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桂林>文化•板路>文化人物>正文

诗人曹邺:一片丹心存万古

来源:桂林日报2015年4月10日 14:49【评论0条】字号:T|T

  月中折桂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在风景如画的阳朔县城东10公里,有一座东郎山,山顶有一块突出的石头,酷似人形。从不同角度观看,有人认为像一个含情脉脉的少女;有人认为像一位信步闲庭的老头;也有人觉得像一位全副武装的战士。晚唐著名诗人曹邺曾著《东郎山》诗云:“东郎何事面东方,翘首朝朝候太阳。一片丹心存万古,谁云坐处是遐荒。”初从字面看此诗像是诗人在咏吟山景,而细一斟酌却明显感觉到有着无奈隐退,明君良臣不可常遇的咏叹。

  曹邺生于公元816年,是阳朔县城人。他自幼勤奋读书,擅长吟诗作对。但十次应科举试九次不中,流寓长安达十年之久,因而有“作诗二十载,阙下名不闻”之叹。唐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曹邺终于考中了进士;大喜过望之下,挥毫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寄阳朔友人》:“桂林须产千株桂,未解当天影日开。我到月中收得种,为君移向故园栽。”考中了进士,这在偏僻落后的广西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因为进入唐代200多年,广西尚无人考中进士。在《寄阳朔友人》中,曹邺认为,桂林山清水秀,应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可是,长久以来桂林的人才都不能崭露头角。这次,我曹邺中科举折了“月中挂”,希望这能成为撒向“故园”八桂的一把种子,使今后广西的“桂子”能时时“影日”开放飘香,人才辈出。曹邺的理想当然是很高尚的,榜样的力量更是无穷的。他的考中果然对广西科考起了深远的影响。在他之后,临桂人赵观之,平南人梁嵩等许多广西学人都先后中了状元。

  曹邺入仕后,初为天平节度府幕僚,任太平节度掌书记。咸通二年至六年间(861-865年)任太常博士,后以祠部郎中出为洋州刺史。又入朝为吏部郎中,终被迫辞官回家,终老桂林。

  清代诗人王维新在其诗《阳朔道中怀曹邺》中指:“唐代文章原后起,岭西风气实先开。”就是说曹邺是晚唐全国诗坛上第一个著名的广西诗人,是他开创了八桂的诗风。此前,广西文人从未见诸史册,曹邺的创作无疑对广西诗歌发展起了重大影响。

  佳作流传

  曹邺在创作中致力于古诗和乐府,反对当时拘守声律和轻浮艳丽的诗风。其诗多为古体,文笔简洁洗练,意深情烈,语言质朴通俗,善采民间口语入诗。像《四怨三愁五情》诸什皆沉浑慷慨,有建安七子之风,在唐诗中实为独树一帜。《全唐诗》里便有他的诗作2卷共108首。此外,他还著有《艺文志》(3卷)、《经书题解》(1卷)等文古诗集。《曹祠部集》则是后人将其作品辑选成册出版的。其诗多吟咏故乡山水景色和田园风光,乡土气息浓郁,如《题广福岩》、《东郎山》、《西郎山》、《东洲》、《迁居桂林寄阳朔友人》等。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歌叫《官仓鼠》,是后人最喜爱,也是曹邺最得意的反腐力作。曹邺身处晚唐衰世,面临着危机四伏的社会矛盾,却敢于直面严酷的现实,把仕途前景置之度外,“自以为魏武之后”“能言人之所不敢言”,此等勇气实在难能可贵。

  《官仓鼠》其实就是曹邺的代表作。他巧妙地用拟人化手法来描写官仓里的老鼠,酣畅淋漓地发泄了对贪官污吏的憎恶之情,大快人心,大得人心。这也是《官仓鼠》能代代传颂的原因。

  “胆小如鼠”在中国是尽人皆知的有名成语。它早都那么形象鲜明地概括了老鼠的特点。然曹邺却说“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此两句刻画的难道还是老鼠吗?答案当然是不容置疑的。但那可不是普通的老鼠,而是“官仓鼠”。这“官仓鼠”非同凡响,已不是“胆小如鼠”的那种老鼠。它不仅“大如斗”;而且“见人开仓亦不走”。何以能如此?作者没有明说,但读者不难明白:没有“官仓”养着,“官仓鼠”哪能“大”?没有人当它的后台,它们“见人开仓”早连滚带爬逃得无影无踪了。

  “健儿无粮百姓饥。”大灾之年,戍边的将士和辛劳的百姓在忍受饥饿煎熬,而这些“官仓鼠”却吃得肥大如斗。两相强烈对比,触目惊心的矛盾即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面对如此严酷的社会现实,作者自然会顺理成章地问:“谁遣朝朝入君口?”到底是谁把官仓的粮食天天供奉到硕鼠口中去的?答案其实早已经昭然若揭:诗人质问的是官仓鼠,实际上谴责的是各级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一句发人深思的严厉质问,诗歌鲜明的主题马上就突显出来了。构思之巧妙,令人叫绝。

