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生活报讯(记者 关海芳 梁园)1月7日6时55分,慈善家邵逸夫先生在香港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邵逸夫辞世,让与他有过接触的一些人士满怀感慨。7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南宁市两位与邵逸夫有过一面之缘的人,听她们讲述对邵逸夫的印象及其中的故事。
她曾给邵逸夫送过特别的礼物
讲述人:刘曼丽,南宁市逸夫小学首任校长
“我见过邵逸夫一次,那是1998年。”昨日,南宁市逸夫小学的首任校长刘曼丽向本报记者讲述了她与邵逸夫见面的经过。
当时,教育部和邵逸夫基金会对资助的学校建设工程进行了质量评比,南宁市逸夫小学的工程质量是获一等奖,因此刘曼丽有了一次去杭州领奖的机会。开会前,刘曼丽已接到相关机构的要求,称不能拍照,也不能为表感谢给邵逸夫送礼物。但她心里总觉得,应该表达一下全体师生的心意,因为上世纪90年代初,政府对学校建设的经费投入还没有现在这么大。从1992年筹办这所学校,到1994年开工建设,身为筹备处副主任的刘曼丽从写立项报告到四处筹钱,深深体会到邵逸夫捐赠的50万港币的珍贵。于是,她把该校1995年落成暨开学典礼上几位学生念献词的照片放大成一张约A4纸大小的照片,决定给邵逸夫先生送上这份礼轻情意重的礼物。
在杭州的颁奖典礼上,刘曼丽趁邵逸夫给她颁奖的时候,掏出这张照片对他说:“我是南宁市逸夫小学的校长,这是我们学校孩子的照片,送给您,祝您健康长寿。”看着照片上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面孔,还有学生缺门牙念献词的认真劲,邵逸夫很高兴,点点头笑了,收下了这份礼物!
刘曼丽说,其实1995年南宁市逸夫小学落成典礼时,邵逸夫当时正好带着财团到广西考察,刘曼丽找到了自治区教育厅的相关人士,希望能让他到学校,和孩子们见上一面。如果不能来,为学校题个字也好。但邵逸夫方面回应,邵逸夫很低调,从不亲自到所捐建的学校去,也不题字。“所以我把孩子们的照片拿去送给他,算是弥补了这个遗憾吧!”刘曼丽说。
她曾受邀到邵逸夫家中用晚宴
讲述人:黄菊如 南宁市民政局局长
7日,听到邵逸夫逝世的消息,南宁市民政局局长黄菊如的心里一阵难受,18年前在香港见到邵逸夫的场景又再次浮现眼前。
1996年,黄菊如担任南宁市青秀区教育局局长。当年,邵逸夫要向内地教育机构进行捐赠,国家教育部组织教育代表团赴香港接受捐赠,“每个省只有4个名额,我当时是其中一员。60多人的代表团到了香港之后,受邵逸夫的邀请在他家里用了晚宴,还在家里的小型电影厅里看了一场电影。”黄菊如回忆说。
在黄菊如的印象中,邵逸夫是位可亲可蔼、很慈祥友善的一位老人。“那时老人家已经78岁了,他还亲自出来宴请我们,让我觉得很感动。”黄菊如说。当时,邵逸夫和大家坐在一起用晚宴,老人精神很好,但是话语不多,大家都称他为“六叔”,这个称呼也一下子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晚宴后,邵逸夫和大家合影,还邀请在家里的小型影厅里看电影,黄菊如说,那时看的是哪部电影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邵逸夫对大家到来表现的那份热情和真诚至今仍留在心里。
虽然只是见过一次面,但是邵逸夫一直以来对内地教育的资助让黄菊如很钦佩。现在,南宁市逸夫小学的一栋教学楼就是那次接受了邵逸夫捐赠之后建起来的。
黄菊如说,邵逸夫并不是捐了钱就行了,他的教育基金会还有专门的项目小组对捐赠的项目进行后续的管理和评估,“那栋教学楼对当时学校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没想到的是后来这个项目还被评上了基金会优秀工程项目,获得了5万元的奖励。”黄菊如说,这让她觉得邵逸夫确实是实实在在地要把项目做好做实。
一种感恩
百色一逸夫小学校长:逸夫小学是当时镇上最好楼房
当代生活报讯(见习记者 黄静) 7日日下午,本报记者连线了百色市田阳县百育镇逸夫小学的校长黄少莺。这所由邵逸夫先生1996年捐款建设的学校,给了百育镇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黄校长介绍,逸夫小学建成之前,百育镇上只有两所小学,学生们的教室基本上都是瓦房,条件非常艰苦。1996年邵逸夫先生捐资了50万港币,建了一所逸夫小学,后来就把另外两所学校合并,学生都到逸夫小学上课,所以逸夫小学成为全镇唯一的小学。
据黄校长介绍,该校在校生1080人,其中小学部900人,幼儿园180人。全镇小学六年级学生均集中在逸夫小学就读,学生来源主要是本镇镇直各单位、辖区内村屯、进城务工的适龄儿童。
“逸夫小学是我们镇上当年最好的学校,也是当时镇上最好的楼房,桌椅都是全新的。”黄校长说,建校初期,学生们从破旧的瓦房搬到新教学楼,老师和学生都很高兴,也是因为邵逸夫先生的捐助,才有了今天的逸夫小学,才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和全新的桌椅。
“我们学校开设了‘人生大讲堂’,就是类似于感恩讲堂。”黄校长说起开设的大讲堂时说,高年级的学生都知道逸夫小学的来历;而低年级的学生,老师也会在课堂上告诉他们,所以他们也是心怀感恩的。
得知邵逸夫先生逝世的消息,黄校长心情很沉重。“明天早上升旗的时候,我会把这个消息告诉师生们,并且会组织纪念活动。”黄校长说,邵逸夫先生给了孩子们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学生们应该更努力的读书,将来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