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晚报讯(记者 黎寒池)19日,桂林市叠彩山景区岩石崩塌致人死伤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连日来,我市各大公园对管辖范围内的山体危石隐患进行排查,今年的危岩治理工作也开始有条不紊地开展。这不,在马鞍山和马鹿山脚下,那些爬山岩、攀绝壁的“治危勇士”又开始安营扎寨,准备对这两座山体的危石进行治理施工。去年4月 起,记者开始走近这群特殊的勇士,用镜头记录、倾听他们与岩石的故事。
- 把碎小的危石肩扛搬运下山
- 打眼进行静态爆破
- 工人利用锚杆对危岩进行防固拆除
- 用钢丝绳索防固危石
- 工人利用锚杆对危岩进行防固拆除
- 没有道路,防护网只能通过传递搬上山
- 每天来回行走在没有路的山体丛林间
花7个月拆除山腰上的“巨无霸”
距离地面80米高的山腰上,一块6000多吨重的巨石悬于半空,几名工人站在上面电钻作业。不大一会儿,电钻声停了下来,随后响起山石与吊桶碰撞的声 音,装满小危石的吊桶顺着索道降至地面。这是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正在鹅山公园进行的危岩治理施工队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而更让人难以想像的是,这块 2400立方米危石下方只有不到1平方米与山体连接作为支撑,其余部分已经与山体分离,随时有可能崩塌,危及危岩下方不远处的居民楼安全。
除险施工负责人刘泽欢说,治理危岩主要有两种方法,即爆破和防固,像这块危险系数大的危岩需要选择静态爆破,但由于体积巨大,又不能采取一次爆 破。工人每次只能在岩体上钻一个1米左右深的洞,并往里面灌膨胀剂进行爆破。五六个小时后,石块会碎裂成小块。爆破前,工人们还需要对巨石进行防固,用钢 绳捆绑住危岩侧面,两端打锚杆固定,顶部用工字钢支撑,以防止其在爆破前发生崩塌。
经过7个月的奋战,40多名“治危勇士”成功拆除这块被称柳州迄今为止难度系数最高、危险系数最大的岩石。
悬崖上搬运危石记忆最深刻
今年春节过后,这些勇士被分成两批,陆续进驻马鞍山和马鹿山。在马鞍山东侧的山脚下,工人们已经开始沿着山体搭建防护网和脚手架。负责该项目的是80 后小伙郭照才,湖南人,到柳州从事危岩治理工作已经6年多。郭照才告诉记者,这次马鞍山需要处理的危岩点有29处,300多立方米、800多吨的危石, “看似工作量不大,但这些危岩正好处于半山腰的绝壁上,距离地面落差有60米,工人上下只能通过攀爬脚手架。”
在围起来的马鞍山施工现场,除了搭脚手架,工人们还忙着安装索道的基础设施。虽然每块石头都可以用索道运至山下,但安置索道需要一定的条件,并不是每 处危岩点都有索道。37岁的施工队队长林林说,这是他带队第三次到马鞍山进行危岩治理作业,第一次是2005年,维护工作整整持续了8个多月;第二次则是 2008年,对马鞍山进行抢险施工。
“我们这工作最辛苦的就是在悬崖上搬石头。特别是七八月,站在没有任何遮挡的悬崖峭壁上就已经让人够难受的了,在上面搬石头滋味可想而知。”林林说, 通常,最远的危岩处,距离吊桶可能会有二三十米,这时则需要手抬肩扛接力搬运石头到吊桶内。而2005年处理马鞍山危岩时,由于山脚距离楼房比较近,无法 安装索道,“工人们只好一点点把危石传递到山边的道路,再用肩扛搬运到100多米的山下,这个经历永远都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