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生活报(见习记者叶佳倩)近日,广西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副教授戴丽霞赴京参加第十七届全国音乐作品(合唱、室内乐)颁奖仪式暨获奖作品音乐会。这位广西80后美女作曲家,以苗族元素为灵感创作的《山寨欢歌》,斩获此次比赛的室内乐作品三等奖。据了解,这是广西首次有艺术家获得这一奖项,对广西音乐发展可谓意义重大。
迷恋民歌 走上作曲之路
初见戴丽霞,灿烂的笑容、端庄时尚的穿着,不禁让人好奇这位美女作曲家不是做流行音乐,而是做民族音乐。“我的好多同学都是做流行乐的,但我特别喜欢少数民族歌曲,少数民族元素一直吸引着我”,戴丽霞说。1980年,戴丽霞出生于广西的汉族聚居区——梧州,母语是粤语,偶然间在电视上听到了一些少数民族曲子,觉得特别有意思,但她自己也没想到这些“有意思的曲子”引导她走向了一条创作的道路——机缘巧合,学手风琴的戴丽霞进入了广西艺术学院的作曲专业就读。
如果说儿时从电视里听到民歌是启蒙,那么真正让戴丽霞迷恋民歌,开始创作民族音乐的,就是第一届民歌节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了。“第一届民歌节在民歌湖边上有搭台对歌,那时候不同民族唱不同的歌,那些曲调让我想要跟它成为朋友,让我有想要创新民族音乐的想法”,戴丽霞说:“之后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课程,让我更加着迷于民族元素,并开始了解怎么把一段曲子拆分、组合成自己需要的元素”。
在戴丽霞创作的作品中,苗族、壮族元素颇为丰富,苗族的跳坡、壮族的歌圩,欢快而清新。她笑称那是自己的喜好,“我的创作比较侧重于西南少数民族元素,当然,这与地域有关,在这样一片山脉相连,河流弯曲的土地,不可能创作出《牧歌》那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悠长。”
听苗寨的夜 灵感来了
对很多创作者而言,采风是寻找灵感的源泉。然而,随着老一辈艺人的过世,一些文化也跟着失传,而且村镇里的很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会唱原生态民歌的人越来越少,不过戴丽霞称“这是一条艰难又有趣的路”。
当记者提到《山寨欢歌》的灵感来源时,戴丽霞与我们分享了一个贵州千户苗寨的采风故事。2012年,她在创作《山寨欢歌》时,一段描写夜晚山寨的曲子怎么修改都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那时正巧有机会去千户苗寨,在苗寨的夜晚,她听到了知了的啼声、木匠的锯木声、广播声、甚至有让她惊喜的现代卡拉OK声。因此,在《山寨欢歌》中,她加入了一些流行乐元素,使民族音乐也具有现代感,“农村是在发展进步的,所以到了苗寨,倾听了苗寨的夜晚,一切灵感都来了”,戴丽霞如是说。
不仅如此,戴丽霞的足迹还遍布广西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她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平果的嘹歌、德保的南路壮剧、靖西的彩调等元素,她说:“因为地域不同,民族音乐表达的形式也大不相同,每到不同的地方都可以收获惊喜,哪怕只是小小一个段落是都是大惊喜。”她把这些惊喜化为自己的音符,谱出多姿多彩的山寨民族风情。
民族+流行 形成戴氏曲风
据戴丽霞介绍,在现阶段的创作中,她的作品还是延续了以往的壮族、苗族元素为主,不过也开始了合唱的创作,被问及有什么不同时,她说:“合唱是一个需要不断沟通的过程。”不同于以往的创作,合唱需要根据词来谱曲,或者根据曲来写词,曲、词作者需要不断沟通来描绘一个共同的意境。
她的《月夜情话》、《边寨之夜》、《山寨印象》等曲目总是给人清新、欢快、跳跃之感,似乎已形成了戴氏风格,一听到这种充满壮族或苗族韵味的曲子就能想到她。对于未来,她希望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尝试:“我对壮族、苗族了解比较多,现在开始了解一些彝族、仡佬族、瑶族的文化,继续采风,进行其他民族元素的创作。”同时她也希望把民族元素和流行元素结合起来,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民族音乐。
“这是一个不断学习、完善的过程”,戴丽霞说。她坦言一个作品的成功其实就是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现阶段或许已经对作品满意了,但等作曲技法提升后,就觉得还有修改、提升的空间,因此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重温和完善作品。未来她希望可以进修,走出去多看多学,在这条创作的路上走得更远。
记者手记
无论是对于民族音乐,或是民族文化来说,都需要新鲜的血液才能常青不衰。近年来政府大力号召复兴民族文化,寻找失传剧目,而正是出现了像戴丽霞这样热爱民族音乐的青年,才使得这些号召变得有实际意义,不是纸上谈兵。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实我们应该庆幸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跋涉于山水间,纵情于山寨间,谱出一方土地的韵味与神气,一方百姓的民族特色。他们更像妙手回春的医师,让日渐衰落的民族音乐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