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晚报讯(记者 陈延明)孟家村,是紧挨着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的一个小村庄,从地图上看,往恭城县城主干道西边拐个弯,就是孟家村。而连接孟家村与县城的主要交通设施,是15年前政府和当地村民共建的一座孟家大桥。大桥通车后,孟家村人几分钟就可以直接到县城买菜逛街,交通之便捷,让农村人过上了城里人生活。
但就在两个星期前,大桥一夜之间在洪水中垮塌,村民出不去买东西,上课的老师进不来,整个孟家村顿时被隔断。
好好的一座水泥大桥怎么说垮就垮了?十几年来,洪水不止一次涨落,怎么这一次就能把桥给冲垮了呢?
大桥从中间垮塌
5月26日,记者闻讯来到恭城县城,进城后五分钟即到达孟家大桥旁边。桥头50米外的路口已拉起警戒线,旁边竖着警示牌“桥面断裂,禁止通行观看”,落款是“恭城镇人民政府”。
据当地人说,这条河叫西岭河,约六七十米宽,而这座桥就以桥那边的村子命名,叫孟家大桥。从岸边远看,这是座连续梁桥,长约八十米,除了两头的桥台,河中间共有五个桥墩,桥面六跨,发生垮塌的是桥东头的第二个桥墩以及相邻的两跨桥面。
记者走上桥面,发现桥面挺宽,可容两辆小车并排通行,桥两侧还有一米来宽的人行道以及石护栏,从规模来说,这座桥不小。
靠近桥断开处可以看到,垮塌的桥墩已不见,桥的底座露出水面,看材质是沙石混合砌成,两段垮塌的桥面为混凝土材质,一块碎裂,大半没入水中,另一块几近完好,斜搭进河里。
当地也有一些人不知道桥已断,照样开着摩托来到桥头,但看到这情况,只能手机拍拍照凑下热闹,然后不甘地调头离开。
“这桥一断,是这头看得到那头,但就是过不去,急死人。”桥断后,桥头小卖铺几乎无人光顾,老板是闲得发慌。他告诉记者,莫看桥那头近在眼前,但现在要到那头去至少得走1个小时,“先出恭城,然后从平乐沙子镇治平村走,再往门楼村的一条小路岔进去,才到得桥那头的孟家村,算是要绕个大圈。”老板说。
根据老板的指引,记者驱车绕道进村,总里程约25公里,其中门楼至孟家一段村路非常破烂,真的花了一个小时才从桥这头到了桥那头。
村民孟土养在桥头跟记者讲起桥垮塌那晚的惊险遭遇。
“5月20日晚上差不多8点钟的时候,我和三个朋友坐车从县城那边喝完酒回来,才刚过完桥一大半就听到后面好大一声响起,车上有人喊‘桥塌了’,我还以为他喝多了酒讲酒话,这大桥那么安稳,怎么可能塌?结果我们停下车来一看,大桥还真的塌了。”
孟土养说,当时吓得几个人赶紧往桥头跑,后来回过神来才发现好幸运,第二天一早他的一个朋友还为他死里逃生放鞭炮庆祝了一番。
据孟土养回忆,当时已经是晚上,桥上除了他们一辆车经过,没有其他人在桥上,后经村里确认,非常幸运的是,桥虽然塌了,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桥是怎么塌的?
据每天来往两岸的村民们反映,这座大桥起码看起来是相当结实的,“桥面平平整整,从没发现一条裂纹。”
但就是这样一座桥,怎么说塌就塌了?
最表面的原因,村民认为是大水冲垮的。
今年5月,恭城遭遇了大洪水,分布在西岭河边的孟家村也遭了灾。在5月20日那天下午,洪水来得最猛,据村民回忆,下午四点左右的时候,河水已经快涨平到了孟家大桥桥面,浑黄的河水冲打着桥梁,不时地漫上桥面,河里还有几棵上游冲下来的大树卡在桥墩上。村干部带着村里青壮年忙着用土和石在河岸边堆防洪堤,但河水还是漫进了村,淹了一些村间小路。直到下午六七点,洪水才慢慢消退下去,但水流依然凶猛,临近晚上8点,就听说大桥垮塌了。
记者从县交通局了解到,这条西岭河上有大大小小的桥梁五六座,而孟家大桥是西岭河上最大的一座桥,要说是洪水的原因,每座桥承受的洪水压力都差不多,可为何偏偏垮塌的是最大这座桥?
