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讯(见习记者 蒋娟娟 记者 陶海华)去年9月,在南宁市江南区沙井一带,出现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非洲大蜗牛,引起各方关注。当时,相关专家称这些被称为“田园杀手”的非洲大蜗牛“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不大,不足为惧”。近日,有市民发现,这种外来生物已“挺进”繁华的埌东片区。这些繁殖能力极强的外来蜗牛入侵现象,是否真大规模爆发了?相关部门如何防治?记者进行了调查。
一条路上全是大蜗牛
在广西民族大学侧门往相思湖西路的绿化带,有居民两周前就发现了非洲大蜗牛。
7月21日上午,路边的绿化带逐渐有几只非洲大蜗牛跃跃欲试,从绿化带爬到人行道。记者蹲下身子,查看周边约1公里长的绿化带,发现里面每平米就有五六只大蜗牛。太阳出来后,出来“散步”的大蜗牛又陆陆续续回到绿化带里,像是在“大本营”里“休眠”。
住在相思湖酒店附近的董先生告诉记者,7月20日下午台风天气过后,他和家人出门散步,在路面就看到有大大小小的蜗牛爬到人行道上。由于好奇,他翻看周围的绿化带,发现里面密密麻麻布满了大蜗牛。
附近居民反映,这里的绿化带在两个星期前就出现了非洲大蜗牛,每当气候潮湿还有大雨过后,在这一路段的绿化带上就会有鸡蛋或鹌鹑蛋大小的此类蜗牛爬到人行道。
繁华片区也见其身影
在埌东街头,同样出现了不少大蜗牛的踪迹。
7月21日上午,几只个头不小的非洲蜗牛,正爬行在南宁市国土资源局大院的路面上。路面上还残留着一些蜗牛被车碾后的碎壳。
“每次下雨后,都会有不少大个头的蜗牛爬出来,有的像鸭蛋那么大,也不知道它们从哪里来的。”南宁市国土资源局门口执勤的保安说,今年开始才发现这些蜗牛,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南国早报记者扒开该局绿化带看到,树根和烂树叶从中藏着不少大个头的蜗牛,单位的内外围墙也有很多。“今年才开始出现,就这么密密麻麻了。看来,这些蜗牛的繁殖能力极强。”该小区保安说,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处理。
看了记者拍的图片,家住南宁市百花岭路文景园小区的周先生也称,两个月前,他发现小区也有很多这样的大蜗牛,很多蜗牛甚至爬到了二楼的窗户上,“往墙上扫一眼,就能看到二三十个,也不知道是否有危害”。
这里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在金洲路上,她已经多次看到这样的大蜗牛了。记者走访民族大道民歌湖一带,也发现有非洲蜗牛的踪迹。
是否真大规模爆发了?
在去年9月,这些非洲大蜗牛在南宁市江南区沙井一带出现时,曾引起各方关注。据当时了解的情况来看,非洲大蜗牛出现的区域基本上局限在沙井中学周边农田和菜园。当时,负责灭杀处理非洲大蜗牛的广西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相关工作人员称,非洲大蜗牛是繁殖能力极强的植食性旱生蜗牛,食谱涉及数百种草本、木本、藤本植物,对花圃、农田作物危害极大,被称为“田园杀手”。不过他也表示,非洲大蜗牛虽然繁殖速度极快,但在广西有天敌,而且可以用农药灭杀,因此,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不大。
如今在南宁市西乡塘区甚至是繁华的埌东片区,均发现大量非洲大蜗牛,是否意味着这些繁殖能力极强的植食性旱生蜗牛入侵现象大规模爆发了?
广西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外来物种管理的负责人何金富告诉记者,西乡塘区和埌东片区的非洲大蜗牛最大传播来源应该是交通运输工具和市民养殖的宠物。绿化带里繁殖大量蜗牛,很有可能是通过绿化植物所携带的土壤传播的。
那么这些地方的非洲大蜗牛会扩散繁殖吗?广西水产学校专家朱老师分析,蜗牛的繁殖主要是因为这两处的环境比较适合生长。不过,由于食物来源缺乏,繁殖速度上不来,存活时间应该不会太久。
另外,这类蜗牛大量繁殖,是否会对城市造成大的危害?又如何去进行防治呢?何金富指出,非洲大蜗牛虽然名列有害生物之列,但其危害有一定的针对性,对农田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但是对于木本植物的伤害性较小。而这类蜗牛对农药比较敏感,喷洒农药即可。但是,蜗牛的大量繁殖归根结底是因为环境卫生问题。将城市的环境卫生治理好,才是解决蜗牛繁殖最根本的方法。
相关链接
非洲大蜗牛从何而来?
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处生物安全科相关人士称,近年来,广西曾检验出两次非洲大蜗牛:一次是2003年钦州检验检疫局从越南入境的运输工具中检出;另一次是2007年梧州检验检疫局从澳大利亚进口的木质包装中检出,均按规定进行了检疫处理。至于广西境内出现的非洲大蜗牛,很可能是一些人从国外回来,作为宠物携带回国,或是携带一些植物物种时,将隐藏在根茎泥土中的幼虫或卵捎带入境。
非洲大蜗牛不宜吃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lica),为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栖眼目玛瑙螺科的大型贝壳螺,是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云南麻栗坡县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在天保、八布两个边境乡发现这种蜗牛。非洲大蜗牛是中大型的陆栖蜗牛,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最大可超过20厘米。这种夜行性动物喜好潮湿环境,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农林专家认为,非洲大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会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食用可能存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