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的山水蕴藏着廉政文化的寓意。青莲般“亭亭直上”的峰林孕育着廉政的精神,桂林大地处处都留有廉政官员的足迹。
桂林的历史也是一部廉政文化的教科书。一批批刚正不阿的官员忍辱负重、坚守信念、薪火相传,书写和弘扬了桂林廉政文化和廉政精神。
石峰之下,俱水汇不流,深者尺许,浅仅半尺。诸峰倒插于中,如出水青莲,亭亭直上。
———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
虞山与名相
桂林城北的漓江西岸,有一座秀丽的孤峰。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从前舜帝南巡到过此山,并游览了山北麓的洞口水潭。后人为纪念圣君舜帝,便把这座孤峰称为虞山。唐玄宗时,出任桂州都督兼岭南按察使的张九龄,曾在虞山祭祀舜帝,惩治昏官。张九龄是唐玄宗时期的贤相、名相,原本是朝廷里正五品的中书舍人,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邪恶势力作斗争,为唐朝的“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被唐玄宗誉为“曲江风度”。他出任桂州,是贬谪下放。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夏,张九龄以洪州都督转任桂州都督兼岭南道按察使摄御史中丞。上任后曾临虞山谒舜庙,撰有《祭舜庙文》,推崇尧舜之道。
舜帝是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联盟首领。他受尧的“禅让”成为有虞氏首领,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二十四孝中的第一孝“孝感动天”指的就是舜帝的事迹。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张九龄效法“明德”的舜帝,为民造福的决心日月可鉴。张九龄一到桂林就微服私访,当他了解到一县官糊涂断案后,立刻下令,在九月十九日朝圣拜佛这天,官府各县衙都派人来桂州祭奠舜帝,不得有误!是日,张九龄遵照祭祀礼仪,带头施礼,大声念诵祭文,当他念到“不以荒服之外,不以黄服之尊、巡狩而来,殂落于此,勤之造,永结黎庶”时,不禁思潮奔涌,声音颤抖,众官员和百姓也一齐被感动得落下了泪水。这时张九龄指着那位糊涂县官数落道:“你身为一县之主,断不了一床被子的窃案;百姓受了旱灾,你不减赋税,还听不懂水车和车水的申诉,只知贪污受贿。你算什么父母官!我们今天祭舜,就要记住祖宗的遗训,革了你这无能贪官,快脱下乌纱帽,滚回家去罢!”张九龄借祭奠舜帝惩治污吏,在桂林播下了舜帝清明廉政的种子,可谓桂林廉政文化之源。
独秀峰与浩然正气
一大批著名的桂林官员都把自己的品格与独秀峰联系起来。独秀峰得名始于南朝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的诗句。南朝刘宋期间,当时任始安郡太守的颜延之(384-456年),字延年,是当时在文坛上与著名田园诗人谢灵运齐名的文学家,他“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的诗句只用10个字,就既写出了独秀峰的形,又写出了独秀峰的神,堪称形神兼备,完美体现了独秀峰挺拔的风姿和内在的人格力量,显然颜延之在借物抒发自己的感悟与抱负。可以说,颜延之是最先对独秀峰进行了开发。他公务之余,经常登览独秀峰,并在独秀峰东南麓的岩洞读书习文,成为有史记载的开发独秀峰山水文化的第一人,从而开启了桂林儒学之风。后人为了彰显他开创的文教之风,将他在独秀峰读书的岩洞命名为读书岩。颜延之写下了颂扬君子之风的《五君咏》和训诫子弟的《庭诰》。他颇有见地地论述了公私、德义、孝悌、情朋、赏罚、交友、酒德等许多方面,并以“千夫所指,无病自死”告诫后人。与《五君咏》和《庭诰》精神一致,颜延之为官清廉正直,甚至对自己的儿子都十分严厉。颜延之的长子颜竣辅佐宋孝武帝刘骏夺得帝位,成了皇帝的秘书,少年得志,不可一世。他外出讲排场,摆威风,每次都让仪仗队浩浩荡荡开路,威风凛凛。颜延之十分讨厌,料定其以后下场必定很惨,就很少与他来往,也从不接受他的资助和礼物,仍常年身穿粗陋的布衣,住在茅草房里,一如往昔,清贫地生活。他常对颜竣说:“我平生都不喜欢看见身居要职的重要人物,今天不幸的是让我看见了你!”后颜竣果然得罪了刘骏;于大明三年(459年)五月被刘骏收进大狱,先把他的脚打断,然后赐死。
