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柳州>母婴之家>正文

家长维权雷翻学校 来校谈话带律师和录音笔

A-A+2015年3月26日11:12解放日报评论

  要换班主任,家长向学校提出要有知情权,新班主任必须得让每位家长满意;学生在校内摔倒骨折,从医药费、营养费、整容费到家长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索赔竟达几万元……最近记者采访发现,个别家长过度维权的情况偶有发生。

  家长过激,小题大做

  日前,一位老师向记者讲述了他的遭遇。课堂测验发考卷时,考卷纸边缘不小心划到了一名学生眼睑处,经校医处理,并无大碍。这本是一个小意外,学生家长却“小题大做”,不仅要求老师上门道歉,还提出索赔。可当老师上门家访时,见到学生兴致勃勃正看电视,顿时感到很委屈。

  这位老师说,家长维权本不是件坏事,但过度了,难免会伤老师的心。比如,有家长与学校在孩子教育上有些小纠纷,来校谈话时,公然带着律师和录音笔,要“留下证据日后维权”;还有家长从网上买来“录音神器”,鼓励孩子录下老师讲课,若挨了批评或惩罚,可以抓把柄找学校“理论”或到上级部门投诉。

  家长过度维权还体现在过度干预教学管理方面,这在民办学校较多见。如一位班主任产假,需要临时找其他老师替代,家长们提出新班主任任命要经过家委会同意,让校长哭笑不得:“教学安排需全局统筹,难道今后每位班主任带班前,都要像干部公示一样先向家长公示?”

  过度维权,伤害孩子

  家长频频过度维权,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方面,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孩子遇到任何细小伤害,家长都容易出现过激反应;另一方面,一些家长认为经常“闹一闹”,能促使老师更重视自己的孩子。

  有些家长认为,只要对孩子有利,维权不怕过度。其实恰恰相反,过度维权会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过度保护则降低了他们的社会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并不利于健康成长。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中心特聘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说,家长过度维权,易使孩子对学校产生敌意,学生在潜意识里抵抗老师,影响学习。而老师见到苛刻的家长,只会对学生“敬而远之”。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于海教授认为,学校对学生不可能承担无限的责任,家长正常维权无可厚非,若走向极端,只会束缚学校的手脚,干扰正常教学计划。如今一些学校下课时把孩子“圈”在教室里不准外出活动,这与发生伤害事故后个别家长的过度维权不无关系。还有老师担心批评“得罪”学生或遭投诉,索性当起“老好人”,对学生行为偏差一概不管。

  做好家长,是门学问

  过度维权只是一些家长教育方式存在偏差的一个方面。如今网络发达,各种育儿理论层出不穷,相关的知识信息更是海量。然而不少家长“眼高手低”,自认为了解很多育儿知识,却“知易行难”、“知行不一”。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郁琴芳说,能否做一个好家长,不仅靠知识、技巧,更在于育儿期望能否从“普遍焦虑”走向“全面淡定”。

  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住公寓,从小孤独,自出生起就有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大人围着转,每个家庭又渴望孩子成为成功者,孩子们自幼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陈默说,育儿是一门科学,家长需不断学习,“虎妈”培养“哈佛女孩”的成功只是个案,不能盲目模仿,而应掌握孩子成长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

  教育专家同时表示,从学校角度看,校方也应尽可能规范各项制度、设施管理。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加强家校沟通,增进了解,避免误解。“当然,前提是家长要理解、支持并信任学校。”陈默说。(记者 许沁)

保存|打印|关闭

图文热点更多>>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