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生活报讯(记者 黄冬梅 通讯员 周源)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白驹过隙,短短一瞬无足轻重,而对南宁边检站来说,却是一段艰辛奋进、厚重而辉煌的历史。8月19日,南宁边检站迎来建站60周年。对于不少市民来说:边检站是干什么的?建站60年来,南宁边检站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为此,记者走进南宁边检站,走近了南宁边检人。
“人肉扫描仪”熟记200多个国家的护照
据南宁边检站第六任站长张能哉介绍,建站初期,南宁国际机场十分冷清,检查员工作十分“清闲”。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不断扩大,南宁国际机场的安全稳定形势也随之变得日益复杂。
今年6月23日,检查员韦烁在执行任务时发现,一名旅客证件上的验讫章里的‘国’字外框太方正了!这0.1毫米的差异让韦烁警觉起来,而旅客略带慌张的神情和支支吾吾的回答更进一步引起了他的怀疑。随后,经技术鉴定,该旅客护照上的验讫章系伪造,被送往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确保每名出入境旅客正常验放时间不超过45秒、95%的旅客候检时间不超过25分钟,同时不能漏检、漏控,南宁边检站对检查员的技术能力提出极高要求。对此,边检站参谋长梁健华表示:“每天验证几百名旅客证件、熟记200多个国家的护照,完成任务的唯一诀窍就是高度集中精神和熟能生巧。”
多年来,边检站的检查员们从未发生执勤事故,被戏称为“人肉扫描仪”。2007年以来,该站共排查、移交21名重点国家(地区)可疑人员,查处口岸偷渡案件12起18人次,阻止未持合法手续人员出入境1560起1893人次。
服务暖人心 旅客直赞“顶呱呱”
“您好,请出示您的护照!”在南宁机场口岸,南宁边检站的检查员向旅客微笑致意,手指快速翻动证件进行验证。没有硝烟,没有殊死搏斗,只有不停的微笑和验证。在三尺验证台上,南宁边检站通过小小一枚验讫章,在北纬22°的国门上铸起一道铜墙铁壁,打造出一条安全高效的通关之路。
今年7月21日,前往缅甸探亲的李大爷在办理出入境手续时,由于是第一次出国,他心情特别紧张,过检时回答不出自己的出行目的地。在教导员龚允的热心讲解下,李大爷顺利过关,此外龚允还告知李大爷到了缅甸怎么出关,还给他写下注意事项,以免被无故遣返。“这方面的知识对我太重要了,这服务真是顶呱呱!”李大爷竖起大拇指直称赞。
目前,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一天往来国际航班最多达到30多个,进出旅客达3000人以上。在完成边检工作的同时,南宁边检站主动开通绿色通道,向患病和行动不便的旅客提供轮椅、帮助他们办理登机牌等服务,也成为南宁边检站检查员的工作常态。根据不同时期要求,边检站在每次检查任务前,都利用预检系统提前掌握情况,开通“团圆”“儿童”“夕阳红”“助学”等便民通道,组建学雷锋服务小分队,积极服务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
国门一面旗 获省部级以上表彰65次
破败,老旧……翻开南宁边检站的老照片相册,这些词语由然而生。
195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南宁边检站正式组建,标志着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了第一个空港。当时的南宁边检站,只是一个拥有20多名官兵的营级站。几间低矮的砖房是站里最“豪华”的办公楼了,3间不足10平方米的宿舍住着站里所有的官兵。所谓候检大厅,其实就是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小房子。
2008年12月28日,南宁边检营区由原来的福建路搬迁至五一中路。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加之全员官兵齐心动手铺石修路及各种改造,如今,南宁边检站的办公楼变成了雄伟的大楼,整洁的营区,宽敞的训练场及多功能娱乐活动场所,处处透着现代气息。
2007年以来,南宁边检站共检查出入境人员238万人次,先后为柬埔寨首相洪森、缅甸总统吴登盛、原泰国总理英拉等东盟各国20多位领导人、580位部长级贵宾提供礼遇服务。南宁边检站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65次,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连续4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提高边检服务水平成绩突出单位”,连续十年被自治区评为“服务东盟博览会先进单位”……边检站获得的各种殊荣,使其成为南疆国门一面鲜艳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