独秀峰下最初并不是王城,而是“衙城”。独秀峰下的建城背景也颇有传奇色彩。唐武德五年(622年),唐高祖李渊见到从桂州进贡来的,刻有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碑帖的“瑞石”,上面布满黑白紫三色的祥纹,似乎呈现出“圣主大吉,子孙五千岁”的字样。便命令时任岭南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的李靖寻找其产自何处。李靖找到瑞石出自普陀山石林(现桂林七星公园内),就在山上修建“庆林观”,上报皇上。皇上高兴之余,亲笔题写了观名。这一事件,为桂林的建城创造千载难逢的机遇。为了确保刚刚平定萧铣后建立的岭南政权——— 从始安郡改为桂州后建立的桂州总管府,于独秀峰东南,漓江西岸,修筑了桂州子城,中心在今解放路与正阳路交会处。后来又增修外城、夹城。这是见于文献的桂林最早的筑城记录。所筑之城,当时被称为“子城”,因为是官府衙署所在,故又称“衙城”。李靖之所以在此建立官府衙署,也许就与独秀峰的傲然神态有关。因为李靖就是一位被老百姓敬仰的能斩妖除魔的“令公”。
“安史之乱”(755—762年)期间,才华横溢的著名诗人戎昱飘泊至桂林,凄楚地住在独秀峰旁的一间客店里。一夜,忧郁感慨生不得志,大声吟道:“卜身知命贱,伤时舞剑频。”惊动了客店隔壁的桂州观察使李昌夔。李昌夔暗自惊奇,第二天,李昌夔便邀请他一起饮酒论文。戎昱对尊孔重教的李昌夔也十分敬仰。李昌夔在桂林独秀峰下颜延之当年“读书岩”前建“宣尼庙”“设东西庠以居胄子”。所谓庠,即古代的学校。这是在桂林所创办的第一所府学,也是广西的第一所官办学校。戎昱欣然接受李昌夔请他做幕宾,并自比为李府的独秀峰,从此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更有幸的是,李昌夔要将义女嫁与戎昱,戎昱立刻恭敬跪拜说:“我这独秀峰就要低头拜泰山了!”李昌夔说:“戎幕宾,听说你在潭州时,刺史崔要给你做媒,想把京兆尹李銮的女儿讲给你,这样攀龙附凤的高亲,你为何拒绝呢?”戎昱听了,愀然作色地说道:“大人,你还不晓得我自喻为独秀峰吗?独秀峰美,是因为它独立天地之间,峥峥青峰耸立。要是它是一座又圆又矮的土丘,谁还喜爱它呢?”
到了清代,陈继昌的夫人在丈夫连中三元后赋诗相赠:“独秀高惊天极柱,一枝青出镇林村。”陈继昌的母亲朱依英是靖江王府的第十六代后裔,对独秀峰的神韵一定心领神会,这种基因也会遗传在陈继昌的心灵里。在独秀精神的鼓舞下,陈继昌沿着曾祖父陈宏谋的足迹做官,官至江苏巡抚。他为官清廉,洁身自律。所到之处,弘扬教化,兴利除弊,兴修水利,奖励农桑,体恤民情,深得民心。每年三十夜晚,当官的都在屋里烧炮仗、敬财神喝起了。陈继昌却带领两个家人,挑起两担馒头到大街上送给穷苦人,一直送完才回家过年。
曾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军政治部少将主任兼军法处长的吴迈在独秀峰下留下过“卓然独立天地间”的誓言。抗战期间,他不断发表文章,谴责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和片面抗战路线,这使蒋介石大为恼火。1936年吴经香港回乡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吴迈用他的一生印证了他“独秀”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