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南郊银仔山下的旧机场开发区,曾是1930年代新桂系创办的广西航空学校训练基地。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成了中国空军以及美国飞虎队的大本营之一。广西航校培养出来的飞行员,就是从这里奔赴全国各地,参与了一次次血火交织的激烈空战。这些飞行员中,有两位柳州人,一个叫韦善谋,一个叫吕明。
他们在故乡默默终老,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重温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依然能感受到他们的拳拳报国之心,仿佛还能看到弥漫在空中的浓浓硝烟,听到回荡在山谷里的阵阵枪炮声……
英雄出身寻常巷陌
2005年5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柳州市谷埠街大同巷附近一栋陈旧的单位宿舍楼里,找到了吕明的女儿吕莫愁和吕小蓉。吕明1999年5月中旬去世之前,就是由她俩悉心照料,安享晚年的。年过半百的姐妹俩说起父亲的故事,平静的语调中依然有掩饰不住的激动,眼中时常有泪花闪烁。
吕氏姐妹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父亲留下的各种文字、照片资料,记者得以从中了解到吕明90年人生的曲折轨迹。
1909年4月,吕明出生在柳州城北的斜阳路西城巷,父母以做成衣为生。家里的经济尚算宽裕,吕明得以顺利读完小学,1925年考进省立四中(柳州高中的前身)。
“瞧,《柳州高中同学录》上还有父亲的名字呢。”吕氏姐妹告诉记者,1997年11月,曾在柳高就读的她俩回母校参加90周年校庆,带回家一本同学录。当时已88岁的吕明随意翻看了一下,竟然在正文第一页靠前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名字。而姐妹俩此前并不曾留意。
吕明进入省立四中的时候,正是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代,学校里聚集了柳州最早的一批中共地下党员,张胆老师就是其中之一。在地下党员的影响下,吕明和一些同学秘密加入了共青团,成为柳州历史上最早的共青团员。
入团前吕明的名字叫吕保利,张胆觉得俗气,为他改了后来的名字,意思是“向往光明”。由于他们经常在柳州街头开展反帝反殖民主义宣传,开展抵制日货的运动,1927年国民党右派实施清党,吕明和一些进步老师同学一起,成了通缉对象。他只好逃到柳江县成团镇卜村母亲老家躲避了一年多,直到局势平静,才转到桂林就读于省立三中,继续求学。从此就和中共地下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英俊青年报考空军
“九·一八”事变后,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广西地方军政首脑决定发展空军,在柳州办起了广西航空学校,培训飞行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1932年,地方政府在南宁、桂林、梧州、柳州4地招考飞行员,正在桂林读书的吕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
已经23岁的他竟顺利通过体检、笔试,从桂林上百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航校首期飞行班30名学生之一。
“当时柳州学生的文化水平在全省的中学里不算高,人家桂林的一些同学这节英语课刚学了《天方夜谭》,下节课就背给老师听了。”吕氏姐妹告诉记者,父亲当年能成为凤毛麟角的飞行员,和身体好有一定的关系。考试时最早淘汰近视的学生,然后淘汰肺活量不足的学生,而长期坚持游泳、跑步的柳州仔吕明,在这些方面都保持了特有的优势。
飞行班里只有两个柳州籍学生,除了吕明外,还有一个叫韦善谋。韦善谋比吕明大两岁,出生在柳江县洛满镇的流塘村,很小就跟随教书的哥哥到柳州,先后就读于乐群高小、省立四中,1930年至1932年期间先后到广州、上海求学。得知广西航校招飞行学员,韦善谋报名后也是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佼佼者。
报着“航空救国”心愿的吕明和韦善谋,学习期间就住在鱼峰山下的学生宿舍里,他们经常是每天一大早就和同学排队从乐群社出发,步行来到两三公里之外的飞机场,学习相关知识和练习飞行。由于当时新桂系财力有限,又受到一向存有戒心的蒋介石的种种箝制,航校所用的教学飞机大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用过的老旧飞机,教学过程中不时发生坠机、撞山、爆炸事件。据吕明回忆,到1934年他们毕业的时候,全班30位同学只剩下了20个,其他10人有的在事故中丧生,有的无法适应而转学、退学,有的则是病死、自杀等等。而两位柳州籍学生坚持到了最后,毕业后开始了单飞。
正是因为飞行员职业特别危险,他们老年时经常对自己的子女说,能够活到今天已经十分幸运了,所以对人生中的各种磨难看得特别淡。
