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柳州>社会民生>正文

93岁老奶35年坚持做鞋垫 用针线编织美好生活

A-A+2015年4月11日11:03柳州晚报评论

  柳州晚报讯(记者 韦志斌/文 赖柳生/图)韦秀珍老人今年已93岁,背虽然驼了,但还是耳清目明,脚步轻快。她最期待的是每周五晚上,因为这个时候,读职校的曾孙小聪回来了。下午4点多,她就上街买菜,“这孩子喜欢吃牛肉,多买点,还在长身体呢!”6点左右,老人已经把饭菜做好,然后,她坐到缝纫机边,“嗒!嗒嗒嗒……”一边做鞋垫一边等曾孙回来。

图为剪下鞋垫布样,准备车鞋垫。图为剪下鞋垫布样,准备车鞋垫。
老人手穿针线仍灵活。老人手穿针线仍灵活。
漂亮的鞋垫在缝纫机的滴哒声中、在老人的沧桑手下即将完成。漂亮的鞋垫在缝纫机的滴哒声中、在老人的沧桑手下即将完成。
刷浆糊,将做鞋垫的布叠层粘上。刷浆糊,将做鞋垫的布叠层粘上。
韦秀珍老人用缝纫机车鞋垫,枱板下脚踩带轮,枱面两手操作不停。韦秀珍老人用缝纫机车鞋垫,枱板下脚踩带轮,枱面两手操作不停。
韦秀珍老人最开心的时刻,是小桌板上摆满她做好的鞋垫。韦秀珍老人最开心的时刻,是小桌板上摆满她做好的鞋垫。

  她一周里就两件事,除了等曾孙,就是做鞋垫。

  老人的儿子和孙子都没了,很久以来,她就和曾孙相依为命。3月17日,记者走进欣发社区“北站路三角地”旁的一个小区里,老人的家就在一栋老楼4楼的“偏房”里。之所以说是“偏房”,是因为这间房就像是附在整栋楼南面的一层“皮”。房间呈“香蕉型”,长10米左右,最宽的地方估计有3米。

  “这是6年前我东借西凑花了3万块买的。”老人告诉记者,之前她和曾孙小聪住在黄村,后来那边的房子因故被孙子卖掉,之后孙子也不知所踪。小聪的母亲有“软骨病”,小聪是她一手拉扯大的。

  小聪今年17岁,而17年前,韦秀珍已经75岁,但为了养嗷嗷待哺的曾孙,她还是每天四处找活做,晚上回来就做鞋垫。到后来年纪更大,经过几场病后,再也不能在外面跑,于是做鞋垫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

  算起来,老人做鞋垫已有35年。最初,她是在劳动队做工,码工、和水泥、搞装修……她白天做着和男人一样的活儿,晚上回来,又继续干活,拿起针线做鞋垫补贴家用。

  做一双鞋垫的程序其实很繁琐,先在一层一层的布上涂上她特制的“胶水”(用米做的),总共4层,然后晒干。之后对着各种码数的模板剪下来,再在外面包一层漂亮的布,塑边。最后一步就是在缝纫机上来来回回地缝。

  “一针一线,踏踏实实。”这是老人心中最朴素的劳动观念,有时仅仅是少缝一圈,她的心里也会感觉空了一块似的。

  她做鞋垫还很讲究美观而不花哨。“她做的鞋垫也很耐穿、结实,怎么洗也不会烂。而且价格实惠,小的3块钱一双,中的4块,大的5块,比街上的便宜。”邻居李阿姨说,现在老人体力跟不上了,不能上街卖鞋垫了,但有很多人都拿布上门让她帮做鞋垫,老人一般就收2块钱的手工费,给多了她也不会收。一个月下来,她也能做个100来双鞋垫,加上有低保收入,社区里时不时送点东西,她和曾孙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现在,做鞋垫是老人每天必不可少的“运动”,她一天中睡觉绝不超过3个小时,有时候半夜醒过来,她就坐到缝纫机旁做鞋垫,累了就回去睡觉。这样的情况一个夜里至少有两三次,白天也是一样。

  “我得经常动才得,要不然手就会僵掉。”老人说,之前有段时间她因为病了,长时间不得动,手就变硬了,握都握不拢。后来,经过不断运动,才慢慢地缓过来。因此,她现在一定要多动,做鞋垫的时候,脚下踩缝纫机踏板,手上又不断地动,这就是最好的运动,这也可能就是长寿韦秀珍的秘诀之一了。

保存|打印|关闭

图文热点更多>>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