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资讯 >城事>正文

桂林:从漓江时代到临桂时代 行政中心西移(图)

A-A+2014年7月23日10:36桂林晚报评论

  从3万年前宝积山上的先民把桂林带入人类文明以来,桂林人始终逐水而居,依赖着漓江生活和发展。

已经挂牌的临桂新区创业大厦。行政中心的西迁,标志着桂林已经开始步入“临桂时代”。已经挂牌的临桂新区创业大厦。行政中心的西迁,标志着桂林已经开始步入“临桂时代”。

  两千多年前,桂林人开始在这片繁华之地筑城。作为城市文明的象征,从官衙、王府到近现代政府,桂林行政中心地无论形式如何变换,都一直布设在漓江之畔。这,也在版图上锚定了桂林城的几何中心,直到今天。

  当下,桂林的城市格局,正在我们的眼前发生颠覆性的变革。

  2014年7月12日,市委、市政府机关正式入驻西距漓江11公里的临桂。这意味着,自有城以来,桂林行政中心首次脱离了漓江,迁入临桂新区。

  而这一划时代的迁移,又将在桂林城市发展史上刻下怎样的篇章?

  从“机关大院”到现代化政府

  14日下午下班时段,八桂路机关办公大院,一辆小车在院内见缝插针停着的车辆中辗转腾挪而出。才出大门口,它便与另一辆回来的车辆迎面相会,难以相让。促狭的路口立即拥堵起来,不耐烦的汽笛声响起。

  在五美路、叠彩路和八桂路这3个机关办公大院中,2004年启用的八桂路机关办公大院最“年轻”,但硬件配套已经显出“老态”。院里有20多个处级单位,发出了150多张停车证,但只有七八十个停车位。“来这里办事的市民,更找不到停车位。”在院内办公的中国民主建国会桂林市委员会副主委严慕荣说。

  老态凸显的背后,是机关办公大院的先天不足。随着桂林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不断增多,机构、人员扩张迅速。出于保护自然风貌的考虑,政府不能通过高层建筑解决办公场地问题,只能在老城区见缝插针。

  “八桂路机关大院就是2004年由湖滨饭店改造而来。”严慕荣说,即便如此,三个机关大院也远远无法容纳所有的市级职能部门,许多办公机构只能分散在市区的大街小巷之中。零乱分散的布局不仅增加了职能部门之间沟通交流的成本,对于群众办事来说,更为不便。

  而机关大院特有的形态也与行政职能和理念的转变潮流渐不相符。学界普遍认为,这种封闭模式带来空间的隔离,也容易造成民众与政府心理上的疏远。

  “机关大院的这种形态与当时政府职能和施政理念有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调研员黄九一认为,建国后,像国内大多数城市一样,桂林在建设行政设施时也多采用这种大院式布局构造,但随着政府职能和施政理念的转变,行政设施的布局形态也应进行相应的改变。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学术界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服务型政府的宗旨不仅体现在政府工作实践的具体流程上,也表现在它给群众的心理影响上。即具备服务型政府特征的行政中心,不仅要求更快的信息传递速度和更高的行政办公效率,也要求在功能和外观上体现多元、服务和亲民。

  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出现了行政中心建设的高潮。期间建设的城市行政中心形态呈现新的特征——— 不断向服务、开放、亲民等方向探索发展。据媒体统计,1999年至今,全国至少有14个省市的上百个地市县纷纷设立了被称为“政务超市”的行政服务中心。

  而桂林新行政中心的主要载体——创业大厦在设计、建设过程中也遵循了多元、服务、亲民的理念。已经启用的创业大厦是一座集现代化综合性办公、市民服务中心、档案馆藏及城市展览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厦。按设计,其将与一个占地35公顷,设有市民健身带和休闲场所等设施的市民广场相邻,共同组成一个开放空间。

  负责过创业大厦玻璃幕墙安装技术指导的邹宗树,足迹曾随着工程遍布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创业大厦的布局让他想起了曾参与建设的杭州市的行政服务中心,“都是功能布局合理,形态开放,符合现代城市政府的气质。”

  从一座小城到区域中心城市

  翻开诸多城市的版图,人们会发现,行政中心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绝不仅是政治决策与行政管理的功能。它更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人口与资源的流向,从而锚定着一个城市现在与未来的重心。

  正因如此,在桂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副教授邓春凤看来,实现行政效率优化只是行政中心搬迁带来的影响之一,其根本出发点是突破桂林城发展的困局。

  桂林城,急需开拓转身和向前的空间。因为依赖着漓江生活和发展,已经让桂林人在全球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付出了代价。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保护漓江,桂林关停了数十家利润高但有污染的企业,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49亿元退减至1981年的0.93亿元。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为了保护漓江,桂林工业产业的现代化以及规模化步伐始终滞后于周边城市。每一年,市级财政紧巴巴的钱袋子,还要想方设法挤出巨额资金投入漓江保护。