当地不少村民把他们的猜测告诉记者,“可能跟前几年修高铁有关。”
贵广高铁穿村而过,高铁的高架桥就建在孟家大桥旁边,时任村支书的孟土养告诉记者,“大概六七年前高铁修到孟家村,修高铁要用到大量建筑材料,原本讲是要在西岭河上新建一座桥,专门用来运送大型建材和设备的,但新建一座桥费时费力,当时那项目赶工期,施工方就跟村里谈,要借用孟家大桥运送建材,可等到那些建材运过来,我们才晓得一辆车连货带车上百吨重,这普通桥梁承重也才20吨左右,这哪搞得,当时村里人都把车拦下不给走。”
孟土养的这个说法,记者在县交通局采访时得到了证实。一位局领导表示,“当年村里确实把桥拦住不给走了,但高铁项目又赶得紧,我们曾两次到场进行协调,为此县里头还专门组织开了协调会,最后有县领导拍板,讲如果在施工期间大桥塌了就由县里负责,这样村里头的人才放行给走的。”
孟土养说,当时的确是因为得到了政府的保证,才同意给施工车通行的,但施工这六七年间大桥并没有出事。谁也没想到,就在施工才结束一段时间后大桥就垮塌了。“如果讲高铁施工跟孟家大桥垮塌一点关系都没得,那实在说不过去,但大桥又确实是施工结束后才垮塌的,这又让我们觉得讲不清楚了。前两天我曾找了当年在这里施工高铁的一个负责人,他不认可,我也没得办法。”
记者在县交通局了解到,这座大桥垮塌,还有个不好说的“秘密”。
孟家大桥建于2000年左右,由县交通局、恭城镇镇政府以及当地村民各出资15万总共45万建成。大桥前身是一座简单的铁板桥,桥墩是村民自己建的,在建孟家大桥时由于资金有限,是在铁板桥的原有桥墩上加建一截水泥桥墩后再搭建桥面而成。“现在我们建桥都会请专业机构做地质勘探,一直打孔到岩石层了解地底下的情况,然后决定桥梁基础的深度,但在当时,这座桥是没有做地质勘探的,当地村民自己搞的桥墩,基础到底有多深我们也不知道,看上去很扎实,就在上面加建了,说实话,这桥从建成那天起就有隐患,只是后来一直用着没有出事。”一位局领导告诉记者。
百姓的期待
89岁的孟文凡在孟家村生活了一辈子,桥塌后,他拄着拐杖扶着石栏杆走到断桥处,看着奔流的河水和断桥,他说,“不懂什么时候才能再修得好哦。”
孟文凡跟记者讲起村里的历史,孟家村跟恭城县城隔着条河,在他小时候,河上还有渡轮,本村人和周边几个村子村民坐渡轮过河进城,船不大,一趟装十来人,渡轮的岁月过了几十年。后来村里有人买了摩托车,可以绕几十里烂村路进城。到上世纪90年代初,村里每家凑了点钱,在河里砌起几个桥墩,搭了个铁桥,可供人行走和摩托车、三轮车通行。
上世纪90年代那段时间柑橘特别好卖,村里人跟着种起了柑橘,果熟后就挑着果从铁桥过河到县城里卖。村里的柑橘越种越多,但要运出去卖,光靠挑着过河总归不行。当时的村支书孟土养等村干部就筹划要修座能通大货车的桥到河对面,让村里的果子能大批量运出去卖,给村民们得到更多的收益。他先召集全村开会征求大家意见,得到全村拥护赞成。心里有底后,他就镇里县里来回跑,最终得到了镇政府和县交通局的支持,商定由村民、镇政府、县交通局共同出资45万建桥,其中村民集资15万。
1999年,当地1300多村民每人出资100元,再加上县城另外一些部门的捐资,村民的15万总算凑齐。经过一年多建设,2001年孟家大桥正式建成通车,通车当天当地还搞了个通车仪式,村里摆酒庆祝。
那之后孟家村的柑橘、桃子到现在的月柿,都大批地运出村,卖了好价钱,村里的车子也多了起来,而村民们过起了县城人的生活,骑个摩托过桥3分钟到县城,走路进城也就十来分钟,买菜、买种子化肥、逛街,什么都进县城。
然而5月20日晚上桥突然一断,习惯了县城生活的孟家村人仿佛一夜回到从前,桥那头是县城,桥这头还是孟家村。
桥刚断的前三天,整个孟家村和与世隔绝了一样,买菜的出不去,上学、上班的也出不去,实在要去县城,只有找有摩托车的开1个小时绕道出去,但回来又成了问题。
最着急的是孟家小学的十位老师,校长江程告诉记者,学校的66名学生都是孟家村附近的,上学不用过桥,但学校的老师都住县城,桥一断,老师们都过不到学校上课,上星期四、星期五学校被迫停课。
当地乐家寨的康氏兄弟以前是打鱼的,家里有个竹排,桥断以后有人就提议,让他们撑排渡人,但当时洪水还很急,兄弟俩没敢接这差事。桥断后的第四天,河里的水消了不少,康氏兄弟大清早就扛着竹排到了河边,开始摆渡生意,渡一次每人5元钱。
私人摆渡出现后,村里人就开始算起了出行成本,现在过河来回得10元,要是在桥那头打车进城10元一趟,这一来一回总成本就到30元了。以前进城开摩托大概1元多钱成本,就算打车也才20元,现在明显贵了不少,“几天还能接受,但搞个十天半个月或者长年这样,哪搞得掂?况且这私人摆渡安全也是个问题,要出了事怪谁?”孟家村村民都盼着能尽快解决桥的问题。