  早在《诗经。硕鼠》中就有以大老鼠来比喻、讽刺剥削者的写法。而《官仓鼠》比《硕鼠》高明之处是能直面现实,引导人们去思考、去探求苦难生活的根源,深刻地揭露了是非颠倒的黑暗社会,在感情上自然就比《硕鼠》来得更加强烈。这不能不说是创作技巧上的一种进步。

  曹邺的诗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曹邺一生艰难坎坷,经历复杂,因而他能够接近劳苦大众,能感受到人民群众的痛苦心声,多少有点劳动人民感情。考入干部队伍后,在组织、纪检一类部门当公务员的经历,又使他有机会清楚地看到官场的黑暗和腐败。这些便成了他诗歌创作的生活土壤。《唐诗纪事》对他是这样记载的:“邺能文,有特操。”明大臣、全州诗人蒋冕在《曹祠部集序》中则由衷地美曹邺“持正守职”,“公忠刚直,能言人之所不敢言”,因而“负重名于时”。

  针砭时事

  曹邺曾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他的诗作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对劳动人民的疾苦给予深厚的同情,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腐败进行无情的揭露、抨击。

  “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天子好少年,无人荐冯唐。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这是曹邺继《官仓鼠》后又一首为老百姓代言的好诗,名《捕鱼谣》。

  《捕鱼谣》突出相反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锋芒指向最高统治者“天子”,揭露社会祸乱的原因,充满了悲剧色彩。

  在“天子”专权的封建社会,作为朝廷命官的曹邺,竟然有胆量嘲讽天子,炮轰朝廷,在统治者们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了。

  曹邺秉性刚直,疾恶如仇,不避权贵,对于贪官污吏,从不吝惜刀笔。唐懿宗时,他在朝中任撰定五礼(吉、嘉、宾、军、凶)仪注,监视仪物,议定王公大臣谥法等事的太常 博士。当朝宰相白敏中、高璩因病先后死亡。朝廷权贵商议要给他们加谥号。曹邺却认为这两人品德为人都极坏,善结党营私,贯耍手腕弄邪门,是祸国殃民的魁首。白敏中应谥曰“丑”,高璩应谥 曰“刺”。因太常博士仅从七品上,言轻人微。曹邺的建议并没有被皇帝采纳。其刚直不阿的作为反招致嫉恨,不久即被迫辞职南归,后迁居桂林。但他的铮铮铁骨从中可见。

  曹邺辞官回归后, 在故居筑老圃堂。其故居在阳朔县城北面的龙头山和北鹿山之间。此处有一天鹅山,山下有一高八米,宽十米的天然石岩,相传便是曹邺青年时的读书处。被后人辟为“曹邺读书岩”。后人还在其故居处修造了曹公祠堂、曹公书院,可惜现在都已经不复存在了。1985年今人新建亭廊围墙,嵌有曹邺诗刻。明代大学者解缙有诗刻于岩前石壁上云:“阳朔县中城北寺,人传曹邺旧时居,年深寺废无僧住,惟有石岩名读书。”“读书岩”至今尚存,成了供后人观瞻的阳朔胜迹。据地方志记载,曹邺后迁居桂林城北阜财坊,以读书、写诗、教馆自娱。后来桂州观察使令孤陶将之改名为“迁莺坊”。唐时,人们曾在桂林为曹邺建“名贤坊”。

  曹诗选赏

  曹邺的诗有很多是抒发政治上不得志的感慨,少数是讽刺时政,也有一些山水佳篇。除了触及时政的政治诗外,尤其所存的一些咏史诗、赠别诗乃至写景诗,都有不少佳作。如“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这就是曹邺的《送进士下第归南海》,是曹邺送别诗的名作,一首难得的好诗。

  这首诗有别于古人送别诗的特点是,没有沉湎于别离之凄凄惨惨慽慽的阴冷氛围中,却刻意营造色泽明丽的背景,抒发安慰、关怀、理解、鼓励、期待的温馨情调,因而意境特别温暖明快、格调格外乐观清新,令人耳目一新,在浩瀚的唐诗大海中实在是别具一格,被晚唐诗人韦庄收录到他的著名唐诗选本《又玄集》中。

  曹邺才华横溢。他的诗质朴洗练,多采用民间口语,读来朗朗上口;且在感情上思百姓之所思,怨百姓之所怨,憎百姓之所憎,抒发了底层百姓的真情实感,指出老百姓一切苦难的根源都是昏庸腐朽的最高封建者所造的孽,公开说出了人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堪称那个时代的“人民作家”。我们不妨欣赏一下他《四怨三愁五情》系列中的几首诗——《其三怨》:“短鬟一如螓,长眉一如蛾。相共棹莲舟,得花不如他。”《其三情》:“蛱蝶空中飞,夭桃庭中春。见他夫妇好,有女初嫁人。”《其三愁》:“别家鬓未生,到城鬓似发。朝朝临川望,灞水不入越。”

  再看看《筑城》:“呜呜啄人鸦,轧轧上城车,力尽土不尽,得归亦无家。”沉重徭役使农民家破人亡的惨状写得多么生动真实。《怨诗》:“手推讴轧车,朝朝暮暮耕。未曾分得谷,空得老农名。”诗人对父老乡亲的真切同情跃然纸上;诗歌的生命力也就永垂不朽了。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