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二中近日被网友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30多岁的吴善柳今年在该校参加高考,夺取了钦州市理科状元,现被清华大学录取。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曾辗转多所学校参加高考,并多次考上重点大学,但连2011年考上北京大学都没有去读。网友称他是“高考专业户”,并指责这样做会导致另一名考生失去就读名校的机会。(7月18日南国早报)
不解 高考外星人搞哪样
直通车:连北京大学都不去,学霸的世界猜不透啊猜不透!
爱莲居士:可能志在清华吧?
BOA流年: 我相当佩服他。我们校长称他为“高考外星人”。
叫我黄秋秋秋:这一生是要用来享受高考状元的快感的吗?
滑落满地愁:他在奚落高考制度?
谴责 占用资源挥霍青春
逗子BOY:虽然他牛可以多次考名牌,而去不去也是他的自由,但想想他身后的人或许仅仅落后他1分甚至不到1分,或许那个人想去的学校就被他占了,而他却不去,白白浪费了一个机会,也改变了另一个人的命运。
瘳噷:而立的年龄都过了,30岁的职业人已经是单位的中层骨干了!可能你的初中同学都在这个社会上混得如鱼得水,你没把你的爸妈气死吧?
我wwwwww:千万别走上社会,走上社会也是被淘汰的货!
大榕树997788:上医科大学吧,把自己的病治好了再说。
猜测 靠高考奖励挣钱
轻描淡写:靠学校的奖励赚钱的。人家脑子会有病?只是你们看不懂。
白天的笑意:人家没被社会淘汰,人家很精明地在赚钱。凭本事赚钱,有信心赚钱。
阿豪:本质上和职业运动员一样嘛,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通过比赛的好名次得到奖金并以此为主要经济来源。
点评
“高考专业户”是高考功利化的怪胎
斯涵涵:据报道,吴善柳曾辗转多所学校,其中不乏中途插班的经历,各重点中学对其敞开怀抱,说不定还下了一番工夫游说和利诱,因为每每高考揭晓,一些学校张灯结彩、广而告之:我校某某考取某名牌大学!高分考生与学校之间早已达成不言自明的默契:学校用优厚的奖金和条件争夺考生,而考生用高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重点率甚至带来状元“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希望,而中学的美誉度、生源、教师收入、财政奖励都会随之攀升,后续“效应”滚滚而来。
对此,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对于高考专业户采取必要措施:虽然不能禁止其参加高考,但对已经领取奖励的学生记录在案,不再累计重发;同时加强学校的财政经费管理,遏止学校重金挖人的冲动,而改变高考唯分数论、深化教育改革、提升素质教育、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多管齐下,才是铲除高考专业户的温床,回归教育本真的根本路径。
同情这高考成“神”的“孩子”
张翼:善考的吴善柳显然并没有因为几乎一年一度的高考而“吸风饮露”,他还是双脚牢牢踩在大地上吃自己的饭。从其2000年高考成绩的“不理想”到大学毕业后工作的“不满意”,或许是其踏上高考“不归路”的一个缘由,但其上了“985”,甚至被北大招录而不从,此次又以不怎么去上课的努力程度而被清华“揽入怀中”,至少说明,吴同学有一门超乎寻常的高考技能。“三十六计揣在身,我本逍遥一农民”,一招鲜吃遍天,总要吃喝拉撒睡的吴同学,若能以出书或办班收费的方式将其多年“考神”经历传授给还在题海洋分河湾中苦苦挣扎的弟弟妹妹们,不失为大功一件。
鉴于吴善柳的行为并不犯法,我们完全有理由从另外的角度认为,这是个很“可怜”的“孩子”:尽管已经过了传统意义上的而立之年,但他依然眷恋着高考考场,眷恋着那走进考场,看到考卷上一个个问号,而后在卷面上刷刷刷一笔一画地写下去的感觉,一年一度不重样的感觉,微妙处在于题每年都是新的,而一次次填写上正确答案而得到“大人”奖励的,一次次获得比他人更多被选择机会的,还是那个“我”!那一份快感或许是他人无法体悟的。
这一次,考上了,就去读四年清华吧。三十撒欢、四十当官、五十打蔫,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过点正常人的日子。此后,在没有你的高考江湖,看后来者到处转发你的传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