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桂林>文化•板路>文化人物>正文

问君文场何其美 恰似桂林山和水

来源:南国早报2015年4月3日 11:54【评论0条】字号:T|T

  南国早报讯(记者 刘豫)如果用“大气”来形容桂剧,用“俏皮”来形容彩调,那么同为广西传统戏剧曲艺类目的广西文场,用“清新”来形容,就再贴切不过了。这种以江浙等地说唱艺术和桂林方言相融合的清唱剧曲艺形式,在广西桂北官话地区尤为盛行。它的音乐委婉缠绵,唱腔柔和抒情,展现了广西曲艺独特的艺术魅力。

  1月23日,记者在桂林见到了广西文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秀芬。这位老人虽已年近古稀,但举手投足间,依然透露出一位曲艺人的绰约风姿。

  从小耳濡目染 

  “是谁家,铜琶铁板在江心唱?月影儿浮波上。”回忆起自己的从艺经历,陈秀芬刚坐下,就先给记者哼唱了一段旖旎委婉的小曲。正是如此动人的旋律,让陈秀芬在孩童时就被广西文场的艺术特色所吸引。

  上世纪50年代,陈秀芬随着奶奶住在漓江边上河里(现桂林市滨江路一带)。她的叔叔陈凤生是个文场爱好者。因为家中比较宽敞,每到晚上,陈凤生都要邀请一些文场的“耍友”到家里聚会玩唱。当时文场著名的老前辈和名家,如马直清、陆必明、石紫娟等人,都是陈家的常客。

  “我当时只有八九岁,晚上就坐在院子里听‘耍友’们唱曲子,听得入了神,就连作业也忘了做,因此还常常受到大人们的责备。”陈秀芬说,她小小年纪就能把文场名段《陈姑追舟》完整地唱出来。趁着大人不在,她还会偷穿戏服模仿《陈姑追舟》里陈妙常的角色表演。从那时起,陈秀芬就对广西文场入了迷,她暗自下定决心,长大后也要唱文场戏。

1982年陈秀芬(右)和诸葛济演出的广西文场《五娘上京》1982年陈秀芬(右)和诸葛济演出的广西文场《五娘上京》

  1959年,陈秀芬在《桂林日报》上发现了一则“桂林市文场戏曲训练班”的招生简章。欣喜若狂的她顾不得家长的反对,背着家人就前去报名考试。考官们很严格,对于前来面试的考生既要考唱歌,又要考戏服、妆容等知识,过关的人寥寥无几。陈秀芬站上台,开口就唱了段《追舟》里的月调。正是这一段月调,折服了场上所有的老师,陈秀芬被当场录取。

  现在再回忆起当年考试的场景,陈秀芬依然兴奋得手舞足蹈,“梦想成真的事情,人生能遇着几回?过了这大半辈子,我至今仍无法用语言来向你描述我当时接过录取通知书时的激动心情”。

  差点“被改行”

  进入“文场戏曲训练班”之后,陈秀芬分到的第一个角色,正巧就是她最喜爱的《陈姑追舟》里的陈妙常。陈秀芬觉得这是上天早已注定的安排,更加坚定了她从此走广西文场演艺道路的决心。学习中,陈秀芬得到了著名文场大师王仁和、著名文场老艺人刘玉英的口耳相传,全面系统地学完了传统文场的所有唱腔、曲牌以及保留清唱剧。在表演身段方面,她更是得到著名桂剧老艺人苏芝仙、林瑞仙的亲自教授。陈秀芬的《陈姑追舟》,从此成为了曲艺队招待演出的必点剧目。在上世纪60年代,她的文场演出就先后招待过朱德、叶剑英、罗瑞卿、郭沫若等人。因为这些演出,陈秀芬还得到了同行给予的“月调王”的赞誉。

