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晚报讯(记者 韦莎妮娜 周文俊 文/摄)石雕,作为一门古老的技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出现。此后的数千年,人类对石的热情与日俱增,石雕作品,也从最原始、最粗犷的石磨盘、磨棒演变成为了雕工精美的华表柱、佛造像、园林石雕等。
- 这幅作品名为《孺子牛》,重达30吨。
- 这只石雕狮子只有拳头大小,却不失精美。
- 这张凳子上的石雕花纹繁复而有古韵。
- 阳新文正在雕刻的盘龙石柱。
地处西南地区的桂林,自古文昌艺盛。早在唐朝,山水间随处可见摩崖石刻,刚劲俊逸的刀法让人叹为观止。西山、伏波山、叠彩山上散落分布的500多尊佛造像,栩栩如生,神态万千,更是将石雕之精妙发挥到了极致。
石雕,是人与石的一场“对话”。人令石生,石令人古。对于桂林灵川潭下镇源口村的阳氏家族而言,这场“人石对话”已持续了400多年。400多年来,阳氏家族经历了荣辱兴衰,但石雕的手艺却代代相传。尽管在今人看来,石雕又脏又累,但阳氏石雕第20代传承人阳新文却固执地让16岁的儿子来继承家业:“脉不能在自己手上断了。”
传承20代的石雕技艺
12月6日,灵川县潭下镇源口村。44岁的阳新文正猫着腰,爬上一块大石,在石上画出雕刻的初稿。时序已入冬,迎面直射的阳光让阳新文感到燥热,只见他索性将外套脱去,扣上一顶草帽,再随手架上一副眼镜,忘我地工作起来。
“嘿,阳师父!”带我们前去的乡镇宣委苏建忠朝阳新文挥了挥手,阳新文这才停下了手中的雕刻机,一阵粉尘随之尘埃落定。
跳下,掸掸灰尘,阳新文逐个跟大家握手。当握到女同志的手时,阳新文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把手在衣服上揩了揩“我搞石雕的,手脏得很哩,真是对不住。”
阳新文领大家到里屋坐下,我们这才观察起这座房子来。房子前后大约有2000平米,一楼前庭显然已经被阳新文当作了工作室,上面堆满了未完成的石雕作品。由于雕刻时粉尘太大,庭院里的树叶上都积着一层厚厚的灰,远远看去就像是挂上了霜。“这个工作室是我2006年改建起来的,我给它起名叫‘愚公刻艺馆’。搞石雕不容易,得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阳新文所在的源口村,临水靠山,自古就盛产好石。好石自然催生了好石匠,于是村里世代都有人以石雕手艺谋生。阳新文的祖上也不例外。阳新文家里摆放着的一个莲花基座为阳氏石雕追本溯源提供了佐证。在这个基座上,勉强还能辨认出“明景泰”和“阳文富”几个字。而阳文富,正是阳新文的祖先,也是有史料证明的阳氏第一个从事石雕工艺的人。
阳家人从何习得石雕工艺已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从阳文富开始,阳氏石雕工艺就没有出现过断层。阳新文的爷爷和父亲,专工桥梁石构建雕刻,村外还有一条桥上能见其精美的雕工。而阳新文,作为阳氏石雕的第20代传人,从初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学习石雕工艺,积累石雕经验。“石雕的技艺不是口头上说出来的,要不断地观察、临摹、创作、实践,既要讲经验,又要讲悟性。”
1997年,在朋友的介绍下,阳新文来到了愚自乐园,先后与30多个国家60多位国际雕塑家一同创作。在这里,他见识到了国外的现代雕塑艺术。爱琢磨的阳新文试图将传统与现代的石雕相结合,表达出“石的生命张力”。8年下来,阳新文和国际雕塑家们一共完成了作品400件,最大的作品 重 约70吨。
2006年,阳新文谢绝日本艺术家郡田政之的邀请,拿着攒下来的钱,租下了一幢废弃的教学楼,把它改建成为了自己的工作室。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愚公刻艺馆”。他自封为“馆主”,将刻艺馆里的每个房间冠以山的名称:“叠彩山”、“净瓶山”,以此提醒自己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刻艺馆成立后,村里有人慕名前来学艺,阳新文也丝毫不吝啬,倾其所能教学。如今,馆里已有10多号学生,跟着老师傅们一起学习石雕技艺。
石雕:穿凿的艺术
石雕工艺迄今已有万年历史。在一穿一凿中,我们的祖先们不断发现石之美,将笨重的石头雕琢成一件件美轮美奂的作品。一般说来,完整的石雕工艺流程大致包括5个步骤:选料、设计、打坯、精雕、打光。每个步骤都“大有乾坤”。
单拿选料来说,由于石材丰富,可做石雕的就有上万种,因此需要石匠练就一种直觉,即看到一块石料,就能立马判断出它适合做哪些雕件。“举个例子,宗庙、祠堂里的石料和普通民居的石料是不同的,宗庙里的雕工都要体现大气、肃穆、庄严,图案繁复;而民居里的雕工就要有亲和力,要简单、舒适。选材自然不同。”阳新文说。曾经,他用了整整3年找一块适合雕塑的石料。“这块我找了3年的石料,俗名叫‘血经石’,它看上去就像皮肤下的血脉经络一样,特别适合表现纹理细节。”