  也因为这种依赖,多年来,桂林整个城市一直以漓江为核心呈梭状发展,在不到6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域里,挤下近90万常住人口,并承载着每年2000多万人次的游客和大桂林12个县百万以上的流动人口。城市内,风景名胜、党政机关、工厂企业遍布,生产区、生活区、游览区混杂,渐渐形成了人口拥挤、交通阻塞的局面。

  窘迫的城市空间,被限制的产业发展,让桂林在城市化大潮中逐渐落后于同类城市。

  与桂林相似,杭州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旅游城市,同样面临着保护名城和发展产业的难题。但近年来,不断拓展城市空间,特别是建设钱江新城后的杭州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2013年,杭州的生产总值已达8343.52亿元,是桂林市的5倍。

  “制约桂林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空间狭小。”黄九一说,在这一紧迫形势下,桂林需要一个超常的举措来拉大城市框架,能够吸引人口与资源流动的行政中心迁移就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新行政中心的落脚点是临桂新区。依照规划,这片曾经的荒芜之地,将在2025年建成一个47.63平方公里,容纳40万人口的新城。届时,桂林市城区面积将扩展近一倍,成为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城。

  而这座新城给桂林带来的不仅是空间上的拓展,还有品质的提升。多功能、现代化的行政中心;总投资约16.2亿元的防洪排涝及旅游景观水系;在广西堪称大手笔的“一院两馆”……以高起点、高规格进行规划、建设的临桂新区,将是一个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国际化新城。

  拥有这样一座新城的桂林,才无愧于湘黔桂交界地区最大城市的称号。而体量大跨步提升的桂林,也才能在这一拥有1500万人口的地区真正发挥中心城市的主导影响力。

  从“摊大饼”式扩张到组团发展

  以新行政中心为注脚的临桂新区,注定与桂林城之前扩展截然不同。

  在过去几十年里,不甘落后的桂林人在东面、北面和南面都不断延伸城市空间,谋求产业发展。

  东面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工业体系,与之相匹配的现代服务业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北面的八里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商贸、物流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初具规模。南面的雁山区建设多年,随着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高校相续进入,这里的人气聚集也已初具规模,成为一个以文化教育产业、创业产业、现代休闲旅游业为核心的城市新区。

  但这种以老城为中心的“摊大饼”式扩张,没能脱离漓江水系,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依然受到限制。付出诸多努力,桂林却仍未迈出追赶的脚步。

  在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这两个城市综合实力的硬指标上,桂林与临近城市柳州的差距越拉越大。2008年,桂林生产总值883亿元,财政收入85亿元,与柳州差距分别为17亿元和55亿元;2010年这一差距扩大为152亿元和80亿元;2013年,差距再次拉大,分别为359亿元和105亿元。

  要合理、有效地重新部署支撑城市发展的产业格局,桂林需要等待一个支点。

  十多年前的杭州,就是在明确钱江新城作为行政中心的定位后,才围绕其进行产业布局。而合理、有效的布局,让工业、金融贸易、文化娱乐和旅游服务等功能在钱江新城迅速发展壮大,也让杭州彻底解决了保护名城和发展产业的难题。

  以行政中心为核心的临桂新区的确立,让桂林也迎来这一支点,从容地画出了“一点、三星、三区”的产业发展的蓝图。

  一点,是一个以行政、商务、旅游服务等职能为核心的临桂主城区。三星,是围绕在临桂主城区周围的三个不同主题的环境控制型旅游区,即以水上运动、山地运动和体育休闲为主题的凤凰体育运动休闲旅游区,以会议和国际接待为主题的会仙湿地旅游区,以休闲、度假、康体和养老为主题的万福休闲度假旅游区。三区,是结合湘桂发展走廊和义江流域产业带的整体布局,形成两江空港经济区域及高科技产业组团、苏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组团、五通高新技术产业组团这三个主要的产业发展组团。

  一个完善的产业布局正迅速转化为区位优势。

  在考察了七星、荔浦、永福、灵川等很多地方的开发区后,桂林三金最后还是把厂区迁到位于两江空港经济区域及高科技产业组团的秧塘科技园区。“迁到这里,既是企业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受了新区政策和区位优势的吸引。”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许飞说。

  短短几年时间,秧塘科技园区已经形成了以福达集团、桂林华力重工等为支柱的机械制造业;以桂林三金药业、桂林莱茵生物等为支柱的生物医药业;以深圳嘉润茂电子、宁波鑫友光伏等为支柱的电子信息业等三大产业。

  这些企业建成投产后,以秧塘为核心的临桂新区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撑起桂林工业的半壁江山。

  出老城往西的道路上,一块块“市政府”的路牌向人们指引着临桂新区的方向。而行政中心的西移,也正将桂林城从“漓江时代”引向“临桂时代”。(首席记者龚亮勇 文/摄)

保存|打印|关闭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首页|新浪广西|广西城事|身边事|美食|时尚|旅游|读图|专题|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