江程在得知有船过河的当天就马上到河边看了情况,她试坐了一次竹排,虽然有些惊险,但好歹能渡到对面去,她做通了老师们的工作,然后为保证老师们的安全,她又到县防汛办借了十件救生衣,每个老师发一件,5月25日老师们穿救生衣坐竹排过河上课。
一周来,老师们就这样穿救生衣坐摆渡来回给学生们上课,虽说老师们克服困难恢复了上课,但作为校长,江程仍有很大顾虑。她给县教育局打了份书面报告,分析了目前老师到孟家小学上课的两种方式。一是从恭城县城绕平乐治平再转回恭城门楼最后岔进孟家村,另一种就是坐私人摆渡过河。第一种方式路途遥远大约25公里,且山路崎岖,坑洼不平,通行只有乘坐摩托车,但学校女老师居多,不会骑摩托车,因此老师无法走这条路去教书;而第二种方式更让人担心,目前河水并未完全回落,水流湍急,加上私人渡船没有任何有效证件,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从老师的安全考虑,她是不赞成乘私人渡船过河的,但那头学生等着上课,老师们只能每天冒生命危险去上课,若长期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她希望上级领导能对此事情予以关注,帮助协调,尽快解决孟家大桥的事情。
政府的打算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孟家大桥的管理属于恭城镇人民政府。
恭城镇副镇长陈健告诉记者,事发当晚,他也刚好在桥头,桥塌后他一直守在现场,组织人在桥两头拉起警戒线,竖起警示牌。事发之后的几天,镇领导以及县相关领导都到现场查看了情况。镇里目前有个临时的解决方案,先建个便桥解决村民们出行的问题。
陈健说,孟家村的邻村满塘村有座桥也通县城恭城,但孟家和满塘中间也有条小河,他们暂定在这条小河上修个便桥。这条小河宽约40米,比西岭河窄不少,桥好修些,初步设想用涵管并排成4米宽左右的桥,然后在上面铺混凝土加固,建好后上面可以走人走摩托车,小车能不能通行还要看情况。“过段时间等河里水小点了就尽快修好便桥,镇里能解决的也就是这样了。至于孟家大桥,镇里是没能力处理的,还要看上级交通部门怎么办。”陈健说。
记者随后找到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俸先鹤表示,这次洪灾恭城受灾不小,孟家大桥也是受灾点之一,目前已把孟家大桥作为水毁项目上报,拟申请320万资金进行修建。
俸先鹤说,首先要请专家对剩下几个村里自己搞的桥墩进行勘测,看是否能继续使用,如果能,就补建一个桥墩及两块桥面,这样工程量小些;如果不能,就得整座桥拆除重建,那短时间内就搞不定了。
根据恭城的天气状况,要建桥施工得等到农历八月十五以后才行,那之前都有可能涨水。但他表示,无论如何,政府都会尽快帮村民把桥修好,资金由政府负担,初步估计,在今年过年前应该能修复,恢复当地交通。
都有答复 值得叫好
桥,又是桥。前不久刚报道了永福县保安乡修桥的便道被冲毁、村民出行困难的事情,现在恭城孟家村又遭遇类似困境。
不幸,两个村子都因为大雨垮桥遭遇了同样的困境;幸运,在断桥之后,恭城各级政府部门都没有遮掩推诿扯皮,而是在最短时间里就做出了让村民放心的回应。
孟家村断桥事件中,各级政府都很热情地接受媒体的采访,并分析了导致断桥的原因,并给出了对策和善后措施,在这种负责任的态度之下,无论大桥是为了建设高铁超负荷使用导致断裂,还是建桥之初没有进行地质勘探埋下的隐患,这种种原因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最值得肯定和欣慰的是,桥断了之后,政府在积极想办法弥补。镇政府方面,在新桥建起来之前,已经拉起了警戒线,保证大家的安全,随后,镇里决定先建个便桥解决村民们出行的问题,并且已经选好了建桥的地点,连用料的规格都已经定了下来,等河水退下去之后,就准备开工。
县政府方面,恭城交通运输局也已把孟家大桥作为水毁项目上报,拟申请320万资金进行修建。看来,这次恭城政府不但要给村民建桥,还要给村民建一座更“高级”的桥,一劳永逸地解决通行问题。
对于当地政府这种正面回应的态度确实值得叫好,这样的态度,对当地村民来说,绝对是受灾过后莫大的慰藉,也绝对给了他们未来生活更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