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资讯 >热点>正文

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解读 打造绿色经济带

A-A+2014年8月10日09:18 广西日报评论

  广西日报讯(记者 陈 江)国家批复的《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指出:《规划》实施要以推进协同发展为主线,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坚持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珠江-西江生态廊道;努力把珠江-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增长极,为区域协调发展和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

  那么,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为何要突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建设珠江-西江生态廊道对我区来说还面临着哪些挑战与困难?如何打造珠江-西江“绿色经济带”,共建珠江-西江生态廊道?记者为此采访了自治区环保厅相关负责人。

  经济带内有众多自然保护区

  自治区环保厅负责人告诉记者,珠江-西江经济带的生态区位与环境保护十分重要。据统计,广西在经济带内有自然保护区43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74.53万公顷,占全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51.15%,有效地保护了经济带内90%以上陆地生态系统类型、90%以上的野生动物种群、几乎全部高等植物、15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

  此外,广西西江经济带共有县级以上河流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54个,占全区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总数的60%,取水总量约8.0435亿吨/年,服务人口约663万人。

  环保面临四大挑战

  共建珠江-西江生态廊道,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是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结构之间的矛盾。广西西江沿岸分布着23个农产品主产区和15个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众多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区域。

  然而,石化、冶金、制浆造纸等行业密集分布,减排压力大;传统产业占据了绝对地位,且多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新兴行业及高技术行业所占比例较低;产业规模分散,产业集聚化程度不高。

  二是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经济带的工农业快速发展,减排形势十分严峻;另一方面,经济带的环境容量有限。

  三是粗放式矿产资源开发与脆弱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百色、崇左、来宾等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分布着大量矿产企业,但大部分开采规模小,开采技术落后,采选矿工艺粗放,环保设施简陋,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同时,这些地区生态系统脆弱,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石漠化扩展趋势严峻,高强度、粗放的矿产资源开发极易对脆弱生态系统造成影响,部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甚至丧失,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四是严峻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与保护投入之间的矛盾。多年来,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严重不足,与繁重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和工作极不适应。

  七招推进生态廊道建设

  打造珠江-西江“绿色经济带”,共建珠江-西江生态廊道,需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突破口,以控制重大、特大突发环境事件为重要抓手,着力改善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着力解决涉及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具体来说,需要着力推进七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经济区内的生态保护。要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保障区域生态调节功能稳定。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并验收生态红线,保持并提高区域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调节功能,保障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护生态安全。同时,统筹完善各类自然保护区网络,推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推进实施《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依托国家和自治区级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安排西江经济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提供支持。

  二是加强林业建设。构筑沿江生态屏障,建设珠江-西江“千里绿色走廊”。提高沿岸森林覆盖率,增强和维持沿岸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净化水质的生态功能。优化林业经济产业,促进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按照保护优先、兼顾效益的原则,依托林业优势资源,推进林业经济产业发展。

  三是强化水土保持和石漠化治理。通过加强对各类生产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落实水土保持预防和保护责任。同时,防治结合,推进各类治理工程。特别是以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坡耕地水土综合治理工程为抓手,配合人工造林工程,扩大林草面积,恢复西江经济带水土流失区域植被水源涵养、土壤固定功能;按照分区治理、分片推进原则,以封山管护、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为主要措施,加快退耕还林,特别是西江沿岸、西江支流源头区石山坡耕地退耕还林步伐,减轻石漠化对西江河道的压力。

  四是规范水资源利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加强河道修复与水生生物恢复,保障西江水生态健康。

  五是加强矿山生态保护。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从源头上控制生态环境破坏;健全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经济制度,保障矿山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循环利用模式,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六是强化环境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管理,建立“干流-支流并重”的水污染防治机制;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建立部门合作和会商机制,落实地方政府大气污染防治责任,健全相关配套措施和制度,协调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保障饮用水安全。推动建立长效的水源地环境管理工作机制,加强水源地环境监察工作,提高水源地监测和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备用水源地的建设;发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作用,从源头防范环境风险。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排放量,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污染物排放;以“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七是健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包括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和社会参与激励机制。

保存|打印|关闭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首页|新浪广西|广西城事|身边事|美食|时尚|旅游|读图|专题|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