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柳州>母婴之家>正文

有方言口音的家长怎么教孩子说好普通话

A-A+2015年3月26日17:09《生命时报》评论

  最近,朋友愁眉苦脸地找到我倒苦水。他是湖南人,媳妇是山东人,两年前喜得贵子,双方老人轮流来京帮着照顾孩子。随着孩子长大说话,不可调和的矛盾接踵而至,爷爷奶奶在的时候,跟孩子交流用湖南话,结果孩子把“湖南”说成“福兰”;外公外婆来了,孩子又学了一口山东话,简直是个小“水浒好汉”。小两口一个劲想拿普通话矫正孩子的口音,无奈工作忙,带孩子时间短,总敌不过方言的耳濡目染。

  调查显示,北京和天津约有80%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上海50%-60%的孩子由祖辈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总数的一半,全国范围内有近一半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不少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小夫妻来自不同城市,父辈又往往不太会说普通话,导致育儿过程中普通话与方言“打架”的现象在不少宝宝身上都有显现。有些孩子一张嘴,两三种方言跟普通话、英语混着往外蹦;还有些孩子两三岁还难开“金口”,跟家中语言环境太复杂不无关系。这让不少家长伤透了脑筋。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一般情况下,孩子在1岁左右逐渐理解语义,但在这之前的1年,他处于语言的“吸收期”,已经开始练习控制发音、掌握语义,为日后的“开口说话”做准备。在10~14个月,孩子往往就能说出具有概括性意义、能被他人理解的词了。如果家中存在不同地域的方言、口音,会给孩子带来一定干扰,可能说话晚一些,但一般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实际上,人类大脑的语言功能就像一扇大门,小时大门是完全敞开的,随着年龄增长就会渐渐关闭。复杂的语言环境反而能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多种语言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的语言学习能力反而可能更强。

  孩子还拥有自我内化多种语言的能力。即使孩子在多语言环境下成长,也不会对其语言发育产生很大影响:这样的孩子一般说话较晚,且有可能出现各种方言混在一起表达的现象,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内化,便会分清各个方言的差别,游刃有余地切换。就像热播的《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那些三四岁的孩子就可以流利地切换普通话、台湾话、粤语和英语。所以,多种方言不但不会影响孩子对普通话的学习,还会促进孩子语言能力发展。家长不必过于担忧,更不要因此破坏家庭关系。

  最后,学普通话和外语固然重要,但方言是中国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内在机制。因此切不可因噎废食,完全“封杀”孩子学习方言的机会。

保存|打印|关闭

图文热点更多>>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