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资讯 >广西城事>正文

广西科技工作者属中低收入人群

A-A+2013年10月20日10:57南国早报评论

  南国早报讯(记者佘鸿雁)近7成的科技工作者月收入低于3000元,群体中只有2.7%的人是博士……这些数字来自于自治区科协近日出炉的“广西科技工作者事业发展需求及发挥作用状况调查研究报告”,这份调研首次聚焦科技工作者事业发展的主题。科研“圈内人”如何看自己的事业现状?南国早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了解。

广西科技工作者事业发展需求状况调研报告。来自:南国早报广西科技工作者事业发展需求状况调研报告。来自:南国早报

  基层搞科研 待遇“有点低”

  “长大后我想成为科学家。”对孩子们来说,科技工作者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职业。不过,这份报告对这一行业的收入水平调查结果不乐观,尤其是基层人员的。

  课题组副组长招耿春介绍,该调研在2011年5月~2012年12月进行。收入数据的采集时间是2011年7月,与2008年前的全国水平相比仍低了300元。2013年的收入应有所增长,但也不容乐观。

  而根据此前的另一份调研,2009年广西科技工作者人均年收入28117.243元,比当年广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的28302元还低。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是广西科技工作者在改善生活方面的最主要需求。

  一位青年科技工作者说,他大学毕业进入研究所时,就拿着不到2000元的工资,直到评上中级职称后,才超过2000元。他表示,虽然现在社会上早就没有“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种舆论风气,不过收入仍然是影响他们安心科研的重要因素。

  在企业更大胆 在院所“不敢闯”

  调研报告结果显示,我区科技工作者大部分缺乏创新意愿,创新能力不强。不同群体也有明显差异,民营企业、集体企业的科技人员创新意愿最强、能力最高。

  一名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告诉记者,不是不想创新,而是有顾虑,“不敢写,怕项目内容写得太高、太深,完不成。一旦给人留下了这种不好的印象,以后再申报课题就会有难度”。因此没把握的内容不敢做,最后完成的课题往往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一些实验的量,没有太大突破。

  他说,人人都希望进一个好的课题组,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做个三五年就有成绩出来。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科研力量强的课题组,如果做的是冷门课题或者小产业,刚有起色,项目就结题了,这方面科研也不继续了,于是另换一个项目做,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工作五六年了,一直在项目间“跳”,对于以后的发展和科研方向,越来越迷茫。他希望,从政策层面上,一些科研项目的进行不要“3分钟热度”,对于年轻科技人员,更要支持他们独到的想法。

  招耿春说,对于科技工作者整体状况的调研做得不少,但是这样触及他们事业发展需求的专项调研,在全国都非常少见。而且,课题也将关注度更多地集中在基层科技工作者身上,正视不同科技工作者群体间存在的问题和差异,为相关部门制定科技政策及人才政策提供建议。

  造好“广西平台” 才能引来凤凰

  高层次人才缺乏一直是我区的短板,这其中有引才、留才环境条件欠佳等多种原因。我区也出台了不少政策,通过“八桂学者”和特聘专家制度等,尽力弥补这一人才短板,

  王筱东,这名不到35岁的“八桂学者”,就是我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之一。王筱东曾任美国微软公司大中华区高级经理,2009年在美国获得微软全球最高奖项“比尔·盖茨奖(董事长奖)”。如今,王筱东正带领他的团队在广西打造“智慧农业”,致力于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升级改造我区传统的产业。

  相比之前在国内外的工作经历,王筱东感觉到广西的创业氛围和激情相对较弱,组建团队不容易,“在本地找人难,我们团队超过50%的人才是从外地‘抢’来的。他们之所以愿意回来,或是因为自己是广西籍,或者因为家人是广西籍。他们一直寻求机会回来,但之前没有合适的平台”。

  王筱东认为,对于高层次人才来说,待遇并非摆在第一位,“因为生存根本不是问题,而是你选择的平台,能够让你看到希望。除了给出待遇,能够在广西做出什么样的事业才是最有诱惑力的”。

保存|打印|关闭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首页|新浪广西|广西城事|身边事|美食|时尚|旅游|读图|专题|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