市中山路北段小学)念书。他记忆中的童年,就是在这一带的老街区度过的。
“上世纪40年代的南宁,最热闹的商业地点要数民生路尾。那里有金龙大酒家、万国大饭店,万国的对面是达盛酒厂,旁边还有个黄琴石病室。”在陈伟基的脑海中,这些老南宁的场景至今依然清晰无比。他告诉记者,当时的兴宁路拥有邕城最大的皮革铺、布匹铺,还有“华强”、“生活”和“天山”三间书店。这些书店吸引着无数读者在那里“啃书”,儿时的陈伟基正是其中一员。
“兴宁路上的新联艺是当时南宁唯一的照相馆。在它的左斜对面,有一小段人行道,每到夏夜华灯初上时,这一地段,便摆满了冷饮,挂起六七盏‘大光灯’(即汽灯),摊主们用白话唱着顺口的广告词来招揽顾客,吆喝声此起彼伏,非常热闹。这样的夜市一般只开到晚上9时,之后所有的商店都关门了。黑夜里,不时传来各种街头售卖小食的货郎叫卖声,还有一些盲人,沿街为市民做捶背、按摩服务,打起竹板,招揽生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陈伟基老人度过了他欢乐无忧的童年时光。
邕城旧迹书中存
陈伟基作为一个在南宁长大、生活的“老南宁”,对这个城市的每一个历史时刻和变化,都如数家珍。当时热闹非凡的城隍庙以及地标性的南宁葛屋园建筑,陈伟基说,他只要闭上眼睛回忆,这些场景仿佛就在眼前。但是聊到南宁的一些新地标时,老人却总是记不太清楚,反复要求记者提醒和确认。对此,老人笑着摇摇头说:“我老了,记忆力仿佛只限于和老南宁有关的一切。现在很多新近发生的事情,我都全无印象。”在陈伟基看来,他已经把自己毕生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在了与老南宁有关的事物上。
陈伟基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他的老伴因为年事已高,记忆力衰退,有时候甚至连身边人都不大认得。正因为如此,让陈伟基越发觉得,自己应该趁早动笔把脑海中的邕城旧貌记录下来。而他的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很多老街坊、老同学的赞成和支持。
在陈伟基的讲述中,记者听到了不少陌生的地理名称,如“特察里”、“鸡行头”、“四角亭”等。“特察里是当时政府为了增加税收,专门开设的一处交易特区,就在现在的交易场靠北一角。当时那里热闹非凡,还有一家邕剧院开设在旁边,而一座据说是法国人设计的铁拱桥也是那里的特色。”说起这些,陈伟基总是神采飞扬。他翻开《邕城觅踪》,让记者仔细阅读有关“特察里”的一段文字说明,还在旁反复地叮嘱:“年轻人应该对自己所居住的这座城市的过去有所了解,才能更珍惜当下的生活,重视将来的发展”。
好友绘出老地图
陈伟基在写作之初,为了让自己的回忆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真实可靠,还曾徒步重游了当年的许多旧址。为了核实其中的一些细节,有些地方他去了好几次,反复地找当地的老人求证。在这个过程中,他重遇了不少老街坊,在他们的指点下,手稿中一些有出入的地方也得到了修正。“写稿时,我常常会窝在家里,花上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来静静地回忆往事,然后再把细节记录下来。”陈伟基坦承,有时候回忆到动情之处,自己会忍不住流下眼泪。因为那不只是在回忆老南宁的场景,回忆里,还有他的前半生。
记者看到,在这份手稿里,陈伟基将解放前后老南宁的历史沿革、街景等,按照内容分类,详细地划分为水陆交通、文化娱乐、遗址探索等方块。
手稿完成后,陈伟基把它拿给自己的好友兼老同事侯钊阅读。没想到,侯钊老人读完这本《邕城觅踪》之后,也表示对老南宁的旧貌很有兴趣。他照着陈伟基的手稿,一笔一画地绘出了一幅“南宁古旧地名方位图”。这幅方位图,依着陈伟基手稿上提到的地名,将解放前后南宁众多著名的地标都给绘制出来了。配合文字一起阅读,读者就能对老南宁有更直观的感受。
记者在方位图上看到,不少地标在如今的新南宁依然能寻觅得到。如南宁市民非常熟悉的当阳街水塔脚、解放路新会书院、以及西园等。这些地标,也恰好是南宁市老街区的一个缩影。当然,也有一些当时著名的地标,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而消失。如方位图上标示的“观音阁”,就只能在陈伟基的手稿描述里窥见一斑了:“民权路与南环路交叉北面的城墙上,是邕城有名的‘观音阁’,它矗立在古城墙的最高处,解放后仍有很多善男信女上去进香,青烟缭绕,场面很是壮观……”而一些诸如“美孚行”、“安塞门”等旧址,如今已经荡然无存。
遗珠拾粹再提笔
摩挲着《邕城觅踪》那已经卷起了边开始发黄的封面,陈伟基告诉记者,这部手稿已经完成有几年时间了。手稿完成之时,几名年轻的南宁市民得知他写了这本书,专程登门拜访,来听他讲有关老南宁的一些记忆。在和这些年轻人的聊天过程中,陈伟基发现,有很多历史故事和旧迹的往事,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向这些所谓的“新南宁人”说得清楚的。陈伟基还回忆起了更多有关老南宁的细节,而这些内容,都没有来得及在《邕城觅踪》中记录下来。为此,他萌发了要继续写下第二本有关老南宁故事的手稿《邕城忆旧》。
陈伟基还向记者展示了他已经为《邕城忆旧》列好的提纲。提纲中,老南宁当年的主要街道、池塘、圩镇等都有一一提及,而在索引分类上,提纲更是把商业聚集地、民俗风情等都列入在内,比《邕城觅踪》更加详尽。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这是陈伟基在《邕城觅踪》手稿里写下的一句话,其中包含了他身为一个“老南宁”对绿城这些年来日新月异变化的感慨。陈伟基说,昔日的邕城只是一个弹丸之地,如今已四通八达,高楼林立。他希望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把多年来珍贵的记忆全部释放出来,借新旧对比激励后人,给大家留下一些可以追寻的邕城旧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