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桂林>文化•板路>文化视角>正文

昔时胜景 风雅环碧园(一)(2)

来源:桂林日报2015年5月15日 14:58【评论0条】字号:T|T

  李秉绶的作品存世不多。就目前所知,桂林博物馆藏有《松竹图》(尺寸:纵127厘米,横41厘米,水墨设色)。画面苍松虬曲,松针满枝松果累累,怪石旁倚墨竹一丛,洒洒生风。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有15件,香港存得多一点,有几十件。《李芸甫水部墨笔花卉》清道光年间彩墨画真迹一册(折装)为河南大学图书馆藏。内地的嘉德、保利、翰海、香港的佳士德等各大拍卖公司都有李芸甫的画作上拍。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淮安博物馆所藏《李芸甫花草四条屏》,共四幅,每幅纵110厘米,横35厘米,均为绢本。第一幅兰石图轴,第二幅竹石图轴,第三幅牡丹水仙图轴,第四幅荷花水草图轴。此画作于“道光癸巳”(1833)年,是时作者四十九岁,正是艺术上最成熟的时候。无论是画兰竹还是画牡丹水仙荷花,均采用没骨画法,浓淡相宜,妙曼入微,栩栩如生,神清骨秀而又笔致淡逸,观画似觉缕缕馨香扑面有清新之感。是现今我们看到的较全面反映其绘画艺术特点的作品。此外,李秉绶画作在日本的多家博物馆也有收藏。

  在清代,那些大评论家对李秉绶的绘画艺术都有很高的评价。清著名藏书家徐时栋《题临川李芸甫水部画梅》诗云:“怒时画竹喜画兰,画梅意气清而闲。我不善画知画法,古来画梅传人难。临川公子今豪杰,画梅画花兼画骨。横枝屈曲花乱生,为花写照信奇崛。”清代著名书画家熊笛江(景星)《题李芸甫墨梅》云:“画梅宜于疏,和靖所谓‘疏影横斜水清浅’是也,尤宜于画,少淡所谓‘乱插繁花向晴昊’是也,近时汤雨生(贻汾)长于疏,而李芸甫工于密,此帧繁花乱蕊,迭干重枝,是其密而不密者也。香雪如海,淡月破云,世间如此清景不可多得,乃于笔墨间遇之,奇绝妙绝。”

  在桂林风景名胜的摩崖石刻中,留有李秉绶作品的地方有这样几处:兰竹图八幅,分别在虞山韶音洞、叠彩山风洞、伏波山还珠洞、普陀山七星岩口等四处各刻两幅,于南溪山刘仙岩摹刻刘仙像并赞跋,于叠彩山景风阁摹刻《景风阁词》一首,可惜这尊石刻古碑在1944年日军侵占桂林时的大火中遭焚毁。无论是画还是诗词,李秉绶的作品为桂林山水增添了文化韵味,是桂林石刻中的珍品。他在环碧园内的碧霞洞口题有“墨云深处”四字行书,并于碧霞洞旁岩壁题刻《环碧园即景诗十四首》。对于今人来说,这些都是重要的文化遗存。

  碧霞洞天美 石刻古韵存仙境环碧园

  环碧园位于叠彩与铁封两山之间,依山临湖,环洞而建,是一座以水为中心的山水园林,占地面积约100亩,其中水面约20亩,是当时桂林城面积的十分之三。它东临漓江的木龙古渡,北望铁封山和鹦鹉山,南为叠彩山北麓的仙鹤峰。

  这里水媚山清,风景绮丽,完美体现桂林山清水秀洞奇石美之特点。为两广画家与江苏、浙江、江西文化交流重地,文人墨客诗文中的吟咏,是著名的岭南画派发源地。

  这里先说环碧园的美妙景致。

  一园藏五洞,为环碧园胜迹之一。清代著名学者、广西巡抚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写道:“园中岩洞之胜,为桂郡一大观。”而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李秉绶的姻亲张维屏在《桂游日记》一书中对环碧园更有详细描绘,他说:“园以岩洞为尤胜。”一园中藏有林屋、氷壶、瞻鹤、明月、墨云深处五个奇洞。“洞在岩下者一名林屋,一名氷壶,又一洞缭而曲黝而深名墨云深处。洞在岩上者,一名瞻鹤,一名明月,瞻鹤洞有招鹤亭,明月洞最高,皓月东升,清辉满洞。”张维屏文中所述的瞻鹤洞即碧霞洞,光绪版《临桂县志》有这样一段记载:“瞻鹤洞旧名碧霞洞,在叠彩北,居山半缘。石磴上,颇倾仄,洞分两层,下层稍宏旷,上层祀真武神,洞口刻二鹤,架板阁。约以栏楯,可登眺。”