南雄空战出生入死
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广西航校培养出来的广西空军,编入中央空军的序列。韦善谋和吕明被分在第三大队的卅二中队,曾在南宁、桂林、衡阳、武汉、徐州、广州、南雄等地多次参加空战。
1938年1月8日,14架日机袭击南宁,守卫在南宁机场的卅二中队派出5架飞机迎战,击落敌机1架,这是广西空军首次击落敌机,在全省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敌机的残骸被送到南宁体育场展览,万人空巷前往参观。群众纷纷对着敌机吐口水,咒骂日本鬼子,夸奖广西空军。”吕明的女儿告诉记者,这是父亲生前经常提起的一幕情景,每每说起就情绪激昂,语调也高了许多。
韦善谋的家人至今也大多生活在柳州,记者在旧机场民鑫小区找到了韦善谋的儿子韦抟。父亲的战斗故事,韦抟大都耳熟能详。尤其是说起1938年8月30日发生的南雄空战,他仿佛身临其境,对父亲的勇猛和顽强深表敬佩。在这次战斗中,韦善谋击落敌机2架,成为名噪一时的战斗英雄。
“8架飞机去和22架敌机打,可以想象有多艰难。”韦抟自幼受父亲熏陶,喜爱玩航模,熟知航空知识,说起南雄空战绘声绘色。
“当天早上8时许,驻扎在广东南雄机场的卅二中队接到情报,说有敌机正向南雄方向飞来。父亲、吕明叔叔以及其他6名飞行员各开一架飞机迎战。
“9时许,在5500米的高空,突然发现东南方向有11架敌机。敌机的高度大约是4500米,正向南雄机场方向飞来。当时我父亲驾驶的是英制格机,高空性能好,借着高度优势,父亲迫不及待地向敌机群后上方俯冲攻击。敌机突然向左急速回避,父亲紧追不舍,在据敌约300米处开动4挺机枪射击,未命中。
“父亲加大油门,拉动操纵杆急速上升脱离。由于操作过猛,飞机近乎呈垂直上升状态,发动机突然停机。‘糟了!’父亲根据掌握的操作技巧,迅速向前推动驾驶杆,同时前后拉动油门,发动机才又恢复了运转。”经过这下折腾,韦善谋脱离了队友的编队,但是却因此创造了歼敌的机会。在向北追随中,韦善谋发现了一架敌机,比自己低1000多米,遂俯冲上前,在距离约200米处开火,将敌机击落。
韦善谋旗开得胜,兴奋无比。继续向北寻找队友时,他再次遭遇两架敌机,这次他从距离300米处用4挺机枪同时射击敌人的长机,直到距对方50米才肯停手,终于将其击落。这时,敌人的另11架飞机赶来增援,并围攻韦善谋,将其飞机的操纵系统打坏。
韦善谋无奈之下跳伞逃生,手脚因此受伤,被当地农民发现并背着送回机场。
这次战斗,中方2人阵亡,5人受伤,损失飞机7架,但也击落了敌机6架。幸存的惟一一架,就是由吕明驾驶的。他的飞机多处中弹,但他凭着冷静的头脑和娴熟的驾驶技术,将飞机开到了湖南的郴州机场安全降落。事后数了一下,飞机上的弹孔多达上百个。
韦善谋因战绩显赫,曾获颁勋章,其大幅照片曾上过在桂林出版的《抗战》杂志的封面。记者还曾在广西图书馆翻阅了1930年代出版的《广西航空学校同学录》,上面印有韦善谋和吕明的戎装照。当时才20出头两个柳州仔英气逼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坎坷一生无怨无悔
解放后,韦善谋和吕明作为“旧人员”回到了原籍。据两人的亲属介绍,他们在历次运动中遭遇了不少磨难,韦善谋还在文革期间的一次游街批斗中被打断腰。
1950年代末,国家曾实行重新起用有文化的“旧人员”的政策,韦善谋得以进入柳州市体委,以做航模教练为业。其儿子韦抟告诉记者,父亲1988年去世前,可以说全市的航模运动员都是他的学生。其学生周耀东1984年在法国玛维亚国际航模比赛中,获F1A第一名,广西体育界又添了一名世界冠军。周把自己参赛、领奖时的照片送给老教练,韦善谋一直珍藏得好好的。
可惜的是,吕明错过了那次起用“旧人员”的机会,导致后半生一直没有正式的职业。据其女儿介绍,当时韦善谋曾来邀请吕明一起到南宁集训,吕明犹豫了半天谢绝了。他的妻子已因病去世,5个未成年的小孩都靠他一个人带,他根本离不开家半步。
为了养活一家大小,吕明有时做小贩,在街边摆点糖饼面包;有时去挖土方,挑沙,拉板车,一直干到了70岁。人们在柳江边看到那个埋头挑沙的老人,在雅儒路旁的菜地里看到那个和孩子一起捡菜皮的汉子,肯定不会把他和一个曾驾机打过日寇的飞行员联系在一起。
无论是韦家还是吕家,亲属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提到两位老人多年来没有抱怨,没有牢骚,也很少和外人提起自己当年的英勇事迹,甚至和家人都说得很少。直到改革开放后,政府工作人员前来搜集地方文史资料,那些血火交织的故事才在小范围内传开。
两位曾在空中杀敌的柳州人,当年给自己惟一的儿子起名时,都用了和飞行有关的字眼。吕明用的是“振飞”,韦善谋用的是“抟”,是旋转上升的意思。晚年的时候,两位老人才能保持比较密切的来往,并陆续和散布在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战友取得联系,共同回忆当年在空中杀敌的情景。(南国今报记者何继权)
附 广西航空学校校歌:
领空,中华领空,
长天浩荡无穷!
航空,防空,
我们空中之雄。
看:
华夏江山被寇,
要与列强奋斗,
为国杀敌去,
勇气贯长虹!
来,
齐努力,准备着,
复兴民族任前锋!
(龙城抗战故事的采写,得到柳州市图书馆大力支持,谨此鸣谢!)