  当年正是歌舞剧红火的年代,陈秀芬的优异表现引起了众人的注意。领导有意向把外形佳、嗓子好的陈秀芬调到歌舞团,改行专攻歌舞剧表演。陈秀芬虽说对文场戏恋恋不舍,但也打算服从安排。1964年,陈秀芬前往南宁进行文场演出。时任广西艺术学院院长的满谦子看了陈秀芬的演出后,特意找到桂林市文化局的带队领导表示,“陈秀芬是个唱文场不可多得的好料子”。

  多亏了满谦子的这一句话,陈秀芬“改行”的安排被否决了。陈秀芬告诉记者,她是在从南宁回桂林的火车上接到的通知。“领导和我说,‘从此你就专唱文场,再也不用操心别的曲艺类目了’。听完这句话,我顿时感觉自己的文场艺术道路从此更加开阔了”。

  努力保护文场

  文场长期以来在民间流传,大都是由盲艺人传唱。这些盲艺人因为自身的条件束缚,无法发展形体表演,只能“坐地传情”,以声腔打动听众。所以,唱出“韵味”正是广西文场的显著艺术特色。陈秀芬与同期进入“文场戏曲训练班”的同学一起,在盲艺人的教授之下,成为了第一批将文场戏搬上舞台、正式演出的专业演员。

2011年陈秀芬(左四)和她的学生们 受访者供图陈秀芬(左四)和她的学生们 受访者供图

  1982年,陈秀芬演唱的广西文场《五娘上京》代表广西参加了全国曲艺比赛演出,荣获一等奖。不久后,在一次招待演出中,著名剧作家贺敬之还专门找到陈秀芬,当面赞扬她道:“你唱得很好,广西文场的曲调尤其有韵味。”这一句话,让陈秀芬记忆至今。

  正当陈秀芬信心满满、雄心壮志地要发展广西文场之时,却遭受了一次打击。1983年,陈秀芬等文场艺人所在的桂林曲艺队突然被撤销。随后,陈秀芬和师兄诸葛济等4人成立的一个曲艺小组,归入桂林歌舞团。这一变动有可能让广西文场从此失传,陈秀芬颇为担忧。为了保护文场这一广西特色文化遗产,陈秀芬和诸葛济四处奔走,最终,桂林曲艺队得以正式恢复。同行们都说,陈秀芬和诸葛济为广西文场做了一件大好事。

  亲自传授技艺

  采访的过程中,陈秀芬一直在用DVD机为记者播放广西文场的演出。在她看来,广西文场虽然已有几十年的专业发展历史,但仍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她说:“广西文场目前也只流行于桂林官话地区,并没有在整个广西范围内得到普及和推广。还有不少年轻人听见‘广西文场’这个词,还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这是一个极具广西特色的曲艺种类。”

  传承和发展广西文场,还有两个“难题”。陈秀芬告诉记者,广西文场唱词工整典雅,讲究音律,有的唱词还是上佳的诗词作品。因此,广西文场一向都被誉为“宫廷音乐”。如此文绉绉的唱词,相对于其它曲艺种类而言,就显得过于高深,并不通俗易懂。“有些人还打趣说,得拿本《康熙字典》一边翻着,才能听懂文场。”陈秀芬笑着说了这个夸张的描述。除此之外,广西文场的唱腔也独具特色,甚至可以说有点难唱。它的音乐唱腔中大跳音程特别多,关于真假嗓子并用,发声方法也很特别,因此学起来也不容易。

  如今,陈秀芬收下的10多名弟子,都是她千挑万选出来的。为了能够对学生们更好地言传身教,她至今仍然坚持亲自登台演出。和其他老艺人相比,陈秀芬显得活跃多了,“过两天,还有一场文场的演出等着我。”陈秀芬边说边站起来走到窗边,摆好站姿,又给记者来了一段月调小曲。

  传承人档案

  人物:陈秀芬

  年龄:69岁

  籍贯:桂林

  传承项目:广西文场

  传承困惑:普及和推广不够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