  这碧霞洞可是有名的奇洞。笔者于今年“五一”节期间冒雨登上仙鹤峰的半山腰,拨开荆棘,沿山道进入洞中。看到这洞的确分上下两层,下洞浅而敞朗,沿石级曲折登至上层,见上洞口崖壁有仙鹤浮雕,鹤像下方,是玄武(龟蛇)浮雕,上洞与下洞仅一板之隔,洞底平坦,分里外两进。凭栏下瞰,是烟雨中木龙湖公园那一湖碧水。偶有两声鸟鸣,这里就有了一点幽静和清新。

  碧霞洞内外岩壁石龛题刻密布。据桂林市志记载,上起元代下至明清,其石刻共有16件,内容多为称赞此洞形态奇异风景绝佳,以及记载历代道人在此修行和修筑道院的历史。

  元代马宗成《碧霞洞庆真阁之碑记》中说:“予观夫桂林胜状,南北东西绕皆山也。山皆平地拔起,而成碧玉簪之秀者,看来亦未足为胜,其有山岩空洞,中间更有古迹可验,此为胜尔。”在他看来,自然山川美景不足以称胜,而只有那有岩洞的山,并且岩洞中有古迹可查考玩味的,才算胜景。

  碧霞洞周围林壑静谧,下有清流掩映,如此幽雅环境,非常适合修身养性,为道教徒器重之地。这里自元代起就建有道院,元初洞内供奉治世福神及其侍从、将吏。元延祐四年(1317),道教信徒、寄居桂林的湖北道靖州路人刘法真夫妇将其所购的碧霞岩下大片石氏桃园“捨入碧霞岩法院”充为福地。元泰定五年(1328),全真教在此建造道观。又据《碧霞洞庆真阁之碑记》载,元天历三年(1330)春,临江(今吉林浑江市)人胡云兴捐资并主持规划将碧霞洞重新修葺,他“架阁道以便人之登临,妆饰玄帝圣像,立龛堂以起人瞻仰,扁其额曰‘庆真阁”’,仍镌铜钟悬挂,晨昏扣击,使声闻于天”,成就碧霞洞天风景。“耸听鲸声震动,鸣声远扬,何况洞中佳致,常清常静,尘飞自隔,风过不侵,过夜则天汉相连,斗星正对”。这样的仙境着实令人神往,一时间香客纷至,香火鼎盛。马宗成感叹道,噫,桂林有碧霞洞天之胜境。

  清光绪十七年(1891),朱树德亦将碧霞洞列为桂林续八景之“北岫紫岚”,并赋诗:“瞻鹤有北洞,洞辟北山北。高阁扑飞岚,紫霞绚佳色。列嶂皴云烟,辰山映奇特。丹青满北城,风景望中得。”每当晨昏或雨后初晴,这里云蒸雾罩,紫气升腾,如轻纱似飞絮,绚丽多姿。

  这样一处仙气十足的胜迹奇观,直至清代均为道教胜地,不断有道人常住修行。其中有明代靖江王后裔朱镇山在洞中面壁修道,他自号“瞻鹤道人”,洞也因此得名瞻鹤。他将山下桃园据为己有,并且在此修建别墅,于是,这里又有了皇家园林风范。

  青山依旧,几度沧海桑田。这一好景致随着明王朝的消亡而荒废。清道光甲申年(1824),极嗜云林山水的李秉绶看重这块风水宝地,买下了这个废园,并且不惜重金重新修整。李秉礼《韦庐诗集》中有诗《环碧园为佩之十第作》对这次修园描绘甚详:“叠彩山下园百亩,云是前明宗室辟。迄今四百有余载,地主不知凡几易。台榭倾颓劫灰冷,碑碣剥落苔藓蚀……吾弟素有烟霞癖,不惜兼金新买得。刬锄泥阏通泉源……葺亭山之巅,筑屋山之侧。浮岚飞翠扑帘栊,小草幽花映篱隙。溪流曲折石梁横,一叶鱼舟漾空碧……季仑金谷何足数,摩诘辋川差可匹……”清著名诗画家罗辰则写道:“下瞰李园,花时苇绡,叠障弥望,皎洁如积雪。今为李芸甫水部别墅。构风亭水榭十余处,与茂树清流相掩映,殆不减辋川之胜云。”在他们看来,只有唐代著名诗画家王维那座名垂千古的辋川别墅才可与眼前的环碧园相媲美。 (李超英)

[上一页] [1] [2]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