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资讯 >广西城事>正文

桂林彩调等12个项目将参加国家级“申遗”

来源:桂林生活网2013年7月24日【评论0条】字号:T|T

  桂林生活网(记者梁亮)近日,我市的“横山豆腐乳制作工艺”正在筹备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项目的新闻见诸晚报。昨天,记者从市文化局了解到,除了“横山豆腐乳制作工艺”外,临桂彩调、恭城油茶等11个传统文化项目也准备参加本次国家级“申遗”。

  这些普遍面临着失传危机和现实困难的传统文化项目,正不约而同地寻找发展的出路,造就了我市有史以来最“热”的一次“申遗”。

  12个“非遗”项目冲刺“国家级”

  昨日的街头,随处可见几位市民围坐在一张小桌旁,喝一碗油茶,品几份糕点,解暑纳凉。“恭城油茶”已成为遍布桂林大街小巷的一种饮食文化,为越来越多的市民所喜爱。

  可是,如今懂打油茶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此外,许多家庭已不再自己打油茶,而改为购买现成的成品直接冲泡,也让打油茶的传统技艺受到了一定冲击。

  对“恭城油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恭城乃至桂林的有识之士都感到了担忧,虽然市场大好,却仍然面临失传的危机。

  此次冲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恭城油茶”正是有着自己的现实考量。

  通俗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

  记者了解到,全市已公布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365项,市级名录项目138项。其中,51项被列入自治区级名录,1项被列入国家级名录(广西文场)。

  据市文化局介绍,本次桂林拿出12个项目申报“国家级”,是历年来最多、最集中的一次,全部是出自桂林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项目,除了本报报道过的“横山豆腐乳制作工艺”外,还包括:恭城油茶传统制作技艺,龙胜的草龙草狮、红瑶服饰,永福的永福彩调、永福阴笛乐,恭城的吹笙挞鼓舞,临桂的彩调以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选送的桂剧、彩调和零零落,市群艺馆选送的桂林渔鼓等。

  目前,这些项目的申报文本已经成稿,正在参照专家意见对材料进行补充,即将进入正式的“国家级”申报程序。

  “申遗”之风背后的传承梦想

  一次性拿出12个项目“冲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我市有史以来申报最“热闹”的一次。这些项目或多或少也与“恭城油茶”面临着同样的危机与境况,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难题。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确定要想参与“非遗”评选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艺术价值,二是处于濒危的状况,三是要有完整的保护计划。这也是我国评选国家级“非遗”的参照标准。

  以我市准备申报的12个项目中的桂剧、彩调项目为例,它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百姓基础。直到现在,广大的桂北地区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时,依然离不开这类群众喜爱的艺术表演形式。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化,这些依靠口授身教进行传承和培养专门人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在传承上正面临着诸多困难。

  在我市推行文化体制改革之前,市内绝大部分专业剧团缺乏现代化的排练场地。各剧团经济状况不好、演员待遇不高,导致许多专业素质较好的人才不得不转行。

  对此,国家一级演员、桂林彩调专家曾定国曾痛心地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没有接班人,传承就成了一句空话。从艺一辈子,我有许多心得、体会、经验想要传下去,我期待着有人可以接收衣钵。桂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传承延续‘非遗’剧种责无旁贷。”

  市艺术学校校长周晖则说:“桂剧、广西文场、彩调专业的表演人才需要得到培养,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见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在我们这一代手上断了。”在此情况下,我市的“小桂花班”应运而生,虽然教育成果初见成效,但小演员真正成为“顶梁柱”还需时日。

  与这些项目境遇相似的还有市群众艺术馆准备申报的“桂林渔鼓”。其历史上的传承方式多为口耳相传,但如今能演唱传统曲目的人已屈指可数,这门艺术濒临消失。

  而在一些县乡,传统文化项目更加举步维艰。如恭城的“瑶族吹笙挞鼓舞”,其继续传承岌岌可危,由于演出机会较少加上没有经济收入,许多年轻人不愿学习吹笙挞鼓舞,即使学了也荒废在一旁,外出打工或经营他业。

  因此,“国家级”申遗之路虽然艰难,却是很多老一辈艺人、手工艺人传承寄望的必经之路。

  晋升“国字号非遗”带来什么?

  除了从业者传承文化项目的理想,能获得资金支持和国家扶持,也是大多数冲刺“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的现实目标。

  记者从市文化局了解到,国家对达到一定级别的“非遗”项目,会给予不同力度的资金扶持,以保证这些项目的持续保护和传承。一些达到国家级的项目,会得到资金重点扶持。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市群众艺术馆的专家们都坦言,“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无论是对传统曲目收集整理、排演、录音录像,还是对年轻一辈进行义务培养,一旦缺钱都会难以为继。此外,获得“非遗”称号还能提高知名度、便于旅游开发,这也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大家的“申遗”热情。

  2008年6月7日,广西文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也是迄今为止,我市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随之而来的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使得我市开始建立健全各级广西文场保护组织,委派老师定期对民间爱好者进行授课。截至今年,桂林对广西文场的保护,已实现了从市到县乡、从专业团体到业余组织、从舞台艺术到校园课堂的“网络”。还对重点保护的文学作品、音乐、传人等资源进行了抢救性的搜集和整理。现在,我市已可以拿出广西文场的资料约10万字、声像资料约500分钟、图片200张。

  广西文场在“国家级非遗”的保护伞下,不仅得到了保护,还得到了壮大发展,这种看得见的成效,让其他非遗项目负责人看到了曙光。

  专家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最大意义在于彰显保护的决心。申报成功、得以挂牌,更多的是承担了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的责任。

  据市文化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这在全世界是首例,也是我国非遗保护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但是,每隔3年,文化部会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复核。一旦保护不力导致项目存续状况恶化或出现严重问题的,将被要求限期整改。如整改不力,文化部将对该“非遗”项目实施“摘牌”处理。

  诚然,被认可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可以让一种技艺、一种文化得到更响亮的知名度。桂林这一批申报项目,如果其中有项目能晋级“国家级”,也必然会有更好的传承、更好的发展。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申遗”不应该是终点,有关专家表示:“我们还必须以加倍严谨的态度,用脚踏实地的措施,才能真正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短评

  这种努力要趁早

  陆汝安

  说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由让人想起几年前的一场争端。当时,韩国“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遗,让一向视端午为传统文化瑰宝的中国人觉得“后院起火”。

  从根本意义上讲,联合国倡导各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来争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属地,而是旨在保持人类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正是多元化和差异性,才使得人类文化丰富多彩、更有魅力。同是端午节,中韩各有各的特色和魅力,大家都可以申遗,谁先谁后并不重要。

  但这场由误会造成的争端,却给中国民众上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教育课。很多人开始关注自己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到其对于一个国家、民族及地区文化传承的重大意义。

  桂林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按理说,有分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不少,但实际情况却难如人意——— 全国已经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一千多项,桂林却只有广西文场一项入选名录。显然,这与桂林的历史人文底蕴是不相符的。

  所以,我们乐见此次桂林掀起的这股申遗风,其掀得有价值、有必要。一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归根结底要靠自己去大力发掘、宣扬、保护。从世界范围来看,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世界遗产,分布并不平衡,谁的工作做得多,谁的世界遗产就多。显然,桂林当下的努力,必将弥补过去的缺失,推动更多的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名录,并最终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