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晚报讯(记者 莫林骐 见习记者 莫俊)3月23日,国家体育总局宣布,将在全国推出由专家创编、适合不同人群、编排科学合理、群众简单 易学的12套广场健身操舞优秀作品,并对其进行推广和培训。其中,传唱于大街小巷的《小苹果》、《最炫民族风》都榜上有名。这意味着,“大妈”们的广场 舞,也有了国字号的标准。对于“国标”广场舞,桂林的广场舞大妈们持何种态度呢?
目击 有大妈处就有广场舞
3月25日傍晚,位于八里四路的一块小空地开始逐渐热闹起来。一台手提录音机里放着歌曲《北京的金山上》,几名女士则聚在录音机前谈笑。没过多 久,一个领头者模样的女士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准备开始。很快,七八个“大妈”分别间隔站开,随着音乐开始有节奏地跳起了广场舞。从整齐划一的动作上看,她 们在一起练习并不是一天两天了。
领头的瞿大妈告诉记者,一起跳广场舞的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大家每天晚饭后都在这一带散步,一开始是我和一个朋友跳着好玩,后来一些街坊也纷 纷加入,我们就都在一起跳了。原本也就图个动动身子,锻炼锻炼,后来大家来了兴趣,就找来专门的VCD光碟跟着学。一般都是我先找来学,然后教大家”。
与此同时,水塔路的居民区空地上也聚集了一群大妈。相比之下,她们有统一的服装,还有当天明确排练的曲目,要显得专业得多。领头的马女士告诉记者,她们跳广场舞已经有好几年,甚至还参加过一些大规模的演出活动。
就在全国广场舞铺天盖地的时候,桂林也并不落后。在不少居民区,每天的早晚,都可以看到“大妈”们跳广场舞的身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桂林参 加广场舞活动以中老年人居多,有的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团体,有教练,有节目安排,甚至有商演机会。而更多的则是本着锻炼身体的目的,与街坊邻居随着音乐运 动,以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无所谓 有无“国标”舞都照跳
对于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12套“国标”广场舞,一些“大妈”并不太“感冒”。
家住水塔路的马女士对记者这样说道:“我们团队现在以民族舞作为动作基础,然后进行一些改动,编排成适合我们老年人的舞蹈,可以说是一次‘再创 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感到乐在其中。国家出的标准动作,我暂时还没有看到教学视频,不过也不一定非要去找来学。毕竟我们现在有大家共同喜欢 的音乐风格,动作上也有了我们自己的一套大体的标准。何况我们经常参加演出,要是跳的是像广播操一样全国统一的动作,也没有新意。”
而瞿女士的态度则随性得多,她说:“我们跳广场舞就是图个乐子,有时候实在没有人带领的时候,大家各做各的,反正只要能活动身体,达到锻炼目的就行了。本来就是图个轻松,找个乐子,刻意去学习标准的一套动作就没有必要了。”
家住三里店的虞女士退休好几年了,她的“广场舞龄”也有5年多,只要不下雨,她每天晚上吃饱饭后都会去甲天下广场跳舞做操。现在,虞女士成了广 场上的领操。“我们那做操的都是60岁左右的老年人,有的甚至有70多岁,我们平时也就跳跳操,例如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啊,养生经络操这些。”虞女士 说,她们平时做操的时候遇到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动作,有些人都会跟不上,“像《小苹果》这种动作幅度比较大的,对于我们来说难度有点大”。
市民李女士则说,新创编的这些广场舞,更像是广播体操。“我们更喜欢跳舞,做操的话太呆板了,动作不太柔美,上了点年纪做还差不多,不太适合我们这些四十岁左右的人。”
市民胡先生每天都去广场上跳舞,但他只跳交谊舞。他表示,跳健身操舞的都是女的多男的少,新创编的这些跟她们现在跳的没多大区别,似乎也更适合女的跳。“如果想把广场健身操舞真正地推广开来,也要照顾到男性群体,创编的动作和形式要男女老少皆宜才行。”
点赞 “怎么跳”有了科学标准
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对“国标”广场舞的推出点赞。
家住铁西的周女士去年退休,从那时起,她每天晚上都会约上几个邻居一起去跳广场舞。周女士告诉记者,她刚开始去跳的时候,女儿总劝她不要去,说 跳广场舞是老年人才跳的,而且很“土”。“所以我们想搞点洋气的,就照着当时很流行的《小苹果》学舞蹈,但发现视频里面的动作很复杂,我们都学不会。”周 女士说,“现在这个重新创编的《小苹果》健身操舞版本动作简单多了,而且也洋气多了,连《最炫民族风》《中国味道》这些我平时都很喜欢的流行歌曲也都编成 了广场舞,希望能尽快看到成品,我们好赶紧学起来。”
临桂的杨女士跟舞友们组建了一个舞蹈队,每天早上她们都会到金山广场上跳舞。平时,杨女士她们都会去买一些广场舞教学光碟回来,学会之后再教给 舞蹈队的其他人。“一套舞跳久了都会腻的,多学几套可以变着花样跳。”杨女士说,最近她们正愁着没什么新花样,听说这次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这12套广场健 身操舞编排简单,跟跳三四遍就能学会,她和她的舞友们都非常期待。
阳女士今年72岁了,作为一个退休医生,她对广场舞有自己的看法:“我也会去和老姐妹们跳跳广场舞,随着音乐起舞,确实可以达到身心愉悦的效 果。不过,我见过有人在跳广场舞的时候,为了追求做某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导致受伤,这就得不偿失了。现在的广场舞基本是各练各的,很少有专业的指导——— 特别是在保护身体不受伤这个方面。我想,国家推出的广场舞统一标准动作,是在专家指导下编排的,应该将老年人的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考虑到,这样编排出来 的广场舞,自然更科学,也会更加容易推广。”
理性声音 “去哪跳”也应得到规范
广场舞作为一种民间自发的艺术行为,因其有益健康、丰富业余生活的效果,受到了众多国民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喜爱。但是同时,广场舞也因为噪音扰民、占用公共场地等问题,一直饱受争议。
市民黄先生住在金星路,他家楼下就有个小广场,每天晚上都有不少中老年人聚集在那里跳舞。“她们的伴奏音乐都是用那种大音箱放的,声音特别大, 有时还放得很晚,很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黄先生说,他其实是支持这些中老年人跳跳广场舞来锻炼一下的,“但能不能找一个更合适的地方呢?如果非要在这 跳,至少得先保证不扰民吧”。
跳了有四五年广场舞的林女士则说,其实她们也不想扰民,但毕竟场地有限,条件也有限,她们已经尽量降低音量,尽早散场,但还是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她们也不知如何是好。
市民莫先生表示,国家体育总局这次对这12套“国标”广场健身操舞进行推广,是给广场舞的一次“正名”,也是对这一种草根艺术的肯定。“国家出 台统一的动作,说明广场舞正在受到官方的关注。这是非常好的,因为毕竟这是一项群众基础广泛的运动,但引发的一些冲突也急需有明确的引导,让其走向良性发 展的道路。国标《小苹果》无疑可以看做是迈出了第一步。”他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出台一些引导、扶持和规范广场健身操舞活动的政策,除了规定“跳什么”、“怎 么跳”,也要把“去哪跳”规范好。
“只有这样,广场舞这项深得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才能得到更好更健康的普及发展。”莫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