选择好了石料,就要开始设计。石料开采出来后,或圆或方,这时候石雕工艺师们就要按照自己的构想来设计。阳新文认为,一块石雕设计的成败,取决于工艺师对石的理解程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传递了你的审美与创意。”阳新文说着,指了指放置在一旁的贵妃躺椅。石椅的造型简洁大方,非常舒展。为了体现繁华富丽的盛唐风格,阳新文在椅子的背后雕刻上了精妙的装饰纹,盛唐气韵呼之欲出。
一般而言,在上手雕刻前,石雕工艺师们都会依照石头的形状捏一个泥稿。等泥一干,就在上面进行试雕。这个步骤大大降低了雕刻失败的风险。工艺师们可以在上面反复修改,直到满意才在石头上精雕。
雕刻的过程长短,取决于石质和设计,短则数月,长则数年。阳新文曾经为福建作了一组雕塑,耗时一年。其中有一方号称“天下第一印”的雕塑件作品,重约16吨,通体为鸡血玉,是阳新文所有雕刻作品中石料最昂贵的。
打光,是石雕的最后一步。利用不同目数的角磨机,反复打光,直到石质呈现出理想效果。“如果要体现岁月的痕迹、古朴的意趣,就粗打磨即可;如果要体现细腻、精致的感觉,就要用3000目的机器打磨,从几遍到数十遍不等。”阳新文介绍说。
阳新文的设计理念在石雕作品《好事多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石磨,是以前家家户户都有的工具。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当时我就在琢磨做一个石磨,既能唤起大家童年的记忆,又具有‘藏用兼备’的功能。我就把石磨的上磨盘设计成了一个娃娃的脸,笑呵呵地看着推磨的人。他的‘嘴’是张开的,这样大家就能够把黄豆放入他的口里,然后磨出来的豆浆就顺下磨盘流出来。我希望我这个设计能带给做家务的人一份好心情。”阳新文说。2012年,这个充满喜感和创意的设计征服了评委,《好事多磨》一举获得了首届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
翻开阳新文的履历,石雕为他带来的奖项数不胜数———
2010年,石雕系列作品获桂林市一行业产品评比一等奖;《桂林青石茄子》获“2010年桂林特色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征集活动”铜奖;
2011年,大气拙朴的《龟·玄武大帝》被广西民族博物馆收藏并永久展出;
2012年,石雕作品《苦尽甘来》获得首届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银奖……
而阳新文本人,也先后被授予“桂林民间工艺师”、“桂林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称号。
期待石雕工艺传承500年
和其他石雕不同,阳氏石雕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复古怀旧。新石雕经过祖传特殊工艺的处理后,表面会呈现出风化效果,看上去颇有些岁月的痕迹。而阳氏的刀工多变,时而简洁、明快,直达内心,不留余地;时而富丽繁华,灵活游走在透雕、影雕、阳刻之间,精妙绝伦。
尽管工艺令人赞叹,愿意学石雕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多数人都只是来阳新文的工作室转转,感慨一番以后就离开了。为了让手艺传下来,阳新文动员16岁的儿子跟他学石雕。“起码还要让这手艺传500年吧?别让它在我这里断了。”阳新文说。
在阳新文的工作室背后,是一座大山,山已经被开采了一半,裸露出灰色的石头。在明清时期,村里石雕所用的石料都是从这座被当地人称为“铁皮山”的山上取下来的。而今,山依旧在,物是人非。村里的老人告诉我们,村里搞石雕的历史起码有1000多年,从前家家户户都会石雕。如今,村里小后生不是出去务工就是去读书,只剩下阳氏一个家族在做石雕。“早年,我做石雕是为了谋生,现在,我越做越有感触:石雕是一门艺术,石雕工艺不可散失。在一锤一打的过程中,我们重复着祖先的动作,响应着祖先的感召。人如蚍蜉,但物为永恒。”
当然也有令阳新文感到欣喜的事。两个弟弟在他的号召下,正准备放弃一线城市,回到家乡来传承祖业。“三兄弟加上儿子,传承人,齐了。”阳新文笑着说。
在采访的末尾,阳新文邀请我们去看他正在创作的一尊石雕。石雕重达30吨,是一头俯首的牛的形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阳新文在牛身上特意刻上了这句话。再有几个月,这座重型雕塑就将完工。这样大的石雕谁会买走?阳新文显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在他看来,纯粹的创作乐趣、传承祖辈留下来的手工艺比物质上的回报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