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时尚 >时尚心经>正文

中国-东盟文化论坛:跨国界保护“非遗”文化

A-A+2013年9月11日15:23南国早报评论

  南国早报讯(记者龚文颖)9月10-12日,2013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在南宁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文化部等官员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和专家、“非遗”传承人齐聚邕城,共议“对话与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主题。

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开幕前,广西“非遗”民俗《龙吟鼓韵》展演十分精彩(南国早报记者龚文颖摄)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开幕前,广西“非遗”民俗《龙吟鼓韵》展演十分精彩。南国早报记者龚文颖 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也许我们小时候听过的古老故事、外婆哼过的歌谣、长辈编织的竹帽,就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0日上午,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在论坛主旨演讲中介绍,目前,我国相继设立了15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不仅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也重视民居、古建筑、历史街区和村镇、重要文物等与“非遗”密切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广西的“非遗”珍宝不少。有神话人物布洛陀的创世文化;有起源于2000多年前,至今仍在敲响的铜鼓文化;有起源于唐朝、流传很广的刘三姐歌谣文化;有独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壮剧、桂剧、彩调、独弦琴、马骨胡等艺术文化;有以海上丝绸之路、京族哈节为代表的海洋文化;有以鼓楼、风雨桥、真武阁为代表的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文化;有以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仫佬族依饭节为代表的传统节庆文化等等,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门类。

  自治区文化厅厅长黄宇介绍说,目前,广西已建立了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其中,37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名录,291个项目入选自治区级名录,730个项目入选市级名录,5627个项目入选县级名录。从2008年起,广西先后建设了25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基地、展示中心、研究中心和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力图使这些珍宝“活”起来,“活”下去。

  “‘非遗’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应鼓励实行跨国界的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蒂莫西·柯蒂斯在论坛上提议说,中国和东盟各国可以考虑共同合作申报“非遗”项目。目前在联合国298个“非遗”项目中,只有15个项目是不同的国家共同申报的,其中有一个项目就是中国和蒙古国共同申报的长歌。他提出:“我们关注的不应该是‘谁是真正的起源国’,而是共同保护它。如果一种‘非遗’文化各个国家都共同享有,大家共同合作,就可以确保这种‘非遗’文化能够完整保存下来,传承下去。”他的观点得到了不少与会代表的认同。

  有意思的是,在本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开幕前,还进行了广西“非遗”民俗《龙吟鼓韵》展演。各国代表们高举相机拍照,工作人员再三催促,很多人都不愿离开演出现场,论坛因此推迟了一阵子。当天,还举行了《巧手慧心》中国-东盟手工艺展示,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非遗”传承人奉上了制作芦笙、油纸伞、葫芦帽、皮影戏道具等拿手绝活。

保存|打印|关闭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首页|新浪广西|广西城事|身边事|美食|时尚|旅游|读图|专题|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